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8章 紅色七師(22)(1 / 3)

1938年4月,直南特委所屬各縣共有黨員1100多人。1938年3月15日,中共中央發布大量發展黨員的決議。經過三個月突擊發展,直南特委各縣黨員增長一倍。1939年2月,直南特委劃分為直南、豫北地委後,於五月份決定進一步突擊發展黨員。1939年8月15日,中共中央作出《關於鞏固黨的決定》,直南、豫北地區基本上停止發展黨員,轉入鞏固黨的階段。到1940年冀魯豫區黨委成立時,全區共有黨員26284人。1937年末到1939年秋,直南、豫北根據中央決定,在抗日戰爭中大量發展黨員,壯大了黨的組織力量,成績是主要的,缺點是第二位的。王從吾在延安整風時檢查說:在大量發展黨員中僅注意克服發展中的狹隘關門傾向,限期完成數目字,大量發展,實行獎勵,沒有同時估計到發展中的拉夫傾向,弄得黨的成分非常複雜。

2.組織和發展抗日遊擊隊

1937年冬,劉大風在南樂縣留固集成立抗日遊擊隊,幾天時間發展了五六十人,五六十支槍,後來發展到100多人,100多支槍,叫直南遊擊第四支隊。特委副書記劉大風兼任支隊長。朱瑞同誌派來三位紅軍幹部擔任四支隊幹部;肖漢卿任副支隊長,陳耀元、漆漢臣分別任中隊長。1938年2月下旬,四支隊行軍到井店鎮一帶。特委決定與當地秘密武裝合並,這時四支隊發展到400多人,270多支槍。下轄四個中隊,一個通信排。特委宣傳部長劉漢生兼任四支隊政治部主任。四支隊是中共直南特委領導的部隊,但打的是國民黨軍隊的名義。

直南特委書記朱則民、副書記劉大風、組織部長王從吾、宣傳部長劉漢生始終同四支隊一起活動。1938年3月,直南特委決定四支隊同丁樹本部靠攏。8日,行軍到濮縣西南的小濮州,丁樹本要和四支隊全體指戰員見麵。這一天,小濮州正是騾馬大會。四支隊在村西頭大廟前集合開會,丁樹本到會講話。

當時,日本侵略軍在冀魯豫沙區一帶,隻有一個步兵中隊、一個騎兵小隊駐在濮陽。開會時,恰好日本騎兵小隊30餘人路過小濮州。敵人驕縱愚昧,緩轡而行。四支隊發現敵情,支隊長肖漢卿立即下令:“準備戰鬥!”四支隊迅速展開,占領陣地。當敵人騎兵進入包圍圈後,一聲令下,把敵人打了個暈頭轉向。這次戰鬥,擊斃日軍4名,獲步槍4支,還有一部分戰利品。日軍騎兵慌忙逃竄,戰鬥很快結束。

戰鬥結束後,四支隊立即撤出陣地,向東南方向行進。敵人後續部隊追來時,四支隊已迂回到常莊,常莊是丁樹本司令部所在地。3月11日拂曉,敵人尋找四支隊,追到常莊附近。這時,四支隊和丁樹本保安團幾個連已做好了戰鬥準備。丁樹本讓四支隊打正麵,他的部隊打兩側。戰鬥打了一天,傍晚,敵人狼狽逃竄。

1938年4月,四支隊收複清豐縣城,同時摸進南樂縣城,打散了維持會。6月,四支隊奉命開赴冀南,編為八路軍129師東進縱隊第七支隊。

四支隊編入八路軍主力後,直南特委留下一個連,與濮縣、範縣民眾抗日義勇軍和清豐縣的抗日武裝合編為黃河支隊。

1938年10月,漳南戰役後,組成第二支隊。第二支隊軍事上受115師344旅指揮,組織上由直南特委領導,鮑啟祥任支隊長,劉漢生任政治委員,王從吾兼任政治部主任。後來,發展到1300餘人,900多支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