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水果(1)(2 / 3)

曆史悠久

荔枝原產我國南部,最早在海南島和廉江的野生荔枝林,可作為我國是原產地的明證。據記載。南越王趙佗曾向漢高祖進貢荔枝,由此可見當時廣東已有荔枝,這樣算來,我國栽培荔枝的曆史差不多已有兩千年的曆史了。目前,我國的荔枝栽培地區主要為廣東、福建、廣西等地,四川、雲南、貴州及台灣等省也有少量栽培。

果實甜美

荔枝果實肉若凝脂,脆嫩多汁,甜香鮮爽,以色、香、味、形俱佳而馳名中外。荔枝還是優良的蜜源植物,一棵30年以上的荔枝樹,花期可泌蜜1520公斤。荔枝蜜是蜜中上品。它含有人體所需的糖和20多種氨基酸,具有較高的醫療價值和保健滋補作用。

健康指導

荔枝果肉中含糖量高達20%,每100毫升果汁中,維生素c含量最高可達70毫克,此外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磷、鈣、鐵等成分,是補血健腦的最佳食品之一。但荔枝屬性溫燥,陰虛火旺的人最好少吃。如果正在長青春痘、生瘡、傷風感冒或有急性炎症時,則不適宜吃荔枝,否則會加重病症。吃荔枝的傳統方法是,吃荔枝前喝點淡鹽水或蜜糖水。

保存方法

荔枝有“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四日色香味盡去”的特點,因此保鮮相對困難。傳說當年唐明皇為博楊貴妃一笑,從嶺南把荔枝送到長安,為了保存荔枝的色香味,要把整棵樹砍掉然後快馬送至皇宮。現代常用的保存方法是挑選容易保存的品種,在溫度為2~4℃,濕度為90%~95%的環境中保存。也有配合使用空調,降低氧氣比例來保存的。

經濟價值

荔枝全身都是寶,是一種發展前途廣闊、實用價值很高的果樹。果肉可灌製、浸製、釀酒和製成其他加工品,是發展食品工業的重要原料。荔枝的果皮、樹皮、樹根含有大量單寧,是製藥的原料,樹幹細密堅實,耐潮防腐,是修建房屋、橋梁和製造家具的優良木材。

石榴

石榴原名安石榴,別稱有若榴、丹若、金罌、金龐等,原產於東南歐到中亞一帶,相傳在張騫出使西域時被引入中國,在我國現已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曆史。成熟時期的石榴鮮豔奪目,紅如瑪瑙、白似水晶,既可觀賞,又可食用,素有“天下奇果”之譽,深得人們喜愛。

花開兩枝

石榴的品種可以分為兩大類:果石榴和花石榴。果石榴植株高大,每年隻開一次花,以食用為主,兼有觀賞價值。我國果石榴約有70多個品種,花多為單瓣。陝西臨潼,安徽懷遠,江蘇蘇州,南京等地都是果石榴的主要產地,以其果大質優而聞名於世。而花石榴植株矮小,一年可開花多次,且花期很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全身是寶

石榴可謂全身是寶:石榴鮮食,酸甜味美;加工製成飲料,清涼可口。而且石榴還有許多藥用價值,如果胃口不開、消化不良,可將酸石榴連籽一齊嚼爛咽下;石榴皮有明顯的抑菌和收斂功能,能有效地治療腹瀉、痢疾等症;石榴花則有止血功能,用石榴花來泡水洗眼,還有明目的效果。

冰糖石榴

臨潼石榴是陝西的一大特產。它集中了全國所有石榴的優勢,以色澤豔麗、果大皮薄、汁多味甜、籽肥渣少、品質優良等特點而著稱,居全國五大名榴之冠,被視為果中珍品,有“冰糖石榴”的美稱。

女人的最愛

傳說武則天對石榴情有獨鍾,曾封石榴為“多子麗人”。另外,由於石榴花的紅豔惹眼,我國古代女子都喜歡把石榴花戴在雲鬢上,給自己增添幾分嬌豔,這種習俗到南北朝時還很風行。

無花果

無花果,別名映日果、奶漿果、蜜果、樹地瓜。原產於阿拉伯南部,後傳入敘利亞、土耳其等地,大約在唐代前後傳入我國,至今約有1300餘年。無花果果形扁圓,果皮黃色,果肉細軟,營養豐富,果味甘甜如蜜,極受人們的喜愛。由於無花果的花隱藏在囊狀的花托內,平常隻見其果,不見其花,人們都以為它不開花直接結果,因而得名“無花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