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著的鬆下幸之助
在成大事者的眼裏,失敗不隻是暫時的挫折,還是一次機會。隻要你不放棄,上帝終究會垂青追求成功的人。
鬆下幸之助是日本鬆下電器公司的總裁。年輕時家庭生活貧困,必須靠他一人養家糊口。
有一次,瘦弱矮小的鬆下到一家電器工廠去謀職。他走進這家工廠的人事部,向一位負責人說明了來意,請求給安排一個哪怕是最低下的工作。這位負責人看到鬆下衣著肮髒,又瘦又小,覺得很不理想。但又不能直說,於是就找了一個理由:我們現在暫時不缺人,你一個月後再來看看吧。這本來是個托辭,但沒想到一個月後鬆下真的來了,那位負責人沒有辦法隻能推托說此刻有事,過幾天再說吧。隔了幾天鬆下又來了。如此反複多次,這位負責人幹脆說出了真正的理由:“你這樣髒兮兮的是進不了我們工廠的。”於是,鬆下幸之助回去借了一些錢,買了一件整齊的衣服穿上又返同來。這位負責人實在沒有辦法,便告訴鬆下:“關於電器方麵的知識你知道得太少了,我們不能要你。”兩個月後,鬆下幸之助再次來到這家企業,說:“我已經學了不少有關電器方麵的知識,您看我哪方麵還有差距,我一項項來彌補。”
這位負責人盯著他看了半天才說:“我幹這行幾十年了,頭一次遇到像你這樣來找工作的。我真佩服你的耐心和韌性。”結果,負責人終於被鬆下幸之助的毅力打動了,他進了那家工廠。後來鬆下又以其超人的努力逐漸鍛煉成為了一個非凡的人物。
鍥而不舍的楊長林
成功者都是有一些毅力,有一些鍥而不舍的精神,並且對正在從事的工作能夠集中精神,全力以赴的人。
56歲的楊長林是重慶金穀集團董事長。1980年開始經商:1993年成立金穀集團,在涪陵區等地從事房地產開發;2001年通過開發天賜溫泉正式進軍溫泉產業。目前企業淨資產超過6億元。
“啊,出水了!”2001年4月16日,當第一股溫泉水從工地上噴出時。工人們沸騰了。這時候的楊長林,一個人悄悄回到辦公室,在自己的日記本上寫下6個字:“哎,終於賭贏了!”
1999年初的一天,在日本北海道的一處溫泉景區內,楊長林手握一杯清酒,半躺在樹林掩映的湯池裏,一邊欣賞著周圍的花草假山、奔跑的孔雀,一邊感歎說:“要是把這個溫泉搬回重慶,該多好啊!”
這個念頭,讓當時已在房地產業和酒店業頗有建樹的楊長林突然迷上了溫泉。半年後,他到銅梁收購了一個溫泉——古西溫泉。沒想到。花了上千萬投資後,才發現附近有一家汙染嚴重的造紙廠。
第一次受挫,並沒有動搖楊長林搞溫泉的信心。很快,他又雇了一家地質勘探公司,在重慶一處地方挖起了溫泉。井打了幾千米卻沒出水,——楊長林這次花了400多萬元。
這個不行,那就再開挖一個吧。楊長林馬上又掏了400萬元,再找了一處地方打井。哪知道,最後仍然沒“挖”出溫泉。
“老板不是有毛病吧?公司的生意做得好好的,偏要去拿這麼多錢來挖洞洞耍!”搞溫泉一上來就連遭三次失敗,讓一些員工和朋友對楊長林的舉動有了“看法”。楊長林也開始有些動搖了。
2001年初,楊長林召集公司員工和有關專家,召開了一個大會。大會的主要內容是:總結公司搞溫泉兩年的失敗教訓以及下一步的安排。在草擬的大會發言稿裏,楊長林已做好了對自己“決策失誤”道歉的準備。然而,一張地圖的意外出現,徹底改變了大會的原意,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楊長林的命運。
“聽說您四處在打溫泉井,可您知道嗎?就在你的腳底下,就有形成於2.3億年前的三迭紀嘉陵江組岩層,具有數萬年礦化齡的天然溫泉?”就在大會開始前1個小時,一位著名的地質專家,突然不請自來,拿著一張地質結構圖,找到了楊長林。
“在這裏打井,我有九成的把握挖出溫泉。”專家說,楊長林又動心了。
1個月後,楊長林開始第四次打溫泉井。然而,溫泉井打了3個多月,仍未發現明顯的水熱反應。難道又失敗了?每天七八萬元的打井成本,讓楊長林的心情十分沉重。
“放棄了吧,董事長!”一位員工勸告說。“最後再挖5天!”楊長林幾乎絕望地說。而在“失敗倒計時”的第三天,在鑽機設備到達3060米“極限鑽深”的最後關頭,一股濃烈的硫磺氣味彌漫而出……楊長林終於“賭”贏了!
去年,天賜溫泉接待遊客40多萬人次,利潤2000多萬元。而更讓楊長林沒想到的是,天賜溫泉成功後,楊長林又在東泉、璧山、墊江等9處“挖”溫泉,結果全都成功。未發現明顯的水熱反應。難道又失敗了?每天七八萬元的打井成本,讓楊長林的心情十分沉重。
“放棄了吧,董事長!”一位員工勸告說。“最後再挖5天!”楊長林幾乎絕望地說。而在“失敗倒計時”的第三天,在鑽機設備到達3060米“極限鑽深”的最後關頭,一股濃烈的硫磺氣味彌漫而出……楊長林終於“賭”贏了!
去年,天賜溫泉接待遊客40多萬人次,利潤2000多萬元。而更讓楊長林沒想到的是,天賜溫泉成功後,楊長林又在東泉、璧山、墊江等9處“挖”溫泉,結果全都成功。
進取心是優秀者的品質
何為進取心?
不滿足於現狀,不為眼前的成功而沾沾自喜,這就是進取心。隻有不滿足才能繼續奮鬥,隻有不驕傲才能看清方向。做到了這兩點,人生的成功就不難實現。
隻要你留意,你就會發現,每一個成功者都有著勇往直前,不滿足於現狀的進取心。可以說,他們沒有人對自己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大多數人都表示要繼續努力。這就是一種進取心,是推動人們進行創造的動力。
個人進取心,是你實現目標不可少的要素,它會使你進步,使你受到注意而且會給你帶來不斷成功的機會。
進取心是一種極為難得的美德,它能驅使一個人在不被吩咐應該去做什麼事之前,就能主動地去做應該做的事。
對於一個有進取心的人來說,他即使屢遭失敗但仍舊十分努力。在他看來,隻有能克服不可思議的障礙及巨大的失望的人才能獲得巨大的成功。美國發明家布卡·(T·(華盛頓說:“我明白了,成功的大小不是由這個人達到的人生高度衡量的,而是由他在成功路上克服的障礙的數目來衡量的。”
哈羅德·(雪曼寫過一本書,名叫《如何反敗為勝》。作者在書中列出八種進取精神:
(1)隻要我堅信自己正確,我決不放棄;
(2)我深信,隻要我堅持到底,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3)在逆境中我會充滿勇氣,決不氣餒;
(4)我不允許任何人用恫嚇或威脅使我放棄目標;
(5)我會竭盡全力克服生理障礙與挫折:
(6)我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做到我想做的事:
(7)知道了成功的男人和女人都曾跟失敗和逆境搏鬥之後,我會獲得新的信心與決心:
(8)無論我麵臨什麼樣的障礙,我決不向失望與絕望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