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3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形成 (1)(3 / 3)

它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曆史條件下,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勝利和挫折的曆史經驗並借鑒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曆史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第一次比較係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件、政治保證、戰略步驟、黨的領導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國統一等一係列基本問題,指導我們黨製定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它是貫通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領域,涵蓋經濟、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軍事、外交、統一戰線、黨的建設等方麵比較完備的科學體係,又是需要從各方麵進一步豐富發展的科學體係。"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命題的提出,標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開始形成。鄧小平圍繞"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根本問題創造性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奠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基礎。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進一步發展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發生了東歐劇變、蘇聯解體。這些震驚世界的事件,是社會主義由理論變為實踐以來遇到的最嚴重、最深刻的危機。在國內,改革發展也遇到了新的困難。政治上發生了政治風波;經濟上發生了經濟過熱,進入了治理整頓階段;形勢是十分嚴峻的。1989年6月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選舉江澤民同誌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形成了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如何根據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擺在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麵前十分緊迫的問題。

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新舊世紀之交,麵對新情況,總結新經驗,回答新問題,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

2000年2月25日,江澤民在廣東省考察工作時講話,第一次提出並闡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他說:"總結我們黨七十多年的曆史,可以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這就是:我們黨所以贏得人民的擁護,是因為我們黨在建設、改革的各個曆史時期,總是代表著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並通過製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為實現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奮鬥。"5月14日,江澤民又在江蘇、浙江、上海黨建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全黨同誌特別是領導幹部都要用'三個代表'來指導自己的思想和行動,黨的各項工作,都要堅持、體現和貫徹'三個代表'的要求。"此後經過理論和實踐不斷的探索和開拓,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又多次進行了闡述、總結、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