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魚類(2)(1 / 2)

鮭魚是卵生魚類,大部分時間在河川上遊產卵。卵孵化為帶有卵黃囊的幼鮭,幼鮭攝取卵黃囊的養分不斷生長,直到卵黃囊消失。幼鮭在遊動的生活中逐漸成長為成年鮭魚。

分辨出生地

絕大多數鮭魚都能準確地回到自己出生的河川,因為它們能記住出生河川的味道,到了出生地的河川時,它們就能立即分辨出原來的味道,並興奮地嬉戲打鬧。

大西洋鮭魚

大西洋鮭魚通常被叫做“河中之王”。它們可以長到兩米長,體重超過40千克。它們的鼻子很長,而且嘴裏有很多的牙齒。膚色隨著年齡的改變而改變,當然,也和性別有關係;休息時背上的顏色是鐵藍色的而且腹部成白色,但一進入河流就變成黑色的了。它們都有一個非常棒的胃口而且在海裏遊得非常快。

鱒魚

鱒魚屬鮭目,鮭科,是一類很有價值的垂釣魚和食用魚,全世界大約也隻有10種左右。它們通常都棲息在淡水中,有幾種到繁殖季節會遊人海中。鱒魚和大馬哈魚同目同科,有親密的親緣關係。

北極鮭魚

北極鮭魚體態優美,色澤鮮豔,尤其是野生雄魚,性成熟後身體呈深紅包,非常令人喜愛。由於北極鮭魚具有肉質堅實,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炸、烤、燒。燉、蒸、澆汁、生食等皆宜,被人們視為餐桌上的上等佳肴。由於此魚還具有搶食凶狠的特點,又很受釣魚愛好者的青睞。

鱈科

鱈科的成員廣泛地分布於全世界的水域,為深海冷水性魚類,一般生活在深度50米以上的深海區。我國的黃海、渤海和東海北部的沿海漁民,以其體態形容稱之為“大頭魚”“大頭腥”等,朝鮮半島等沿海地區又多稱其為“明太魚”。

鱈魚的種類

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所知的鱈科種類已有10種之多,除青鱈、波蘭青鱈、黑線鱈、太平洋無須鱈、鱈、紅鱈及一種僅限於生活在北緯高寒深水的淡水江鱈外,目前在我國的黃海北部、渤海東部和東海北部分布較廣的鱈魚,基本上都為大西洋鱈的異種。

價值

鱈魚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6.5克、脂肪0.4克。其肉質白細鮮嫩,清爽不膩,世界上不少國家把鱈魚作為主要食用魚類。除鮮食外,還加工成各種水產食品,此外鱈魚肝大而且含油量高,富含維生素A和D,是提取魚肝油的原料。

進食習性

鱈魚的食性雜,食量大,空腹時幾乎吃所有會動的東西,吃得多,長得也快,10年左右的時間就能長到1米多長,每年體重約以1.5倍的比率增加。

繁殖

鱈魚的繁殖能力非常強,產卵數目驚人,一條身長1米左右的雌魚一次可產卵300萬~400萬粒。鱈魚喜歡群居生活,因而很容易被捕捉,全世界每年的鱈魚捕獲量達千萬餘噸。

狹鱈

狹鱈是鱈科中的重要種類,是冷水性中下層魚類,廣泛分布於太平洋北部,從日本海南部向北沿俄羅斯東部沿海,經白令海和阿留申群島、阿拉斯加南岸、加拿大西海岸至美國加利福尼亞中部,都是它們的生活區。狹鱈是漁獲量很高的經濟魚類,最高年產量600多萬噸,1998年漁獲量為409.4萬噸,其中俄羅斯和美國占86.1%。

南極鱈魚

南極鱈魚生活在南大洋比較寒冷的海域,甚至在位於南緯82。的羅斯冰架附近都有它的分布。它體長40厘米左右,體重為幾千克,體型短粗,呈銀灰色,略帶黑褐色斑點,頭大,嘴圓,血液為灰白色,沒有血紅蛋白。作為食用魚類,它肉嫩質白,味道鮮美可口,營養價值較高。它的獨特生理功能是抗低溫,因此南極鱈魚除了作為重要資源而進行商業性開發外,它的抗凍功能也備受重視。

蝴蝶魚科

蝴蝶魚又稱珊瑚魚,屬於硬骨魚綱,鱸形目,蝴蝶魚科。蝴蝶魚的身體呈菱形,最大的可超過30厘米,如細紋蝴蝶魚。蝴蝶魚身體側扁適宜在珊瑚叢中來回穿梭,它們能迅速而敏捷地消逝在珊瑚枝或岩石縫隙裏。蝴蝶魚吻長口小,適宜伸進珊瑚洞穴去捕捉無脊椎動物。全身有數目不等的縱橫條紋或花色斑塊,體色能隨外界環境的變化而改變。

變色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