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築是指在建築的設計和施工中因地製宜地應用綠色環保理念,包括可再生能源與節能技術和材料,並充分尊重和繼承當地傳統建築特色,建造節能、舒適且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建築。該項目致力於在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項目區進行綠色建築的示範,並力求在更大範圍內推廣綠色建築的理念和技術,同時,讓建築與自然共生,使其融入曆史與地域的人文環境。坐落於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裏拉高山植物園內的藏式節能示範建築和格咱鄉的藏漢雙語學校是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為保護迪慶藏族自治州的自然生態係統和環境,提高當地人民生活水平而設計、資助的綠色節能建築示範項目。
6.環境教育項目
環境教育項目致力於提升公眾的生態環保意識;激發社區群眾對當地自然資源、文化資源的自豪感;增強社區群眾對當地生態環境保護的參與;配合、支持協會其他項目的開展。環境教育項目開展的工作有:
滇西北綠色旅遊推廣中心。滇西北綠色旅遊推廣中心項目是在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和嘉吉公司的資助下,由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和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合作實施的一個公益項目。項目旨在通過展示滇西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民族文化多樣性,喚起公眾對滇西北生態環境和民族文化的關愛和保護意識;探索將環境教育、科普教育、愛國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融入旅遊體驗的有效途徑;引導公眾選擇綠色旅遊方式並參與環境保護活動。“推廣中心”於2005年5月1日正式向公眾開放。
自豪環境教育。該項目和美國民間環保組織瑞爾中心(簡稱RARE)合作,與政府部門、學校和當地社區一起,在老君山開展以滇金絲猴為標誌性物種、以自豪促環保為理念的自豪環境教育項目。項目示範階段的實施時間為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示範點選為老君山地區的石頭鄉和黎明鄉以及與滇金絲猴棲息活動比較近的村寨,示範項目結束後,項目範圍擴展到其他滇金絲猴主要棲息地。
學校可持續發展教育。可持續教育項目利用學校教育,將自然保護的目標、社會公正、適度發展和社區參與融入師生的個人使命之中。其總體目標是為了鞏固社區與協會在滇西北項目區共同取得的生態保護成果。除幫助當地農村教師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外,項目還力圖緩解保護對象麵臨的各種威脅因子。從2002年12月起,雲南省林業廳,麗江市和玉龍縣教育局、林業局、環保局,拉市海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當地學校等合作夥伴與協會一起,根據不同學校的具體情況和位置,製定了教學大綱。內容之一就是通過製定師生“地球小助手”教學日誌來教育孩子們關愛所有的生命,探索不破壞大自然的能源可持續利用方式,並宣傳自己取得的成就。
全國性保護項目
2002年,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在北京成立辦公室,相繼與國家發改委、國家林業局、國家環保總局、水利部、國務院扶貧辦等中央部委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啟動了一係列全國性的保護項目,包括協助製定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遠景規劃,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與管理,推動綠色木材采購和森林認證製度,推廣森林碳彙試點項目和國際標準,探討長江流域保護的有效途徑與方法等。目標是將協會在全球其他地方獲得的成功經驗應用到中國更多的地區,促進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遠景規劃項目
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與合作夥伴(包括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國家林業局、中科院、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和保護國際基金會)一起,對中國的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狀況進行全麵而綜合的評估;確定需要優先保護的區域、生態係統和物種,並提出關鍵的保護行動和策略,以充實並更新現有的《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為中國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自然資源的管理提供科學依據,促進中國的可持續發展。
國家環保總局和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於2006年11月17日在北京舉辦了“長江上遊遠景規劃試點項目”啟動會,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簽訂了《項目合作文件》。2007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紀念大會、中歐生物多樣性示範項目簽字儀式暨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益活動方案征集啟動儀式在京舉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包括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在內的首批5家機構和單位簽署了旨在中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贈款協議。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獲贈的項目旨在中國開發並試驗新的保護區管理模式,使得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能夠與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力求達到保護與發展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