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男人很多女人都有這樣的感觸:十全十美的丈夫在天底下真的很難遇,女人們總是覺得別人的丈夫好,同事們的丈夫賺錢多,電視劇裏的男人很性感……要是自己的丈夫能和別人的一樣該有多好。婚前,兩人都覺得對方是最完美的,婚後,兩人都覺得自己的眼光出了問題,太太們總是覺得自己選錯了丈夫。甚至在很多情況下,很多女人想讓自己的丈夫變成心目中的英雄。但是往往我們越這樣想,結果越和我們想象的相反。

一個愛自己的男人,他首先想在自己的妻子那裏得到肯定。如果男人從自己的妻子那裏得不到肯定,肯定會去別的女人那裏找肯定。其實,這個道理很多女人都明白,但是很少有女人能夠做到。本來男人的壓力就比女人的大,如果女人隻知道挑剔男人,那最後隻能讓兩人的關係更加決裂。男人如果在仕途上沒有混個一官半職,業務上也沒有什麼成就,妻子就要數落自己的男人,因為在女人眼裏,沒錢的男人就是沒有本事。

表麵上看,男人貌似很堅強,其實,他們的內心是脆弱的。他們的自尊心也很強,他們有著遠大的抱負和理想,他們的責任心很強。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他們為了適應和立足這個社會,已經很累了。

回到家裏以後,如果女人給他們拉下臉來,再提一大堆要求的話:“你為什麼,就不能報一個學習班呢?這樣,對你的升值很有幫助!”“你為什麼?就不能……這樣,你就會有更大的幫助!”好像丈夫和妻子之間的關係完全建立在利益上,這樣的話,丈夫的心會感到越發地涼。

有的妻子對丈夫的要求不是讓他們賺更多的錢,而是想讓他長得更帥。所以,他們給自己的丈夫買了很多的名牌用品,還給丈夫辦了保養的月卡!不過,沒過多長時間妻子會發現,她的丈夫已經被她弄得沒有一點精神了。因為,作為妻子的她隻想到了自己的感受,忘記了自己的丈夫也是有自己的思想和自尊心的。是她自己無意間傷害了丈夫的自尊心,是她自己沒有辦法讓他去愛她!所以,妻子真的不能刻意將自己的丈夫變成什麼英雄!也正是女人心中的這種想法,已經成為現實中很多男人不敢回家和接近的原因。因為在這樣的女人麵前,家已經不是他們的安全港灣,就像是地獄一樣。妻子在他們的眼裏也不是溫柔體貼的人了,而是一個無情的女人!

為了家庭的幸福,為了丈夫的健康,不要太苛求生活的完美。本來自己的丈夫身上就有了很沉重的負擔了,如果妻子再給他們施加壓力的話,心態就更容易變老,就算他願意留在你的身邊,就算他們留在你的身邊,你們也是沒有激情的。

是丈夫沒有進取心,還是太太太過虛榮了呢?倘若換了丈夫,問題也並不一定能夠解決。需要改變的是妻子的眼光和考慮問題的角度,這樣,在她們眼前的困惑都會消失。把自己對丈夫的“挑剔”換成“欣賞”,這樣你的丈夫也會為你逐漸趨向完美!

女人要想獲得一種幸福,就一定要懂得欣賞自己的丈夫。每一個男人都會因為自己的妻子欣賞他而對妻子有了感謝和愛慕之心,那些家庭被插足的女人,就是自己的丈夫被別的女人欣賞了。這個時候如果妻子有了後悔之意,也無法挽回了。

女人懂得欣賞丈夫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呢?她們會覺得生活充滿了陽光,會感到快樂和幸福!但是我們必須明白的是,我們欣賞丈夫不能委曲求全,否則的話自己的丈夫也沒有幸福和快樂可言了!我相信,隻要我們真誠付出了,終將會收到了回報,我相信每一位善良的女人都會得到丈夫的體貼和關愛的。其實,男人心中最大的壓力就是成就事業和養活自己的家庭,女人最大的壓力就是如何完善愛情和保持魅力。很多男人都會喜歡溫柔賢惠的妻子,因為這樣的女人,才會讓他們感到“家”

的感覺。男人們渴望愛人能夠關心自己,就是他們想有一種歸屬的感覺。男人們不需要女人們告訴他們應該如何努力賺錢,他們需要女人的愛。這種愛可以讓妻子和丈夫的關係更好,而且丈夫會因此更加疼愛妻子,而且心甘情願為這個家去付出,去當英雄。事實上,有的時候,他們也很難做到,但是他們心中卻無形中有了這個渴望。

而我們對丈夫的批評也會對丈夫有致命的打擊作用。陶樂絲·狄克司是美國研究不幸婚姻原因的權威人士。她的見解是這樣的:一半以上的婚姻都很不幸。為什麼很多甜蜜的美夢,結婚以後都變了樣子呢?

很多原因其實就是那些沒用的、令人心碎的批評毀掉了原本應該美滿的婚姻。

格雷斯東是狄斯瑞利在公眾生活中強勁的對手。他們兩人一遇到國家大事就會爭辯一番,會馬上發生衝突。可是,他們有一件事卻是很相同的,那就是,他們的私人生活很幸福。

格雷斯東夫婦共度了59年美滿的家庭生活。我們可以想象,地毯圍繞著爐子,這位英國尊貴的首相拉著他太太的手在唱歌。

在公眾場合,格雷斯東是一個強勁的對手,可在家中,他卻不批評任何人。清晨,當他下樓吃早餐時,通常會看到家裏還有人賴在被窩裏不肯起來,他不會去責備他們,而是用一種溫柔的方式替代。

他敞開嗓門唱出一首歌,讓他的歌聲遍布屋子的每個角落。他用這種方法告訴那些仍然沒有起床的人,英國最忙的人獨自一人在等待他們一起吃早飯呢。格雷斯東有自己的外交手腕,可是他體貼別人,盡量避免在家中批評別人。

俄國女皇凱瑟琳也是這樣做的。她統治著世界上的一個擁有遼闊國土的帝國,手握千萬民眾的生殺大權。在政治上,她好大喜功,喜歡連續不斷的戰爭。隻要她一句話,敵人就能上斷頭台。她是個殘忍的暴君。盡管如此,如果她的廚師烤焦了肉,她卻一句話也不會說,微笑著吃掉它。她這種容忍應該是普天下的女人所應效法的。

如果你想擁有一個和睦美滿的家庭,就不要要求自己的丈夫太完美,適當地包容自己的丈夫,不要過分地苛求丈夫,不要批評他們,相信你的家庭關係一定會因此變得和諧。

愛情不是全部對愛情有個形象的比喻,愛如同捧在手中的沙,你握得越緊,流失得越快,相反你放輕鬆,鬆開手,它會一直在你手心。愛情的多變性決定了它不可能是生活的全部,但並不是每一位身處愛情的女性都能看得清楚。

羅絲是個很有天分又非常有抱負的商業畫家,她曾交往過幾個男士。但由於她希望獨立發展事業,因而對於與異性進一步交往沒有太大的興趣。但是唯獨葛瑞能贏得她的芳心。他穩重可靠,並深深愛著羅絲。羅絲引領他走進藝術的領域,使他了解他所不曾接觸的事。經過6個月的交往,她搬進了他坐落於郊區的豪華牧場。

羅絲住到這裏後,感覺壓力小了很多。生平第一次,她不在乎收入有多少。她同時發現,她花在工作上的時間愈來愈少,而花在做三餐的時間卻一日多過一日。她放緩了原來急促的步伐,無數個下午都在看書或者種植花木中度過。但就在她逐漸愛上家庭生活的同時,葛瑞卻對她日益疏遠。因為她不再是他所欣賞的那個滿懷抱負的女孩,他有種受騙的感覺。其實,羅絲並沒有錯,她希望把更多的愛寄存到家裏,將自己的愛展示得更加徹底和純粹。然而,當女性把愛情視為生活中絕大部分甚至全部時,男性卻在你的改變中漸漸感覺陌生。明明帶回家的是一個女藝術家,怎麼轉眼變成了家庭主婦呢。沒錯,男人的困惑也沒有錯。唯一有偏差的,是我們對愛情的感覺。愛情永遠不可能是生活的全部,我們生活在複雜而嚴酷的社會裏,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都必須是獨立的個體才能適應生活的洗禮。

與愛情劃清界限。男人往往是這樣的,你過於看重他,也就是昭示著他可以輕而易舉地主宰你的感情和幸福,在這一點上你就先輸了。因此,感情最在乎尊重和平等。男人愛上一個女人的同時,並不希望在愛的約束下喪失自己的一方世界,男人在乎愛情的默契、寬容和理解。

女人常常在愛情中傾其所有,把自己一生的幸福都寄托在愛情之上,這是一種錯誤的方式,它對愛情有百害而無一利。其實,愛情也要劃清界限。真正的愛情,是需要分清你我的——你的時間、我的事業、你的隱私、我的想法、你的空間……愛情是一種感受,產生愛情沒有固定的模式,留住愛情卻有許多規律可循。適時劃清界限就是愛情和婚姻的保濕因子。

留住女人的矜持。隨著社會的開放與發展,女人的矜持越來越少被提及。然而不管社會再怎樣發展,男人的骨子中對溫柔和矜持兩個字的希望永遠不會變。他希望他熱愛的女人是個溫柔且矜持的人。

在保險公司負責理賠的羅恩,談到他和女友吉妮交往的情形。“我並不真正了解我離開她的原因。我很喜歡她,吉妮是個友善、性格外向而迷人的女孩,不過我想大概是她太主動了一點,才使我離開她。有幾次我們出去看電影或吃晚餐,她都表現得很高興的樣子。她一再問我,她的穿著是否妥當,然後在第二次約會時她便和我上床了。現在我一看到她就想逃跑,而她卻還是那副和善模樣。”

吉妮所表現出的求愛心切的模樣,確實把羅恩給嚇到了。這使我們想到“結婚狂”,對愛情的如饑似渴似乎並不符合女性所特有的柔美形象。因此,在愛情裏,還是矜持一些為好。

在愛情中保有獨立的自我。生活中,許許多多的女人成了男人的附屬品,成了悲劇的女主角。歸結其原因,根本一點就是她們愛得太投入了,以至有一天夢中醒來,名譽、財富、愛情全部不見了。

克洛岱爾就是這方麵的一個悲劇主角,她是雕塑大師羅丹的學生兼情人。

在羅丹第一次見到克洛岱爾時,就愛上了她。一半是因為她那帶著野性的美,另一半則是因為她那罕見的才氣。而同時,克洛岱爾也主動地向這位比自己年長24歲的男人,敞開了自己純淨和貞潔的少女世界。

這完全是由於羅丹的藝術天分吸引了她,因為男人的魅力就是才華。羅丹的一切天性都從屬於雕塑——他炯炯的目光、敏銳的感覺、深刻的思維,以及不可思議的手,全都為了雕塑而生,而且時時刻刻都閃耀出他超人的靈性與非凡的創造力。雖然當時羅丹還沒有太大的名氣,但他的才氣已經咄咄逼人了。於是,他們很快地相互征服。正當盛年的羅丹與洋溢著青春氣息的克洛岱爾,如同疾風暴雨、烈日狂潮般一同擁入他們愛情的酷夏。同時,羅丹也開始了他藝術創作的黃金時代,而克洛岱爾不過是青澀的學生。

對於克洛岱爾來說,她所做的,是要投身到一場需付出一生作為代價的殘酷的愛情遊戲中去,這是一場賭博。因為,羅丹有他長久的生活伴侶羅絲和兒子,但是,已經跳進旋渦而又陶醉其中的克洛岱爾不可能回到岸邊重新選擇。她和他隻得躲開眾人的視線,在公開場合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尋找任何一個可能的機會,一點空間和時間,相互宣泄無盡的愛與無法克製的欲望。從學院小路到大理石倉庫,到鶯歌路的福裏·納布爾別墅,再到佩伊思園……在工作室幽暗的角落裏、在躺椅上、在滿是泥土的地上,兩個人沉浸在無比美妙的情愛中。

羅丹曾對克洛岱爾說:“你被表現在我所有的雕塑中。”可以看出,克洛岱爾不僅給羅丹一個純潔而忠貞的愛情世界,還給了他感悟藝術的一切。無論是肉體的、情感的,還是心靈的,克洛岱爾給羅丹的太多了。

後來,羅丹名揚天下,克洛岱爾卻一步步走進日漸昏暗的人生陰影裏。克洛岱爾不堪承受長期廝守在羅丹生活圈外的那種孤單與無望,這種感覺緊緊地糾纏了她15年。最後她精疲力竭,頹廢不堪,終於離開了羅丹,遷到一間破房子裏,離群索居。她拒絕在任何社交場合露麵,天天默默地鑿打著石頭。盡管她極具才華,卻沒有足夠的名氣。人們仍舊憑著印象把她當做羅丹的一個弟子,所以她賣不掉作品,貧窮使她常常受窘並陷入尷尬,還要遭受雇來幫忙的粗雕工的欺侮。

這期間,羅丹卻已接近成功。他屬於那種活著時就能享受到成熟果實的藝術家。他經曆了與克洛岱爾那種迎風搏浪的愛情生活後,又返回了平靜的岸邊,回到了在漫長人生之路上與他分擔過生活重負與艱辛的羅絲身旁。他買了大房子,過起富足的生活,並且又在巴黎買下了文藝複興時期的豪宅別墅,以應酬上流社會各式各樣的人物。這期間,還有幾個情人曾進入他華麗多彩的生活。當然,羅丹並沒有忘記克洛岱爾。

他與克洛岱爾的那場轟轟烈烈、電閃雷鳴般的愛情是刻骨銘心的。他多次想幫助她,都遭到高傲的克洛岱爾的拒絕。他隻有設法通過第三者在中間迂回,在經濟上支援她,幫助她樹立名氣,但這些有限的支持對於克洛岱爾而言,是一種屈辱,是一種更大的傷害。

在絕對的貧困與孤寂中,克洛岱爾真正感到自己是個被遺棄者了。

這種感覺對於她而言如同刀子,往日的愛與讚美也都化為了怨恨。她本來激情洋溢的性格,逐漸變得消沉下來。

1905年,克洛岱爾出現妄想症,身體很壞,脾氣乖戾,狂躁起來會將雕塑全部打碎。1913年3月3日,克洛岱爾的父親去世,克洛岱爾已經完全瘋了。她脫光衣服,赤裸裸披頭散發地坐在那裏。克洛岱爾從此與雕刻完全隔離,藝術生命就此完結。1943年,她在蒙特維爾格瘋人院中去世。

也許這是個非常極端的案例,但給人的警醒更加深刻。不管多麼轟轟烈烈的愛情,都會有回歸平淡的時刻,切莫把自己全部交給愛情,而失去了自我。在愛情中保有自我,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給愛情的保鮮劑。

丟掉致命的嘮叨很多妻子鑄就了自己婚姻的墳墓,但是她們卻自己意識不到。她們每天不斷地挖掘著墳墓,不停地嘮叨,將自己的丈夫弄得很煩,最後丈夫厭倦了在他們身邊,就選擇了離開。其實,別人都意識不到的是,永無休止的嘮叨是摧毀愛情的利刃,它就像是毒蛇的毒針一樣,對人們的生命是一種腐蝕。

法國拿破侖三世,也就是拿破侖的侄子,曾經愛上了全世界最美麗的女人特巴女伯爵瑪利亞·尤琴,並且和她結婚。他的顧問指出,她的父親隻是西班牙一位地位並不顯赫的伯爵,但是拿破侖三世反駁說:

“那又怎樣?”她高雅、嫵媚、年輕、貌美,使他內心產生一種強烈的向往之情。在一篇皇家文告中,他激烈地表示他要不顧全國的意見:

“我已經選上了一位我所敬愛的女人,”他宣稱說,“她是我心目中第一漂亮的女人!”

拿破侖三世和他的新婚妻子,擁有財富、健康、權力、名聲、美麗、愛情、尊敬——一切都符合一個十全十美的浪漫史。而他愛情的火炬從未像今天這樣燃燒得這麼旺盛、狂熱。

但是這個聖火很快就變得搖曳不定,熱度也冷卻了——隻剩下了餘燼。拿破侖三世可以使尤琴變成一位皇後,但是不論他愛的力量也好,他帝王的權力也好,都無法阻止這位西班牙女人的嘮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