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不需要日本拯救(2 / 3)

中國準備出口日本的大米,日方要求必須按日本栽培方式、田間管理技術種植水稻,嚴格控製溫度、積累光照及產量,每10天將生產情況記錄及照片傳真到日本,由日方專家及時進行指導。中方要嚴格執行栽培方案,大米檢疫指標高達121項,如果達不到標準,日本有權拒收。

長春孟家屯是原日軍細菌第100部隊所在地,建起了第一汽車製造廠。1996年8月19日,我途徑一汽大門時,恰好一列車隊駛入廠區,前麵開路的警車是強悍有力、衝勁十足的豐田越野車,大巴也是豐田考斯特,坐著人大代表,真正實現了“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目標。後來,紅旗轎車虧損靠生產日本馬自達轎車彌補。豐田年產量900多萬輛,位居全球最多,超過一汽50年總和,年產值相當於至少三個吉林省。

昔日的滿洲,今日的東北,曾經作為日本殖民地和新中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在炮聲遠遁、硝煙散盡的新時代裏,商品糧基地增產不增收,富有資源的吉林出現“富饒的貧困”,人均收入倒數全國第四,人參賣了個“蘿卜價”。據說,改革開放初,原殖民德惠的日本副縣長回來說德惠搞得太差。東北和日本的經濟交往日益密切,不斷從日本獲取技術資金。日本企業成為競相選擇的高收入單位。在德惠,日本建立萬門程控電話項目和佐竹金穗公司。沈陽日本料理店隨處可見,撫遠門店寫有巨大的“大和”二字。去日本留學打工的人不斷傳回日本富裕的消息,惹得人們心裏直癢癢。

黑土地遭到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狀況到達臨界狀態,土壤質量下降,而黑土地上精神流失更為可怕。有人說:“東北人愛慕虛榮,有點錢都穿在身上了。大錢爭不到,小錢看不上。”

日本人畢竟走了,帶著遺憾和憂傷,投降時放言:“等著瞧,我們還會回來的!”日本人回來了,夾著皮包和自信,重遊故地,一擲千金。

日本貨來了,有著眩目的色彩和外型。青年人騎著幾萬元一輛豪華摩托車馱著靚妞,招搖過市,震耳欲聾。

日本豐田車在中國司空見慣

常常有人說,東北人對日本侵略的感受更深,更恨日本人,其實也不盡然如此。

九一八的諧音是“就要發”,聽來熟悉,琅琅上口。日本軍國主義者希望東北能在日本統治下“大發”,即所謂的“共存共容”、“王道樂土”。近年來,渴望獲得經濟利益的中國人都求助於9月18日帶來動力和吉祥,開業,談判,著手,使他們“就要發”。在網上搜索“918”,網絡實名結果不少是帶有發財含義,比如“足彩918”。還有不少新人結婚慶典,圖個吉利。

2002年9月,我在沈陽看到巨大的字幅寫到:“沈陽時代廣場,廣告:9月18日正式營業,歡迎蒞臨品嚐。”許多商家已經不止一次這樣自虐,拿民族苦難開涮。

2004年,首都北京街頭出現多處要在9月18日開業的廣告招牌。南三環劉家窯有一處名為露茜時裝店的廣告:“本店二樓精品男裝9月18日開業歡迎新老顧客光臨”。而順馳藍調國際公寓公然宣揚“9月18日順馳 隆重開盤”,“盛大開盤”,還鼓噪什麼“真正的地王之尊。在享受尊貴價值的同時,更加享受生活的舒適與尊榮。”

並非王錦思放大曆史傷痛,敏感地打倒一切。但是,對於九一八必須認真。任何遊戲九一八且商業化的惡劣行經,任何庸俗娛樂的不和諧音調,顯然迎合了當年侵略者的險惡用心,淡化了九一八本身的曆史意蘊,理所應當被批判和譴責。

全國許多地方都自稱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作為侵華士兵駐紮過當地,其實這種所謂的“榮耀”大都是篡改而來,其實田中角榮僅僅駐紮過黑龍江富錦縣一帶。

黑龍江省望奎縣一種酒說明:“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在華期間多次喝過此酒,並給予高度評價。”據說田中角榮曾作為侵華士兵在望奎縣駐紮過,就借助“名人效應”做廣告,對民族屈辱視而不見。無獨有偶。2000年,深圳某白酒廣告用日本鬼子和農民爭搶來表明酒好。酒好不好姑且不論,隻是沒喝卻被麻醉了。

黑龍江省雞西市有座采煤勞工萬人坑展覽館,門窗、大梁被盜,一片狼藉。勞工屍骨被刀砍,頭上釘鐵釘,反抗掙紮的姿勢極有紀念意義和研究價值,然而卻被偷走,賣了每斤3分錢。有人說:“隻有豬才記吃不記打。”韓國人見狀說:“你們太健忘了。”

多年前,哈爾濱東北烈士紀念館設立捐款箱,一年僅收到1000多元,無奈被撤。好在這裏沒有成堆的骨頭,否則不知是否也被偷走賣錢。日軍731細菌部隊遺址缺少經費,年久失修,破壞嚴重,成為垃圾場,居民院牆用遺址上的水泥石塊壘成。遺址上的給水塔出租當倉庫,還建設停車場、娛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