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美國環保協會(2 / 3)

2008年3月,美國環保協會與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在北京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開始就“新環資、新機遇”高級係列研修班、“綠色供應鏈”試點工作、中小企業節能減排研究項目、“中國國際循環經濟成果交易博覽會”四個項目展開合作。2008年10月,在青島“首屆中國國際循環經濟成果交易博覽會”期間,美國環保協會攜手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共同召開“循環經濟與綠色供應鏈企業論壇”。沃爾瑪、聯合利華、中國移動等這些叱吒國內外市場、引領行業風騷的巨企們暢談了它們的“綠色供應鏈”的計劃與心得。

執法效能

執法效能指的是行政執法的效果和作用,是實現政府職能的重要因素。它能否有效發揮,是衡量一個國家法製化的重要標準,是體現一個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執法效能越高,政府以低成本實現管理職能的能力就越強。為了提高中國環境監察的執法效能,美國環保協會和環境保護部一起開展了“中國環境監察執法效能研究”項目。該項目開展的目的,是探索解決“執法、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問題的途徑,從而加大環保執法力度,提高環境監察執法效能。為分別研究環保部門和企業兩方麵反映出的執法情況,項目分為“環境監察機構執法效能研究”和“企業環境經濟行為研究”兩個子題。

“中國環境監察執法效能研究”項目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分別於2005年和2008年啟動。其中項目第二階段被納入到環境保護部與美國聯邦環保局簽訂的“中美環境法律製定、實施與執法合作”備忘錄下。

2005年6月,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環境執政能力”課題組啟動。環境執政能力課題組是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06年“小康社會與科學發展觀”主題下的核心課題組,承擔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升黨和政府的環境執政能力提供建議的重任。2005年11月,由人大環資委組織、美國環保協會和世界銀行等機構支持的《環境立法與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行。此次研討會加深了中美兩國環境法律體係的相互了解,對雙方進一步合作起到了推動作用。

2007年9月17日,國家環保總局環境監察局與美國環保協會聯合在北京主辦了“中國環境監察執法效能研究”一期總結會暨《水汙染防治法》“按日計罰”處罰方式研討會。會議對“中國環境監察執法效能研究”課題組第一期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總結,發布了《中國環境監察執法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報告》,並就課題組的兩項研究成果《關於修訂〈水汙染防治法〉中經濟處罰方式的建議》和《關於在〈水汙染防治法〉中規定的按日累計處罰法則的論證報告》進行了研討。調查顯示:受諸多因素製約,環境執法效能尚待進一步提高。

綠色出行

綠色出行就是采用對環境影響最小的出行方式,即節約能源、提高能效、減少汙染、有益於健康、兼顧效率的出行方式。乘坐公共汽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合作乘車,環保駕車、文明駕車,或者步行、騎自行車……努力降低自己出行中的耗能和汙染,這就是“綠色出行”。

從本地煙霧汙染、到地區性酸雨,甚至全球大氣汙染,都與城市交通不無關係。城市交通所帶來的問題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已不是個別城市、個別國家的問題,已成為普遍性、全球性的問題,如何選擇適當的城市交通工具,達到降低汙染物排放,實現有限環境資源的持續利用,從而最終實現交通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們當前麵臨的一大難題。為此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和美國環保協會與全國20個城市的民間組織共同發起了“綠色出行全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