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運動鞋的功能顯示莫過於底
鞋的功能不單是保護腳,還是我們生活中的第二雙腳,是和眼睛、手一樣,具有傳達道路情況、感覺腳下狀況的責任,同時,還要有護腳、防滑、減震的功能,而承載此重任的,莫過於鞋底了。
一雙運動鞋根據運動的類型、穿著的對象等的不同,需要具備的功能不同,顯示出的效果也不盡相同,而這方麵最重要的莫過於鞋底材料的應用,兒童鞋常用到的鞋底材有如下幾種:
MD底:又稱PHYLON,屬EVA二次高壓成型品,國際上跑鞋、網球鞋、籃球鞋中底的主要用料,也可用於兒童休閑鞋大底。
優點:質輕,有彈性,外觀細膩,柔軟度、抗撕裂、延伸率俱佳,而且容易清洗。
缺點:不易腐蝕不利於環保,高溫時易皺、易收縮。
TPR(熱塑性橡膠)底:以TPR粒料熱熔後注模成型,常用於慢跑、慢步、休閑鞋中底、大底。
優點:彈性好,易成型;
缺點:材質重,不耐磨,不耐折。
PU底:高分子聚氨酯合成材料,常用於籃球、網球鞋中底,也可直接用於休閑鞋大底。
優點:密度、硬度高,耐磨、彈性佳,良好的耐氧化性能,易腐蝕利於環保。
缺點:吸水性強,易黃變,易斷裂,延伸率差,不耐水,底易腐爛。
EVA組合底:乙酸乙烯共聚物,高分子材料。常用於慢跑、慢步、休閑鞋、足訓鞋中底。
優點:輕便、彈性好、柔韌好,有著極好的著色性、適於各種氣候。
缺點:易吸水、不易腐蝕不利環保、易髒。
橡膠硫化鞋底為運動鞋的減震提供了條件
1832年,一位移民美國的愛爾蘭印刷工人,因每天長時間站立操作,感到腳底疼痛,於是將橡膠皮釘在鞋底上,出現了橡膠底的鞋子。
1839年發明了硫化橡膠工藝。1868年,第一雙帆布麵硫化橡膠鞋底的誕生,成為近代運動鞋的一個裏程碑。
初期,橡膠底帆布鞋多為孩子穿用,逐漸成為網球運動鞋,橡膠底以其高彈性和高耐磨性受到廣泛的歡迎,成為運動鞋的一個經久不衰的重要品種。
鞋幫縫製
上縫紉機縫合,鞋幫就製成了。
繃楦
把縫製好的鞋幫繃在鞋楦上,進行定型。
上底和定型
繃好幫的鞋與鞋底組合,一起定型,一雙完整的鞋就做出來了。
整飾
拔出鞋楦,加入內底(鞋墊),清理鞋麵和鞋底,打鞋油上光。
兒童鞋的鞋墊很重要
說起鞋墊,要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古老的醫學書籍《埃伯斯氏》中,對腳底部的疼痛、胼胝、雞眼和炎症等都有了記載,也記載了在腳底部位使用鞋墊(緩衝墊)的做法。
古羅馬有長途旅行者在鞋中墊上草來緩解衝擊的記載。公元前1世紀,羅馬士兵為了防止腳受到過大的衝擊,在鞋內墊上毛皮。
在中世紀之前,人們為了減輕腳部受到的重壓和衝擊,在鞋底內側鋪上羊毛。法國的修道士St.Feutre發明了製作氈子的方法,將羊毛、毛發和羽毛的纖維壓縮粘起來後,製成可以維持時間較長的鞋墊。所以法語中氈子被稱為Feutre,英語叫felt,這種襯在鞋裏麵的材料能夠緩衝衝擊,也就作為鞋墊開始被使用。
隨著科技的發展,道路越來越平整,硬度越來越大,但是道路並不是為行人設計的,而是為汽車設計的,所以腳受到的衝擊力很大。
許多減震性優良的鞋墊合成材料出現了,現在兒童運動鞋的內墊有很多種,常見的EVA發泡、PU、軟海綿等,都具有一定的減震效果。為了保持鞋內的幹爽,要求鞋的內墊還要具有很好的吸濕排汗性能,有些還具有抑菌的作用。如使用網布襯麵或高密度隱形襯麵覆蓋在減震的底基上。
另外,給大家介紹一種很實用的按摩鞋墊,在鞋墊上巧妙的設計上腳的反射區,比如頸椎、眼睛、大腦、腸胃等反射區部位,並在這些反射區摳出小孔,如果學習累了,哪個地方酸痛,需要按摩,就把暗扣扣在相應的反射區上,孩子把鞋墊放在鞋裏走上15~20分鍾,既休息了腦子,又起到了按摩的效果,一舉兩得。
檢驗
檢驗,檢驗鞋的外觀,鞋底粘得結實不結實,鞋耐不耐折,舒適性等。
鞋的外觀檢驗包括鞋材的質感、色澤、紋理等元素的一致性和協調性;鞋幫鞋底的邊緣是否整潔、圓潤、平滑,縫合線條是否勻稱,各部件輪廓是否對稱等。
舒適性主要關係到鞋的型腔、鞋材選用和工藝加工問題。如鞋是否透氣、吸濕和排汗等,鞋內是否沒有異物等。
鞋底粘得結實不結實、鞋耐不耐折主要包括耐磨損性、耐曲撓性(即耐折)、強度(即堅牢度)等。
包裝
分好鞋號,裝盒、打印號碼、入庫。一雙完整的兒童運動鞋就加工完成了。
2 兒童健康運動鞋的基本特征
兒童運動鞋,不僅要保護腳在運動狀態下免受外界傷害,還要具有符合兒童腳部生長發育規律及生理機能特點的功能。一雙不合格的鞋,有可能給孩子造成不可挽回的終生損傷。那麼,健康兒童運動鞋都應該具備什麼基本要求呢?
鞋頭留出適當空間,放餘量合理,腳趾能夠充分地活動
兒童在行走和奔跑時,腳趾都要蹬踏到地麵,這是提高速度的基礎。而在奔跑的時候,腳趾還要在地麵上形成抓地的動作。所以要求鞋前尖部要有多餘的空間,使腳趾能夠充分地活動,保證腳趾能夠做抓地動作的活動範圍。
腳掌部位充分保護,保證腳趾的彎曲並恢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