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張掄《阮郎歸》
華堂清靜鬥春妍。瓊枝相倚妙無前。
——宋· 鄧肅《浣溪沙》
隻將清靜為真樂,合住春秋歲八千。
——宋· 崔敦禮《鷓鴣天》
人能常清靜,天滌悉皆歸。
——宋· 無名氏《促拍滿路花》
康寧福已大,清靜道自生,邈與神仙期,不犯寵辱驚。
——宋· 範仲淹《贈張先生》
坐客憮然笑,此興誰能同。但聞太守樂,焉知清靜功。
——宋·晁公溯 《凝香堂》
是間日有無窮趣,月淡風清靜讀書。
——宋· 蔡沈《和伯氏用介卿韻惠詩二首》
屐齒憑泉漱,雲衣近樹飄。自知清靜意,應免俗人招。
——宋·趙湘 《九日鬆林寺登高》
月皎皎,皎皎飛明鏡。滌風露以孤高,照溪山而清靜。
——宋·唐仲友 《續八詠·秋空月皎皎》
吾廬寂靜專雲岫,公屋寬涼傲暑風。
——宋·方回 《移具飲賓暘宅次韻二首》
窗白遊塵少,風清靜興多。遙知江郡守,幽趣在煙波。
——宋· 寇準《南亭晨望寄唐知印》
院落深沉,池塘寂靜。簾鉤卷上梨花影。
——宋· 洪邁《踏莎行》
晚秋裏,煙寂靜,雨微涼。危亭好景,佳樹修竹繞回塘。
——宋· 尹洙《水調歌頭》
酒醒。夢才覺,小閣香炭成煤,洞戶銀蟾移影。
人寂靜。夜永清寒,翠瓦霜凝。
——宋· 柳永《過澗歇近》
院宇深沈,簾櫳寂靜,蒼玉時敲疏竹。
——宋· 楊澤民《大酺》
種竹幾千個,結亭三四椽。
遊人多寂靜,啼鳥亦留連。
——宋· 梅堯臣《翠竹亭》
古樹間雲獨抱琴,琴聲寂靜樹雲深。
——宋· 陳普《自哂》
高山樹葉翠森森,寂靜因中道最深。
——宋·宋太宗 《緣識》
寂靜半斜閑,看書心更好。
——宋·宋太宗 《緣識》
彈弓園圃陰森下,棋子廳堂寂靜中。
——宋· 林逋《暮春寄懷曹南通任寺丞》
世俗不知幽靜處,神仙隱在有無間。
——宋·白玉蟾 《題上清法堂壁》
清韻。似照水橫斜暮臨鏡。林間頓畫閣,花底藏芳徑。幽靜。
——宋·楊澤民 《側犯》
胸襟倏暄煩,敗我幽靜意。行行載馳驅,已複到城市。
——宋· 吳沆《早行》
晚上危亭側耳聽,新蟬噪罷亂蛙鳴。
老來隻是便幽靜,頗厭人間強聒聲。
——宋· 吳芾《又登碧雲亭感懷三十首》
嵯峨擅北高,幽靜還西竺。虎蹲石根奇,龍蟠藤蔓曲。
——宋· 陽枋《遊下竺飛來峰和存了侄韻》
自今師古訓,念念貴清靜。
——宋·陸遊 《小疾自警》
處無為清靜,謹謹修仙。
——元· 馬鈺《滿庭芳·蒙師父訓誨》
隻守平常度日,處無為清靜,自是長安。大道衝和真氣,全在心閑。
——元· 馬鈺《滿庭芳·贈趙雷二先生》
惟愛歲寒心,使我自然不俗。不俗。不俗。清靜誌堅仙福。
——元· 馬鈺《無夢令》
院宇深嚴,人寂靜門初掩,控金鉤垂繡簾。
——元· 奧敦周卿《南呂·一枝花》
大道本無為。內外恬然處妙機。寂靜清虛真有味,揚眉。
——元· 侯善淵《仙鄉子》
飄然。塵情一蕩,誌歸清靜稟根原。
——元· 王丹桂《瑤台第一層·崔大師生辰》
真清靜。香風純正。萬戶千門慶。
——元· 尹誌平《點絳唇》
清淨安居堪久計,住一日,勝千金。
——元· 尹誌平《江城子別樊山先生天觀道友》
萬疊雲山深處,別是洞天幽圃。何人能得久閑居,清靜樂無餘。
——元· 尹誌平《巫山一段雲·題通仙觀》
樂恬淡、清靜家風,一片靈台瑩如洗。
——元· 宋德方《雨霖鈴 鳴鶴餘音卷一》
應有真無,齋科救萬苦。達理忘言清靜居。
——元· 劉處玄《玉堂春》
清靜家風,最上為精粹。付知音,偏可意。
——元· 高道寬《蘇幕遮》
勿行功,免勞神。清靜無為認本真,和光不染塵。外其身,自然人。
——元·侯善淵 《長思仙》
寂靜茅庵瀟灑,危峰密鎖煙霞。
——元· 侯善淵《西江月》
居山寂靜,悄悄實瀟灑。
——元· 王哲《心月照雲溪》
平生愛山癖,愒此愜幽靜。
——元· 迺賢《李老穀》
清虛界,任風敲雨篩;掩柴扉,謝他梅竹伴我冷書齋。
——明·沈自晉《玉芙蓉·雨窗小詠》
林間鬆韻,石上泉聲,靜裏聽來,識天地自然鳴佩。
——明·洪應明《菜根譚·概論》
茅窗外,忽聞犬吠雞鳴,恍似雲中世界;竹窗下,惟有蟬吟鵲噪,方知靜裏乾坤。
——明·陳繼儒《小窗幽記》
靜中念慮澄徹,見心之真體;閑中氣象從容,識心之真機;淡中意趣衝夷,得心之真味。
——明·洪應明《菜根譚》
風恬浪靜中,見人生之真境。味淡聲稀處,識心體之本然。
——明·洪應明《菜根譚》
竹籬下,忽聞犬吠雞鳴, 恍似雲中世界,芸窗中,雅聽蟬鳴鴉噪,方知靜裏乾坤。
——明·洪應明《菜根譚》
林間鬆韻,石上泉聲。靜裏聽來,識天地自然鳴佩。草際煙光、水心雲影,閑中觀去,見乾坤最妙文章。
——明·洪應明《菜根譚》
風花之瀟灑,雪月之空清,唯靜者為之主;水木之榮枯,竹石之消長,獨閑者操其權。
——明·洪應明《菜根譚》
綠雲當窗翻,清音滿廊廡。
——清·喬湜《芭蕉》
七、樓閣玲瓏五雲起,小廊回合曲闌斜
——中國古代樓閣窗闌的文學意境(480則)
20、樓(58則)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唐·白居易
朱樓映日重重晚,碧水含光灩灩長。 ——唐·趙嘏
綠外深深柳巷,紅間曲曲花樓。 ——宋·程垓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鳥斯革,如翬斯飛。
——《詩經·小雅·斯幹》
注:跂(qí)通“企”,踮起腳尖。翬(hui)有彩羽的山雞。這裏喻宮室形狀。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
——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
高樓一何峻 ! 苕苕峻而安。綺窗出塵冥,飛階躡雲端。
——晉·陸機《擬西北有高樓》
飛閣纓虹帶,曾台冒雲冠。
——晉·陸機《擬青青陵上柏》
鳳樓十二重,四戶八綺窗。
——南朝·宋·鮑照《代陳思王京洛篇》
複合重樓向浦開,秋風明月度江來。
——唐·王勃《寒夜懷友雜體二首》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唐·王維《滕王閣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