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風光攝影
風光攝影,是以大自然中的景物為主要對象的攝影。它包括自然景觀、田園風光、都市風光以及名勝古跡等等。風光攝影通過揭示自然景觀的壯麗和雋秀給人以美的享受,可以說,它是攝影藝術中富於抒情的一種形式。
一、題材之泛
風光攝影題材之泛,所有自然界存在的景物都可以成為拍攝的對象。高山是風光攝影中較為多見的題材,不同的地域,山的姿態也不同,變幻無窮。名山大川的高低縱橫,綿延重疊,山脈的起伏走向,曲線變化都表現出不同的美感。山的濃淡色調表現出豐富的層次產生空間透視,抓住山的形態、氣勢以及它秀麗或險峻等特征,才能拍出不同風格的作品。河流也是風光攝影中引人注目的題材。傾瀉的瀑布,蜿蜒的河流,都將成為攝取的目標。水的浪花,波紋,反光,倒影,都能對畫麵起到美化作用,它使畫麵產生動感,從而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效果。樹林也是風光攝影中被描繪的對象。山水之間離不開樹,它既可以點綴畫麵,又可調劑影調和色彩的變化,同時也體現出氣候季節的特征。茂密叢綠給人以一派生機,而枯樹殘枝卻給人以衰敗凋零之感。初春的嫩芽會使人感到嬌嫩,勃發。而深秋的金黃能使人感受成熟,輝煌。高山的鬆樹、海南的椰林、東北的白樺樹、南國的竹林、都可被攝人鏡頭。名勝古跡、園田風光、都市風采以及風、雨、雲、霧、雪都是風光攝影所獵取的目標,它為風光攝影創作提供了廣泛的,豐富的題材。
二、器材及用具
風光攝影,是一項投身於大自然的藝術創作活動,攝影者遠離住地,進入拍攝地點,如果沒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到時發現自己缺這少那,你將十分後悔,麵對稍縱既逝的壯麗景觀或許你會感到終生遺憾。為此,在進行風光攝影創作出發之前,有必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1)器材的準備。器材準備包括拍攝中要使用的一切設備及附件。相機、鏡頭,三腳架,濾色鏡,電池,膠卷等等。
照相機:相機是外出拍攝必不可少的設備。如果要同時拍攝彩色和黑白片,或者還準備拍攝彩色反轉片時,最少要帶兩個相機,並帶上備份電池。如果是在嚴寒低溫的地域拍攝,最好使用機械快門照相機,以提高可靠性。
鏡頭:攝影鏡頭是照相機的眼睛,外出創作不可不帶。鏡頭的規格很多,需要帶多少呢?這沒有統一規定,而是因人而異。每個人可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結合不同的拍攝題材可以有選擇的攜帶。為創作需要,長焦距鏡頭和廣角鏡頭一定要帶上。因為要拍出較大的太陽,無論是日出還是日落,沒有長焦距鏡頭是辦不到的。一般常使用200毫米或210毫米鏡頭,要使太陽再大一些,就得使用300~500毫米的鏡頭。300-500毫米的長焦鏡頭,一是太貴,二是太笨重,我們不必去追求。
隻要帶上2倍增距鏡200毫米的鏡頭也就可當枷毫米使用了,同樣可以拍出較大的太陽。使用長焦距鏡頭,還可以壓縮景物間的距離感,改變透視關係,實現創作意圖,使用廣角鏡頭可以拍攝到更廣闊的畫麵,可以增加景深,同時也可以誇大透視關係,它是風光攝影中常用鏡頭,除了長焦距鏡頭和廣角鏡頭之外,我們還可以帶幾支變焦距鏡頭。由於變焦距鏡頭的焦距可以輕鬆改變,因此在風光攝影中的構圖上極為有利,它可以根據攝影者的創意,任意改變焦距來調整畫麵所攝取的範圍大小。另一方麵,一支變焦鏡頭可以代替若幹隻定焦距鏡頭,這樣既減少了所帶鏡頭的數量,同時也減輕了行裝的重量,以便輕裝上陣。
三腳架:三角架對拍攝日出日落是十分有用的,尤其是在使用長焦距鏡頭時更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穩定照相機,也利於長時間曝光。
濾色鏡:拍攝風光片常用的濾色鏡有w鏡,偏振鏡,紅色濾色鏡,黃色濾色鏡,橙色濾色鏡,漸變濾色鏡等,不同的濾色鏡在風光攝影中會發揮不同的作用,使作品增色不少。
膠卷:在攝影創作中沒有比沒膠卷更讓人著急的了。為此備足膠卷以防萬一。
外出拍片的準備工作一定要細致,我們僅以主要的講了一下。其它的如遮光罩,快門線,閃光燈、鏡頭紙,吹氣球等等都要帶齊。
(2)用具準備。攝影器材的準備固然重要,其它用具的準備也不可忽視。
防寒用具:如果在嚴寒地帶拍攝雪景,就要準備防寒用具。羽絨服是理想的防寒服,即保暖又輕便。
防雨用具:若在多雨的夏季拍攝,需要帶上雨衣、雨傘、塑料袋等物,以防設備受淋,並能在雨天進行創作。
照明用具:帶上一隻小手電筒,在光線較暗的情況下,會給你的操作帶來便利。
其它用具:根據具體情況,可帶防風的用具,眼鏡、口罩、防蚊蟲叮咬劑、藥品等,清涼油、防暑藥、創可貼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