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氛氳婉轉人鬼情(1 / 2)

宛轉歌

月既明,西軒琴複清。寸心鬥酒爭芳夜,千秋萬歲同一情。歌宛轉,宛轉淒以哀。願為星與漢,光影共徘徊。

悲且傷,參差淚成行。低紅掩翠方無色,金徽玉軫為誰鏘。歌宛轉,宛轉情複悲。願為煙與霧,氛氳對容姿。

前世我錯過了你

錯過了不可知的命運

因而當靈魂飛離的刹那

我努力掙紮

努力清醒

我在黑暗的地底蜿蜒潛行

我蟄伏已久

直到聽到你奏響似曾相識的樂音

前世我錯過了你

此刻我翻越幽明與你共鳴

這兩首《宛轉歌》出自樂府,相傳為劉妙容所作。

據《續齊諧記》載:

晉有王敬伯者,會稽餘姚人。少好學,善鼓琴。年十八,仕於東宮,為衛佐。

休假還鄉,過吳,維舟中渚。

登亭望月,悵然有懷,乃倚琴歌《泫露》之詩。

俄聞戶外有嗟賞聲,見一女子,雅有容色,謂敬伯曰:“女郎悅君之琴,原共撫之。”敬伯許焉。

既而女郎至,姿質婉麗,綽有餘態,從以二少女,一則向先至者。

女郎乃撫琴揮弦,調韻哀雅,類今之登歌,曰:“古所謂《楚明君》也,唯嵇叔夜能為此聲,自茲已來,傳習數人而已。”

複鼓琴,歌《遲風》之詞,因歎息久之。

乃命大婢酌酒,小婢彈箜篌,作《宛轉歌》。

女郎脫頭上金釵,扣琴弦而和之,意韻繁諧,歌凡八曲。敬伯唯憶二曲。

將去,留錦臥具、繡香囊,並佩一雙,以遺敬伯。

敬伯報以牙火籠、玉琴軫。

女郎悵然不忍別,且曰:“深閨獨處,十有六年矣。邂逅旅館,盡平生之誌,蓋冥契,非人事也。”言竟便去。

敬伯船至虎牢戍,吳令劉惠明者,有愛女早世,舟中亡臥具,於敬伯船獲焉。

敬伯具以告,果於帳中得火籠、琴軫。

女郎名妙容,字雅華,大婢名春條,年二十許,小婢名桃枝,年十五,皆善彈箜篌及《宛轉歌》,相繼俱卒。

這個故事充滿了生前未能得誌,死後也要再三求取的執著。

晉人王敬伯,年方十八,擅長鼓琴,如同今日的快樂男聲,是個追逐音樂夢想的男孩,在一個名為“東宮”的club奏樂。

某日休假還鄉,經過吳地,停舟向晚,登亭望月,頓時生起思古之幽情,於是倚琴歌《泫露》之詩。

一場高山流水的故事再度上演。

王敬伯琴聲極雅,驚天地泣鬼神,因而引出了這隻鬼:劉妙容。

劉妙容真的是鬼,她是吳地縣令劉惠明之愛女,英年早逝。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劉的婢子春條、桃枝都是超女,皆善彈箜篌及《宛轉歌》,在小姐離世不久相繼而亡。故事裏最早出現的那名雅有容色的女子便是其一。

想來主仆三人陰間寂寞,終日便撫琴度日,倒也佳妙。

但,這還不夠。

劉妙容青春喪命,走得太早,猶如剛剛生出的柔荑,才迎來了第一陣春風,甚至還來不及展開生命中一段奇妙的愛情便凋亡了。

“嚶其鳴也,求其友聲”,琴者,總想用聲音喚醒相惜的心靈。

生而不得,死了也要穿越陰陽尋找。

這夜,在陰間百無聊賴的劉妙容奏響了最後一個音符,打發了婢子,正以手蹙額望著人世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