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鋼鐵廠,始建於1958年,是我國鋼鐵工業第二個五年計劃安排的18羅漢(小型鋼鐵廠)項目之一,是廣東省、廣州市的骨幹鋼鐵企業。
廣鋼在改革開放十多年來各方麵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該廠在每個重大的轉變時期,首先抓住企業發展戰略的研究,充分發揮廠內、外專家的作用,進行調查研究、谘詢、論證,集思廣益,在此基礎上做出決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廣鋼發展戰略的形成
廣州鋼鐵廠最早提出改革與發展戰略目標構想,是在1988年初。
廣州鋼鐵廠建立後曾經曆過“幾上幾下”,企業發展舉步維艱,鋼產量上不去,長期處於嚴重虧損,這種困境直到改革開放後才開始擺脫。1980年廣鋼實行“財政包幹”,出現了轉機,一舉實現扭虧為盈,當年實現利潤38萬元。到1987年產鋼水平已達33萬噸,實現利潤穩定在4000萬元以上。
可以說,這8年廣州鋼鐵廠改革、承包成績很大,初步搞活了企業。但是,束縛、困擾廣鋼的一些難題並沒有徹底解決,主要表現為:①進行技術改造所需的資金困難。②長期以來,企業向“小而全”、“大而全”發展,企業辦社會,人員過多,企業負擔重。③企業規模經濟效益難於提高,長此下去,就連養活自己也很困難。
麵對上述三大難題,廣州鋼鐵廠的領導認為:靠常規走路或維持簡單再生產是無法解決問題的,要從長計議,找到企業的戰略方向和出路,以加快改革求得發展。為此,1988年初專門舉行廣“萬人獻計獻策立功競賽活動”,發動全廠職工每人為廣鋼的發展與進步提一條合理化建議;同時召開了有中層以上幹部、中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的“廣鋼發展戰略研討會”。此後又多次舉行了廠內、外專家參加的專題研討會,圍繞廣鋼的發展戰略進行研討,提建議。大家對企業內外環境和優劣勢進行了全麵分折論證,形成共識,一致認為:廣鋼位於廣州這個大都市,鋼鐵生產發展受占地麵積和環保限製,發展鋼鐵規模經濟雖然是廣鋼的弱項,但廣鋼有地理優勢、技術優勢。要解放思想,揚長避短,尤其是要充分利用位於廣州鄰港濱的優越經濟地理條件,不失時機地、大膽地發展外向型經濟,積極與外資合作經營,以鋼鐵為主,多種經營,實行“三跨兩結合”,把承包製引向股份製,進而建立企業集團,以謀求廣州鋼鐵廠發展的新路子。在研究“八五”和90年代發展計劃時,初步確立了一個把廣鋼發展成為“以鋼鐵工業產品為主,工貿結合、外向型、多層次的企業集團”的戰略構想。
二、廣鋼發展戰略的實施及其成果
廣州鋼鐵廠的目標構想形成後不久,企業的領導者就主動、果敢地做出了一項重大戰略決策一一實行中外合資經營。
1988年10月,經過約半年時間的協商努力,在省、市幫助支持下.廣州鋼鐵廠與廣東省府派出的在香港登記注冊的公司一一粵海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決定合資經營,成立廣州鋼鐵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6億美元,其中廣州鋼鐵廠以其鋼鐵生產主體部分的全部廠房、設備、土地使用費及管理、技術、人才等無形資產作價轉入合資企業,占70%的股份;香港粵海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出資占30%股份。
當時廣鋼這種做法是獨特的,也是有風險的。此舉在全國國有大中型鋼鐵企業中屬第一家,有人認為這是和“假洋鬼子”搞合資.表示不理解。對一些特殊、靈活處理措施,也“保密”了二段時間,擔心引起非議。
中外合資為廣鋼的發展帶來了一係列特殊效應:首先,它帶來了外資。粵海公司注入外資4800萬美元,這為廣鋼加快技改和引進先進技術起到關鍵作用。一些重點技改項目,如屬全國第一座的40噸超高功率電爐,分別配套電爐和轉爐的連鑄機,高爐擴容改造等工程已先後投入生產,使生產能力大增。1993年鋼產量超過60萬噸,4年間每年增產鋼5萬多噸,這種增幅是過去從未有的。目前耗資數億元的年產40萬噸鋼材的新小型連續軋鋼廠及大製機、二期電站等重點引進工程或完工投產或將在年內投產。到1995年將形成80萬噸規模的設備生產能力。
其次,它促進了企業向外向型轉變,提高了企業的應變能力。合資後廣鋼取得了出口指標。為此企業狠抓了質量管理,按國際標準生產,並獲得香港有關當局的質量認可。現在每年出口鋼材幾萬噸,創彙超千萬美元。同時還組織了企業緊缺的原材料、備件等的進口業務。進出口貿易已成為廣鋼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
第三,它促進了企業轉換經營機製,加快向股份製、集團化發展。合資後廣鋼全麵進入國內外市場,經營觀念得以更新。廣州鋼鐵有限公司按中外合資企業法規定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製,11位董事中有7位由廣州鋼鐵廠派任,而且董事長和總經理、副總經理都由廣州鋼鐵廠領導擔任。1993年廣州鋼鐵有限公司又正式改組為廣州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吸收了內部職工參股,成立了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等組織,向公司製度邁進了一步。與此同時,積極發展了廣州鋼鐵廠控股經營的獨立法人公司和資金、技術、產品、市場等為聯係紐帶的合資、合營、合作企業。合資前廣州鋼鐵廠全資開辦有7家獨立法人公司,經過幾年的開發,現在都已達到中小型企業規模,擁用資產幾百萬到數千萬元,年營業收入幾百萬到近億元不等。其中,屬集體所有製企業7家,即廣鋼綜合實業公司,廣鋼輔助廠等;屬國有製企業4家,即廣鋼經濟技術開發司,廣鋼物資經銷公司,廣鋼現代環境裝飾公司,廣鋼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