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性愛神話(1)(3 / 3)

李景亮的《李章武》寫李章武與王家媳婦私通,後又與她的鬼魂礴合的故事。李章武本是一位好色而輕薄的儒士。他在訪友途中,發現大街上有位美婦,於是,見獵心喜,帶著仆人在美婦家住了下來,並且很快就將這位有夫之婦弄到手。兩人纏綿了一個多月,然後“依依惜別”實際上,李章武很快就將這位婦人忘了,直到八九年後,他有事經過美婦所居之地時,才偶而想起她。這時,美婦已死。李章武從鄰居一位媳婦口中得知,美婦臨死前,仍對他一往情深時,他才到美婦故居中去憑吊。於是又與美婦的鬼魂相會。這位女鬼是一個多情柔美的尤物,她對李章武迷戀到了如此的程度,以致於當薄幸的李章武冷落了他八九年後,對他竟能情濃似火,在分手時,竟能以從仙女處得來的寶物相贈。這個故事不僅表現出古代封建士大夫以女人為玩物的男子中心主義觀念,而且表現出一種強烈的自我偶像化傾向和無恥的財色占有幻念。

牛僧孺的《薄太後廟》,裴刪的《顏溶》、佚名的《張雲容》都是寫古代士子同絕代美“鬼”的羅曼史。不過這些女鬼都是更古的時代的後妃和名媛,這種羅曼史的結構頗類哥德的《浮士德》中的浮士德博士與古希臘美人海倫的愛戀。

《薄太後廟》寫牛僧儒考進士失敗,心意仿徨,在夜間迷路,誤入鬼宅,從而得遇漢文帝母薄太後,高祖戚夫人,元帝王牆 (昭君)、楊貴妃、潘淑妃、綠珠,並與王牆一夜風流。

《顏溶》也寫一個落第進士顏潛在考試受挫後出外遊玩散心,巧遇一女鬼,並被女鬼引進美人窟(全是女鬼)中。他在這裏遇見了陳後主的愛妃張麗華、江修容、何婕好、袁昭儀、孔貴殯,並和張麗華一夜風流。

《張雲容》中的男主角也是一個倒黴的角色。他不僅僅是功名不遂,而且遭遇了牢獄之災。因為神仙的搭救,他逃脫了押解人,巧遇女鬼中的眾妹蕭風台、劉蘭翹以及楊貴妃的侍女張雲容,並使張雲容起死回生,和他結為夫妻。

這三個故事的男主角,都是在人生旅途上不太順利的人,而女主角,則都是身份高貴、容貌絕代的女鬼。從這裏,我們不難看出他們的奇遇中所包含的文化心理一種補償式的、自安自慰的心理。書劍飄零也好、風雲未遂也好、牢獄之災也好,這些都算不了什麼,有了醇酒美婦,這就夠了:人生就是這麼一回事。

這種心理,不僅古代有,現在也有。一些意誌薄弱者,在他們英雄失路之時,淩雲的壯誌、美麗的宏圖,一切關於社會人生的籌劃,全都灰飛煙滅,他們的結局,就是退縮進愛情的避風港中,在女人的懷中去尋找精神的慰藉,在他們看來,人生的全部內容,無非孟子所說的食色而已。這種價值取向的突變,隻不過暴露了頹廢者們虛弱的精神而己。

三、還魂與再生

說到還魂與再生的愛情故事,我們不能不首先提到湯顯祖的《牡丹亭》。這個根據話本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記》創作的戲劇,寫南宋時南安太守杜寶之女在遊園之時,為蓬勃的春天氣息所感染,思春之情頓生。他在夢中遇見英俊書生柳梅夢,一見鍾情,並且以身相許。夢醒之後竟至相思成疾,一病而死。三年之後,柳 梅夢到南安養病,拾到杜麗娘生前的自畫像,竟對畫中人一見鍾情,進入癡迷狀態。他每天對畫呼喚,最後,杜麗娘的鬼魂與柳夢梅相見,並且還魂複生,與柳夢梅結為夫妻。後來柳夢梅中了狀元,杜麗娘也得到封贈。作者將杜、柳的愛情寫得纏綿徘側,感夭動地。兩位主角,都是情癡,都對愛情有著同樣的執著的精神,這充分體現了作者對愛情的嚴肅不荀的態度。作者曾在劇本的題詞中說: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於手畫形容傳於後世而後死。死三年矣,複能溟莫中求得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複奧者,皆昨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昨真。天下豈少夢中人邪?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

湯顯祖認為真正的愛情必須是愛得“死去活來”,這種衡量愛的標準雖然過於苛刻,卻相當典型地表現了古代寒士們對純真愛情的向往與追求。

杜麗娘是作者精心刻畫出來的一位迷人的“情精”。她不僅有一副閉花羞月的外貌,更有一個多情而忠貞的靈魂,而且能詩能文,溫柔嫻雅。為了追求自由、幸福的愛情生活,可以置封建禮法於不顧,甚至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杜麗娘的外貌、氣質、修養、品格、膽識。代表了一種最完美的女性人格,她的叛逆性格使她的人格放射出更豔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