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詩歌(7)(1 / 2)

《吳歈萃雅》,蘇州周之標選編,刊於萬曆年間。他既是文人,又是書籍商,還出版過《珊瑚集》、《殘唐五代史》等書,都屬蘇州插圖。此書插圖16幅,采用雙麵對聯,橫幅大圖版式。此書選曲要求“情真境真”,此書插圖也是如此,描繪精細,意境幽雅,吳音軟語,情意纏綿,生活氣息很濃,完全是吳派山水畫風,是典型的蘇州插圖。此插圖構圖或圈而又破,若紅杏出牆(例如“梅花窗外冷相看”、“青樓佳遇”等);或人放四角,中央空白(例如“送別”、“曉妝”等);很有特色,藝術水平很高,可惜畫家沒有留下姓名。刻工章鏞也是蘇州人。

《筆花樓新聲》,萬曆蘇州顧正誼編輯,畫圖,刊於萬曆23年(1596年,16世紀末),應屬萬曆蘇州插圖,采用單麵豎幅版式(明曲插圖大多是雙麵對聯,橫幅大圖版式,單麵豎幅版式很少)。顧正誼是蘇州著名畫家、詩人、出版家,擅長山水畫,學元四家,屬吳派中的華亭派。出版過自撰散曲、詩歌《筆花樓新聲》、《百詠圖譜》等書,插圖也是他自己畫的。其畫構圖飽滿,或四麵包圍,封堵嚴密,或有開有合,網開一麵,描繪細密,但實中有虛,有如“天窗”、“氣孔”,畫眼空靈,引人注目,這一點很有特色,不同凡響。

以上幾本蘇州萬曆散曲插圖屬蘇州早期詩歌插圖,極為罕見,可見其珍貴。這些插圖都是以人為主,人物、景物互相配合,旗鼓相當,勢均力敵,不像萬曆前期(16世紀末)人大於景,也不像明末景大於人。萬曆散曲插圖多畫閨閣庭院,多為近景,描繪精細,吳儂軟語,情意纏綿,情景交融,意境幽雅,充滿著詩情畫意。蘇州插圖明末繁榮,影響各地,大多是小說、戲曲插圖,明曲插圖就更少了。明末天啟崇禎,散曲插圖繼續發展,更加成熟。

《太霞新奏》,蘇州馮夢龍選編,刊於天啟年間(1621年-1627年),插圖采用雙麵對聯,橫幅大圖版式,當屬明末蘇州插圖。馮夢龍是明末著名文學家、出版家,編寫過、出版過不少小說、戲曲圖書,都屬明末蘇州插圖。此書選曲多為吳江派散曲,插圖也是蘇州風情。此插圖采用俯瞰構圖,人小景大,畫麵開闊,自下而上分層,虛實相間,層層推遠,顯得層次豐富,這也是蘇州插圖的特點。

最後再介紹一下科技插圖,筆者多次提到蘇州人務實,注重生活、生產,自然也就注重出版科技圖書,明代四大科技名著之一的《農政全書》就屬蘇州圖書。

《農政全書》是明代農學最偉大的著作。作者徐光啟(1562年-1633年)是上海人,曾任明末宰相,是明代傑出的科學家,早年從利馬竇等學習西方近代科學,是中國最早介紹西方科學的人之一,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的先驅者。他一生翻譯、著述頗豐,廣泛涉及農學、曆書、兵書、數學等多種實用學科。《農政全書》是中國古代農學的集大成,全書60卷,分12章(門),即農本、田製、農事、水利、農器、樹藝、蠶桑、蠶桑廣類、種植、牧養、製造、荒政等,強調以農為本,博采曆代農書,係統整理,科學分類,調查研究,一一驗證,發表了很多精辟見解,尤其是吸收了當時先進的西洋水利(“泰西水法”),將中國農學推向新的高峰。可惜此書他生前還未寫完,後由他的學生陳子龍等整理出版。陳子龍是鬆江華亭人,見官場腐敗,回鄉刻書,明末抗清,活躍於鬆江、太湖,最後死於蘇州。《農政全書》崇禎12年(1639年)陳子龍平露堂刊行,平露堂在鬆江華亭,鬆江華亭古屬吳地,明時屬蘇鬆太道,圖書當屬明末蘇州圖書。此書插圖整個看上去,一目了然,再看細部,非常精確,非常實用,是我們今天研究明代農業科技的可靠的形象資料。此插圖,尤其是農具部分的插圖,大多是采用元代王楨《農書》中的插圖,但是有增減改動,尤其是人物農事部分,大多是明代重新創作的。若將兩書插圖互相比較,畫麵相似,細部不同,《農書》插圖簡樸,《農政全書》插圖細致,二者畫風迥異,反映出元明、北南的差異。此外《農政全書》有些插圖還參考了萬曆金陵刊本《三才圖會》插圖。

總之此插圖寫實生動,描繪精細,準確清楚,主次分明,很有趣味,富有裝飾性和生活氣息,在明末蘇州插圖中很有特色。

蘇州出版的農業圖書除《農政全書》外,還有《便民圖纂》。作者鄺璠(1465年-1505年)是河北任丘人,弘治年間在江蘇吳縣做官,有善政。此書主要記述太湖地區農業生產、生活習俗,以種水稻為主,養蠶桑為輔,全書寫了農業技術(包括耕、織、林、牧等業)、食品加工、醫藥衛生、生活常識、生活用品(還包括書畫)、氣象觀測、占卜等。此書為蘇州府刊本,描繪吳俗,吟誦吳歌。插圖當屬蘇州早期插圖,共有31圖,其中男耕15圖,女織16圖。據鄭振鐸先生考證此插圖大部分參考了南宋樓儔的《耕織圖》(鄭振鐸《漫步書林》)。宋本《耕織圖》現已不存,明代天順6年(1462年)曾翻刻過宋本,(現藏日本),兩相對照,確實是這樣,《便民圖篡》插圖將原來《耕織圖》雙麵對聯的橫幅大圖改為單麵正方形畫麵。此插圖男耕圖多畫室外,草木披拂;女織圖多畫室內,花磚鋪地。整個看上去,平易近人,輕鬆瀟灑,生活氣息很濃,例如《田家樂》、《祀謝》、《織機》、《攀花》等圖就生動有趣,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