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哺乳動物(3)(3 / 3)

迄今為止,瀕臨絕跡的大熊貓,隻有在我國的四川、陝西、甘肅部分地區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們的身影。

貓科動物

貓科動物是食肉目中肉食性最強的一科,生活在除南極洲和澳洲以外的各個大陸。貓科動物都有著柔軟、強健的身體,能快速、靈活地行動,而且一般都具有長距離奔跑的能力。大多數貓科動物都生活在森林中,善於爬樹。它們長有強壯的前肢和胸肌以及鋒利的爪子,習慣於用強有力的後肢跳躍,它們的長尾巴則在跳躍或爬樹時起平衡身體的作用。

種類

動物學家通常將現代野生貓科動物,大致分為三個亞科:貓亞科、豹亞科和貓豹亞科。其中,貓亞科即小型貓科動物,有30個種;豹亞科即大型貓科動物,有5個種;獵豹亞科即獵豹,僅有1個種。迄今共發現36種現代貓科動物分布在從亞洲經歐洲和非洲到美洲的廣大地區。

平衡感

由於內耳中的前庭器官的作用,貓科動物具有出眾的平衡感。這種機製能讓它們在空中調整姿態,確保四腳先著地。

繁殖

貓科動物每年產一胎,但這並非輕而易舉。隨著它們的數量不斷減少,並且生活在相互隔絕的狀態,要想找個伴侶可不容易。就算最終能找到配偶,雄性也很少會守在雌性周圍以幫助它撫養幼仔。

雪豹

雪豹原產於亞洲,生活在亞洲大陸中心地區的高山上。它的腳爪和猞猁相似,包裹著毛皮,行動起來就像穿著雪地鞋一樣,這讓它能在積雪很厚的野外如履平地。雪豹也是一種身體異常強壯的貓科動物,它能一下跳躍過峽穀,或者叼起相當於自身體重3倍的獵物。

野貓

野貓通常指小型的野生貓科動物,它們的體形比虎、豹等大型貓科動物小,卻都是積極的獵食者。野貓主要包括豹貓、山貓等。

獵豹

獵豹是速度最快的陸地動物。其奔跑速度可超過每小時60千米,它們在短程內能輕鬆超越任何一種動物。它是少數靠速度而不是伏擊來捕捉獵物的貓科動物之一。獵豹身材細長,其毛皮上的環狀斑點是黑色實心的,不同於花豹的環狀斑點。這能幫助它們在其自然棲息地——熱帶大草原和開闊的林地中隱藏自己。

老虎

老虎是獨居的掠食動物,幼仔留在母虎身邊至多兩年,之後雄虎會遠離自己的出生地以尋找自己的領地,但雌虎經常會呆在母親的領地附近。老虎的條紋狀毛皮很容易識別,大多數老虎都棲居在森林和草原地區。老虎是遊泳健將,經常可以看到老虎在池塘、湖泊與河流中遊泳。

象是地球上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彎曲的象牙和長長的象鼻是它們最顯著的特征。彎曲的象牙顯示出雄象的威猛,而象鼻則像人類的胳膊和手一樣靈活。目前,象科動物主要包括亞洲象和非洲象兩種。

群居

象是群居性動物,以家族為單位,普通的群體由10~20隻象組成。有時,數個家族結成一個大的群體,形成數量達百隻的象群。它們一起覓食,遇到敵人時集體防禦。

進食

象體形龐大,需要大量進食以補充身體所需,一天可吃225千克甚至更多的食物,食物對象主要為草、樹葉、嫩芽和果子。此外,象每天還要喝140~230千克的水。

活動習性

象行動遲緩,一般每小時的行程隻有6千米,但是有時速度也可達每小時40千米。象喜歡玩水,隻要遇到有水的地方,它們便會跳進去玩耍。象在休息或活動時,喜歡晃動它們的長鼻,通過嗅覺捕捉周圍的信息。

象鼻

象的鼻子長且能靈活運動,既能拔起10米高的大樹,也能撿起細小的針。象鼻還可用於取食和吸水,爭鬥時,象鼻也是象攻擊和自衛的重要武器。

遊泳

象的水性極好,能涉水渡過寬而深的大河和湖泊,也能進行馬拉鬆式的遊泳。它們通常輪流將頭和前腳搭在另一頭大象的身上,隻用後腿遊泳。它們通過交替休息,共同達到目的地。

交流

象的視覺很差,但是嗅覺和聽覺非常發達。象群之間常常通過象鼻的觸摸和嗅味進行交流。象能發出低頻率的聲音,這種聲音能傳到很遠的地方,所以距離較遠的象群能通過聲音進行聯絡。

馴養

幾千年前,象就開始被人類馴養,幫助人類搬運沉重的貨物。在亞洲南部,許多亞洲象被人類用於搬運木材。象是一種聰明的動物,它們能很快學會一些簡單的技巧,有時能協助馴養者表演一些小節目,有些亞洲象甚至能幫助主人照顧小孩。

防衛

象的幼仔常遭遇獅子和鬣狗的捕食,它們必須緊緊跟隨象群,獲得群體的保護。成年的象幾乎沒有不可對抗的敵人,如果遭到敵人襲擊,尖利的獠牙和長長的象鼻就成了象的有力武器。

母性

雌象是象群的首領,不論象群走到哪裏或遭遇多麼強大的敵人,雌象都不會丟棄幼仔獨自逃生。如果幼仔生病,雌象常用長鼻輕輕撫摸幼仔的脊背,使幼仔感到慈愛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