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女兒在複旦附中兩年半的學習生涯(2 / 3)

在Y老師的教導下,女兒在化學學習中取得長足的進步畢業

在複旦附中讀書的兩年半期間,在Y老師的教導下,女兒在化學學習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前麵我故意用女兒的留學生涯作為標題一樣,這裏我黑體字標出在Y老師的教導下是強調,女兒所以能在化學學習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完全是Y老師教導的結果,特別是Y老師人格魅力的教育結果。

我也是後來聽女兒說了才知道的。女兒在1994年3月27日參加上海市“東華杯”中學生化學競賽榮獲一等獎實際上是個人第二名。女兒在1994年5月參加1994年上海市高二年級“英雄杯”化學競賽榮獲二等獎實際上是個人第三名。女兒在1995年1月參加的1994年度上海市奧林匹克化學競賽暨上海市化學競賽,榮獲二等獎實際上是在參加全國為參加世界奧林匹克化學競賽的選拔人材的選拔賽。

女兒在化學方麵的變化完全是可以用天翻地複這個詞形容的。在這短短的兩年半期間,Y老師以其一個人的綿薄之力,使得我女兒這樣的碌碌無為的人的潛力得以挖掘,進而成為參加選拔的化學人材。這是化腐朽為神奇,非人格魅力是辦不到的。決非持井底之蛙看法的吾輩所能想像的。作為家長的我在為女兒慶幸遇到這樣的好老師的同時,衷心祝願Y老師身體好,和能夠為中國的化學事業多培養出幾個學生。

飯桌上的信息

根據上海市教育局的規定,複旦附中肩負著從上海向國家輸送物理和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人材的任務。相應地,上海市教育局允許複旦附中等三所附屬中學在上海市一級和國家一級的物理和化學競賽獲獎者中優先招生和錄取。

作為一個中國頂尖大學的附屬中學,它還肩負著為複旦大學輸送各方麵人材的任務。因此,兼容並蓄成為大學附中當然的校策。處理好這二者之間的關係也是大學附中校長份內的事情。所以複旦大學派出強大的師資支持附中。大學裏的物理和化學教授輪番地給理科班參加物理競賽和化學競賽的學生進行輔導和上課。

星期六和星期日吃飯的時候,是我們家最熱鬧的時間。用我妻子的話說,家裏充滿女兒喳喳的說話聲音。我總是笑著和妻子說,你總得給孩子發泄其精力的時候。平時我們各忙各的,聚在一起的時間少。星期六和星期日吃飯的時候,是我們好不容易有的聚在一起的時候,也是我們聽女兒說說她們學校裏發生的事情的好時候。你卻嫌她煩。

我說過,妻子的天賦是幹事幹練麻利。她三下五去二地很快就完成了她的吃飯任務,進廚房做她的事情去了。這時,飯桌上隻剩下女兒和我了。隻不過和我馱她上幼兒園進行一路的早期教育的場景剛好翻了個。那時,我講得唾沫橫飛,邊講邊編。她是聽得津津有神,頻頻提問。現在,她說得滔滔不絕,我聽得津津有味,頻頻提問。

就是在這飯桌上聽女兒說,複旦大學退休的化學係係主任給他們上課去了。複旦大學物理係教授給參加競賽的同學上課去了。不過,這些都是在飯桌上聽到的信息。大有你方唱罷我豋場的感覺。

對蘇步青教授的崇敬是我送女兒進入複旦附中的原因之一

蘇步青教授是複旦大學的有名望的數學教授。在我就讀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期間,蘇步青博士教授擔任複旦大學的校長。在上海交通大學的大禮堂,我還親耳聆聽過蘇步青博士校長對上海交通大學學子的殷切囑托。數學係是複旦大學的品牌係。

因為沒有做過蘇教授的入室弟子,有關蘇步青教授的嚴謹治學和嚴格管理的作風都是我閱讀報章雜誌和親耳所聞。是王家藩老師的嚴格訓練成就了我的今日。對於嚴格,我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我是抱著崇敬的心情來說蘇教授的嚴謹治學和嚴格管理的。

一次我去上海圖書館借書。我在等待取書時,見坐在我前麵的一個先生向一個站在送書窗口前的圖書館管理員走去。隻聽見那個圖書館管理員說,對不起,你要的雜誌我們這裏沒有。但是,你可以去複旦大學數學係資料室看一下。那裏的數學雜誌比這裏的全,權威性比這裏的高。這是我第一次聽說有關複旦大學數學係資料室的權威性。一下子,我頓悟出複旦大學數學係所以名氣響的原因之一了,即老師和學生能夠和世界接軌,不是井底之蛙。

第二次,我是直接聽在上海交通大學讀研究生的同班Sh同學親口講的.他是1965年畢業於複旦大學數學係。由於時間久遠,已記不起他為什麼會突然說起蘇步青教授。也許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對於他說的內容,我記得十分清楚。他說,在學生上課時,蘇步青教授可能隨時進入教室,坐在後麵聽課。如果老師有講得不對的地方,蘇步青教授可能會親自上講台給學生講課,而請那位老師站在黑板邊上,聽他是怎樣給學生上課的。

有這樣要求嚴格的領路人在那裏,那裏的老師哪位敢不芒刺在背似地努力呢?當然,前提是那位領路人自己必須是位有學問的,努力的,又敢嚴格管理的人。

有人可能會問,如果那位領路人的領導不同意進行嚴格管理怎麼辦?此人問得一點也不錯。社會是一個係統。既然是係統有問題,那就請了解係統的人解決。我隻能是就事論事。

請允許我回到蘇步青教授。正是他嚴謹治學和嚴格管理使得複旦大學數學係人材輩出。數學係成為複旦大學出中國科學院院土最多的係之一。

我衷心希望女兒能遇見像蘇步青教授這樣的大家和嚴師。為此,我把她送入複旦附中。我慶幸,在那裏,女兒遇見了她的領路人--Y老師。

女兒喜歡上了化學

不管我是喜歡還是不喜歡,女兒喜歡上了化學。雖然,我不知道女兒是什麼時候喜歡上化學的。現在回想起來,女兒還是有信息給我的。

女兒喜歡上了化學的第一個信號是,她在飯桌上談得最多的是教她們化學的Y老師。我現在知道,好的老師往往是崇敬他的學生的指路人。

女兒喜歡上化學的第二個信號,是她得最高名次的競賽是化學。在參加的各類競賽中,女兒參加最多的競賽是數學競賽;在參加的各類競賽中,女兒得獎次數最多的也是數學競賽。基本上是,參加一次就得一次獎。不過,在各類競賽中,雖然她參加的化學競賽隻有四次,(分別是1993年5月2日:1993年上海市高一“新星杯“化學競賽二等獎,1994年3月27日:上海市“東華杯”中學生化學競賽一等獎,1994年5月:1994年上海市高二年級“英雄杯”化學競賽二等獎,和1995年1月:1994年度上海市奧林匹克化學競賽暨上海市化學競賽二等獎。)但名次之高是曆次競賽所沒有的(在1994年3月27日:上海市“東華杯”中學生化學競賽一等獎,實際上是全上海個人第二名;1994年5月:1994年上海市高二年級“英雄杯”化學競賽二等獎,實際上是全上海個人第三名。)而1995年1月:1994年度上海市奧林匹克化學競賽暨上海市化學競賽二等獎的化學競賽實際上是全國性的選拔參加世界高中奧林匹克化學競賽人材的競賽。

我懂得,這是女兒的終身事業。我不能插嘴和置身其中。我唯有尊重她的選擇。我隻能站在邊上,冷眼旁觀。在她來征求我的意見時,我再說我的想法。結果她在基地班結束,選擇生物化學專業時也沒有征求我的意見。我心裏確實有些不快。我覺得,她沒有尊重我這個爸爸。盡管,做爸爸的我盡心盡力地在培養她,但她卻視而不見地對待我。這是我心中無言的痛,我永遠的痛。

她是理科班女同學中最聰明的

複旦附中理科班是住校的,是有晚自修的。在晚自修期間,複旦大學的數理化老師有時會去輔導理科班參加數理化競賽的學生。這是我送女兒進複旦附中的目的之一,即複旦附中有好的老師資源。女兒在那裏可以接觸名師。這也是我的教育理念之一,即高質量的師資是人成材的重要保障。名師出高徒嗎!

因為我家離複旦附中很近。步行半個小時,騎車隻要十分鍾左右。所以,女兒是每天走讀的。我們當時的主要考慮是讓女兒有一個好的休息環境,逼著她每天走路鍛煉身體,以及她可以在家時用個人計算機。複旦附中在這點上很開明。當我把我的想法和複旦附中的C校長進行溝通後。他二話不說,立即就同意我女兒走讀。

每天晚上九點,晚自修結束。我會在複旦附中門口準時等著女兒,然後用自行車馱她回家。

一次,我在去複旦附中的路上遇見理科班第一任班主任Q老師。當時,她是複旦附中的教導主任。我想,這是了解女兒智力水平的好機會。(因為這也是我的教育理念之一,即了解孩子的智力,做到既不放任自流,也不拔苗助長。)

打過招呼後,我問Q老師,女兒在理科班裏的名次。Q老師在略做思考後,回答道,她是理科班女同學中最聰明的。但當我問她,如果包括男同學在內,女兒在理科班裏的名次時,Q老師沒有回答我。可能是她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也可能她需要在計算後才能準確地回答我。我認為女兒的總體成績應該在全班的六,七名。她的英文應該是第一名,她的化學應該在全班的前三名,她的數學應該在全班的前十名之列,她的物理應該是在數理化三門課中最弱的,應該列在10到15名左右。而語文則是她所有功課中最差的。我很難估算出她的名次。我不想自吹自擂,我心甘情願作這保守的估計。

你給我們送來了一個好學生

一天下午,在複旦大學的門口附近,我遇見了複旦附中的C校長。(在複旦附中理科班招生時,C是副校長。就在理科班招生後不久,C就被扶正了。)和C校長隻見過幾次麵的我正在犯疑怎麼跟他打招呼時,他卻一眼認出了我,並主動地和我打招呼。說,你給我們送去了一個好學生。我高興地回應了他,騎著車走了。

在自行車上,我感到了一絲甜意。一是,我折服C校長的驚人記憶力。一個附中的校長,日理萬機。在時隔一年左右,還記得一個理科班學生的家長的我。二是,為女兒感到高興。今天,C校長能記住我完全是因為他記住了我女兒。而他所以能記住我女兒,完全是靠女兒在理科班取得的成績留給他的印象。

當然,我還有高興的理由。從C校長和Q老師這二方麵得到的信息都在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女兒已經在強手如林的理科班裏站住了腳跟。

我要掙錢。為了給妻子一個舒適的生活。為了給女兒創造一個好的前景。我一刻也沒有忘記在美國地作出的三個重要決定。我已經靠自己的勞動為妻子創造了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現在,該為女兒的前途努把力了。

我辦班。我寫書。我創收。目的就一個,為女兒的好前途積累財富。盡管辛苦,我樂在其中。我樂在女兒繼承了我的聰明而有人見人愛的才智。我樂在我正在做一件我值得做的事情。

複旦大學數學研究所的老師給理科班的學生上輔導課

複旦附中理科班學生的最大來源來自於黃浦區的格致中學和建平中學,以及閘北區的師大一附中。格致中學是一個以數學見長的老牌名校。是Q老師的母校。因此,它的學生主要是數學競賽的獲獎者而不是物理化學競賽的獲獎者。我女兒也屬於這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