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6章 紅色七師(20)(3 / 3)

1.大名七師為黨培養了一批早期黨員

1926年10月,劉大風等5名同學經過馮品毅同誌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是大名七師的第一批黨員。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中共大名特支,這是直南地區建立較早的黨組織之一。在黨的領導下,大名七師黨組織發展迅速,到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在不足9個月的時間裏,大名七師先後發展黨員31名,連同在校外加入中共黨組織,後在大名七師工作和學習的11名黨員,當時學校共有中共黨員42名。這在全國並不多見。根據中國共產黨各時期人數統計表記載:1927年,全國中共早期黨員不足10000人。

2.大名七師為黨培養了一批優秀幹部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14年的曆史中,大名七師黨組織注重黨的建設,擴大隊伍,積極工作,為黨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局限於篇幅,這裏茲列舉部分如下(廳局級以上):

王從吾:中國共產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原書記、中央委員。鐵瑛:浙江省委原第一書記、中央委員。

平傑三:中央統戰部原常務副部長、四屆全國政協秘書長、中顧委委員。

王維綱: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黨組副書記,黨的七大、八大代表。劉漢生:國家電力工業部原副部長、黨組成員兼紀委書記,中紀委委員。

賈星五:北京市委原常委,北京市委、市革委會副秘書長。

郭獻瑞:國家商業部原副部長、北京市原副市長、北京市老齡委主任。侯振亞:福建省委原書記處書記,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林曉:河南省人大原副主任、代主任。

李福祥:河南省委原常委、省政法領導小組組長、省檢察院檢察長。劉亞南:湖南省原副省長。

劉洪濤:河北省委原常委、統戰部長、河北省政協副主席。

康健生:陝西省政府原副主席、黨組副書記。劉澤普:河北省政協原副主席、統戰部長。

劉大風:廣東省監委原副書記。

成潤:水利部規劃設計院原副院長、享受副部級待遇。

劉鏡西:北京市高等教育局原局長、黨委書記、享受副部級待遇。白映秋:中央黨校原三部主任。

李介夫:上海鐵路局原黨委副書記兼政治部主任。

張芥士:國家建設部機械管理局原局長。

趙秉謙:國家內務部原黨組成員、內務部機關黨委書記。韓友真:國家建築工程總局原教育局長。

廉之真:林業部教育司原司長。

司枕亞:內務部農村福利司原副司長、國家糧食部原副局長。唐醒民:國務院宗教局原黨委書記、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李率真:中國農業銀行河南省分行原副行長。

楊節:山東省委農村工作部原部長。

栗彙川:湖南省衛生廳原廳長。

孫漢章:貴州省安順地委原書記兼軍分區政治委員、省政協副主席。王明:天津市房地產管理局原局長、黨委書記。

張冀先:天津市商品檢驗局原副局長、黨組副書記。陳蘊賢:河南省公安廳原廳長。

趙洪彬:河北省政府原副秘書長。賈平:河北省教育局原副局長。

王之光: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原副局長。

張力更:湖南省文聯原黨組書記、副主席、享受副省級待遇。陳光:河北省總工會原副主席。

陳桐源:滇黔桂石油會戰指揮部原副指揮長、黨委副書記。趙多聞:天津市衛生局原局長、黨委書記。

王緒顏:三機部(航空工業部)628所原黨委書記。王丁:中央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原專員。

呂鴻安:撫順市委原副書記、市政協副主席。

駱斐然:第三機械工業部第四研究所原黨委書記。趙震寰:四川省司法廳原副廳長、黨組副書記。

劉藝亭:河北省文聯原副主席、黨組書記。梁毅民:邯鄲地委原副書記。

王鏡如:中國曆史博物館原副館長、研究員。王興讓:天津市房管局原局長。

周培堯:黑龍江省電業局原局長。

3.大名七師為黨培養了一批優秀軍事指揮人員

大名七師不是軍事院校,但是,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戰爭教育了他們,他們又在戰爭中學會了戰爭,並贏得了戰爭,這也使他們能夠成為駕馭戰爭的高級指揮員,並且陸、海、空三軍齊全。這裏,茲列舉幾例(師職以上):

裴誌耕: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五軍原政治委員、黨委書記;福州軍區空軍副政治委員、副書記;空軍學院副政治委員、黨委副書記;1955年授少將軍銜;正兵團級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