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9章 對失落文明的探秘(7)(2 / 2)

在這兩座器物坑中,人們還發現了一種被專家稱為有“不死”或“通天地”功能的神樹,那就是用青銅器製作的銅樹。其中最大的一棵,高近4米,由樹座、主杆和三層樹枝組成,體態挺拔,裝飾十分精美。樹下底盤為圓環形,上有一個描繪著雲氣狀花紋的山形樹座。高大的樹杆一共有3層,一層向外伸出3根枝條,每一根枝條上都站立著一隻鳥,枝端掛著一顆桃形的果實,十分精巧。除此之外,更讓人稱奇的是,在樹座下麵背朝著樹幹跪著3個人像,他們的表情十分威嚴莊重,越發使神樹顯得神聖無比。這棵神樹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時代最早、形體最大的一株,據推測,後世興起的“搖錢樹”可能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兩座器物坑中除了青銅人像和銅樹外,還有玉石器和青銅禮器也是頗為重要的。出土的玉器,其中一部分像斤、斧、鑿、刀、鋤、舌形器、橢圓形穿孔附飾等,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很明顯是當地人製造的、蜀人本來就有的玉器;而另一部分像玉璋、玉琮、玉戈、玉瑗等,它們的製造則體現出中原文化的影響。

三星堆遺址重新出現在世人麵前,它的社會影響和學術意義是十分重大的。英國《獨立報》曾以《中國青銅像無與倫比》為題發表文章,稱三星堆青銅像是“古代最傑出的藝術製品”,而這次大量青銅文物的出現,也將使人們對中國金屬製造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個高度發達的早期蜀王國文明的無窮魅力。從對三星堆遺址的研究來看,商的勢力和文化的影響確已達到了成都平原。雖然過去專家們在研究殷墟卜辭時也曾發現有“征蜀”、“伐蜀”、“至蜀”的記載,然而遺憾的是,由於人們懷疑商王朝根本無力攻入像四川這樣的遙遠之地,所以這些記載以前並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至於商文化是如何從遙遠的中原地區傳入四川的,專家們提出種種推測。著名曆史學家李學勤先生經過考察三星堆出土的若幹青銅器,認為商文化可能是在向南推進的過程中,經由淮河流域,穿過洞庭湖,沿著長江流域逐步發展到四川地區的。

曆史漸漸離我們遠去,唯有在這些遺跡和遺物中,我們才能探尋到過去的信息。當然,我們從中所感受到的隻是一個早期蜀王國燦爛文明的物質表現,至於它那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神秘的青銅藝術則需要我們慢慢地去品味、去欣賞。

巴人王朝為何湮沒探秘

神秘的巴人早在公元前十幾世紀就有可以與中原強大的商王朝相媲美的青銅文明。巴人祖先和黃帝是同一支,還是獨立地創造長江文明的源頭?曾經極其輝煌的巴國社會生活狀態怎麼樣,最終又為何湮沒?對此人們有不同的猜測。

巴人起源於湖北清江下遊長陽的武落鍾離山。巴人為奪取鹽業資源曾與以“鹽水神女”為代表的某個母係民族展開爭戰,並贏得了戰爭。這是巴人與鹽的第一次結合。其後,“巴鹽”與“鹽巴”在三峽一帶上演了一場橫貫數千年的大劇。巴人領袖廩君戰勝鹽水神女後,在清江邊(清江古稱夷水)建築夷城,建立了巴王國。這是一個奴隸製國家,是巴人建立的第一個巴國。巴人以虎為圖騰,好鬼神,實行祖先崇拜,廩君則是他們最偉大的祖先。在以後的曆史中,巴國的軍隊參加了周武王伐紂的聯盟軍,成為前鋒部隊,戴著百獸麵具,跳著“巴渝舞”衝鋒陷陣,打敗了殷商軍隊。戰後巴人受封子國。這就是《華陽國誌》中所稱的“巴子”、“巴子國”。此後,巴國在楚國和秦國兩大強國的夾縫中艱難求存,節節退守,終被秦國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