正文 第24章 奇幻沙漠——生命禁區中的奇趣怪事(2)(1 / 3)

知識鏈接

·沙漠避暑·

不僅是鳥類,大多數沙漠動物,尤其是哺乳動物和爬蟲動物,隻在拂曉和黃昏時分出動。也正因如此,人類很少能與響尾蛇和毒蜥遭遇。也有些沙漠動物喜歡在氣溫涼爽的夜晚活動。蝙蝠、某些蛇類、大多數齧齒動物和一些大哺乳動物例如狐狸、臭鼬,都在夜間出動,白天則躲在陰涼的巢穴或地洞裏睡覺。一些體形較小的沙漠動物幹脆躲到地下去,它們在土壤或沙層下打造洞穴,逃過炎熱的地麵高溫。

探尋大自然的奧秘——沙漠裏的奇觀

烈日炎炎沙漠儼然就是一個火爐,蜥蜴被燙得在上麵跳來跳去,許多動物為了躲避炎熱,選擇留在巢穴或者洞裏睡覺。如果此時行走在沙漠中,綠洲是唯一的向往,而不經意地往遠處一瞥,人們欣喜地歡呼,因為認為自己看到了綠洲,可是那是真的綠洲嗎?

見過“海市蜃樓”嗎?

烈日炎炎,炙烤著戈壁大地,浩瀚的沙漠上,蒸騰著滾滾熱浪。天空沒有一絲雲彩,也沒有一點風。一支幹渴的駱駝隊艱難地行進著。突然,在遠處的地平線上,奇跡般地出現了一片綠洲,綠洲內翠柳成陰,倒映在一個微波蕩漾的湖麵上。這是一幅多麼迷人的景色呀!它驅散了遊人的疲勞,給人們帶來了希望。正當人們滿懷喜悅的心情向著綠洲奔去的時候,它又消失了。

這種神秘的幻景也常常出現在海麵上。在天氣晴朗、平靜無風的時候,有時會在海麵上空浮現出一座城市,亭台樓閣完整地顯現在空中,來往的行人、車馬清晰可見,城市景色變化多端,然後逐漸模糊消失。這種神秘的模糊的幻景,人們稱為“海市蜃樓”。

沙漠奇觀“月牙泉”

月牙泉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敦煌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名城重鎮。

月牙泉,古稱沙井,俗名藥泉,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曉徹”。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一彎清泉,漣漪縈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幹旱不枯竭,風吹沙不落,蔚為奇觀。曆代文人學士對這一獨特的山泉地貌、沙漠奇觀稱讚不已。

對於月牙泉百年遇烈風而不為沙掩蓋的不解之謎,有許多說法。有人認為,這一帶可能是原黨河河灣,是敦煌綠洲的一部分,由於沙丘移動,水道變化,遂成為單獨的水體。因為地勢低,滲流在地下的水不斷向泉中補充,使之涓流不息,天旱不涸。這種解釋似可看作是月牙泉沒有消失的一個原因,但卻無法說明因何飛沙不落月牙泉。

擴展閱讀

·最大的鹽沙漠·

位於玻利維亞的烏尤尼鹽原,可以算是玻利維亞的標誌性景觀了。位處高原之中,沙漠廣闊且近乎平坦,與天空渾然一體。沙漠中,有幾個湖,由於各種礦物質的作用,湖水呈現出奇怪的顏色。四萬年以前,這片地區曾是史前巨湖明清湖的一部分。之後,湖水幹涸,剩下兩個大鹹水湖:普波湖與烏魯烏魯湖,以及兩大鹽沙漠,即烏尤尼鹽原與科伊帕薩鹽原,其中前者較大。從麵積上看,烏尤尼鹽原是美國博納維爾鹽灘的25倍。據估計,這裏的鹽量大100億噸,目前,每年的開采量不到25000噸。

被白雪覆蓋的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

在人們的心目中,沙漠似乎就是“單調”、“寂寞”的代名詞。寸草不生的沙漠地帶總是讓人聯想到死亡。然而,大漠的風景有時候也讓人歎為觀止,也會讓久居鋼筋混凝土鑄就的都市叢林中的人們心馳神往。

“死亡之海”

塔克拉瑪幹沙漠是除南北兩極之外,世界上麵積第15大的沙漠,也是中國境內最大的沙漠。它覆蓋了塔裏木盆地總麵積337600平方公裏的麵積,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餘公裏,南北寬約400多公裏。它的北部和南部邊界地區被當年的絲綢之路的兩條路線所穿過,古時候的人們曾嚐試繞過這片不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