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保護我們的生命之林(2 / 2)

有專家預測,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約有450萬個生物物種將不複存在,陸地上90%的淡水將白白流入大海,人類麵臨嚴重水荒。森林的喪失使許多地區風速增加60%~80%,因風災而喪生的人就會上億。

森林作為一種生態係統,包括各種樹木和森林中各種動物以及其他植物,最典型的如熱帶雨林,是全球陸地上基因資源最豐富的寶庫。森林是非常重要的環境因素,可以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減輕空氣汙染,美化環境。因此,保護森林具有重要意義。

對森林資源保護,最重要的是提高民眾對森林生態係統功能的認識,強化人類生存環境意識,此外還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健全森林法製,加強林業管理

要管好林業,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林業機構;二是加強林業法製宣傳教育;三是嚴格森林采伐計劃、采伐量、采伐方式;四是嚴格采伐審批手續;五是重視森林火災和病蟲害的防治;六是用征收森林資源稅的方法,加強森林保護。

(二)合理利用天然林區

利用森林資源,一定要合理采伐,伐後及時更新,使木材生長量和采伐量基本平衡。同時要提高木材利用率和綜合利用率。

(三)分期分地區提高森林覆蓋率

在21世紀前20年使我國的森林覆蓋率達到20%以上,應分期分階段和分不同地區來實現。

(四)營造農田防護林,加速平原綠化

我國應盡快建立起西北、華北等地區的農田防護林,發揮森林小氣候作用,抗禦自然災害。積極推廣農林複合生態係統的建設。提高單位麵積上的生物生產力和經濟效益,同時提高係統的穩定性、改善土地和環境條件,減少水土流失。

(五)搞好城市綠化地帶

城市應大力植樹造林,把城市變為理想的人工生態係統。我國城市綠化麵積很低,上海市僅為人均0.5平方米,距國家人均10平方米的差距很大,和國外差距更大。

(六)開展林業科學研究

重點開展對森林生態係統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三者之間關係研究。特別是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注意改善生態狀況,力求生態、經濟、環境三者之間相對協調發展。

(七)控製環境汙染對森林的影響

大氣汙染物如二氧化硫、酸雨及酸沉降等都能明顯對森林產生不同傷害,影響森林的生長、發育。水汙染和土壤汙染隨著汙染物的遷移、轉化也將對森林產生影響,控製環境汙染的影響有助於森林資源的保護。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獨樹成林”

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

我國的熱帶雨林集中在西雙版納地區,為了保護這片中國唯一的熱帶雨林,早在1958年就建立了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1986年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為聯合國生物圈網絡成員。保護區是中國熱帶森林生態係統保存比較完整、生物資源極為豐富、麵積最大的熱帶原始林區。保護區地跨景洪、猛海、猛臘一市兩縣,由互不連接的猛養、猛侖、猛臘、尚勇、曼稿5個子保護區組成,總麵積24.17萬公頃,占全州土地麵積12.63%,森林覆蓋率高達95.7%。2000年,國務院又批準納版河自然保護區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是我國第一個按小流域生物圈理念建設的保護區,擴大了熱帶雨林保護的麵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