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立威造勢,控製有法——職場“控人術”(2 / 3)

所謂恩威並施,就是恩惠和懲罰這兩手政策並行使用,古今中外的政治家、統治者,大多會使用這軟、硬兩手策略。你臣服於我,就施以恩惠,同時又以武力和懲罰對付叛逆行為。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傑出的皇帝,很善於處理君臣關係,恩威並施,雙管齊下。

李靖,原名藥師,雍州三原人。出身官宦世家,隋朝大業末年,曾任馬邑丞。唐高祖兵入長安時,將李靖擒獲,欲斬之,而秦王李世民求情,高祖遂赦李靖,從此李靖加入唐將行列。

貞觀四年,李靖破突厥頡利可汗牙帳,因所率部隊紀律一時鬆弛,致使突厥珍物,被官兵虜掠殆盡。

禦史大夫蕭禹彈劾李靖,劾請交付法律部門推勘審理,唐太宗予以特赦,不加彈劾。等到李靖進見,太宗則大加責備,李靖磕頭謝罪。過了很久,太宗才說:“隋朝時史萬歲打敗達頭可汗,而隋文帝卻有功不賞,反而因其他小罪將其斬首。朕則不這樣處理,記錄下你的功勞,赦免你的過錯。”於是,加封李靖為左光祿大夫,賜給絹一千匹,所封食邑連同以前的共五百戶。不久,太宗對李靖說:“以前有人說你的壞話,現今朕已醒悟,你不必掛在心上。”又賜給絹二千匹。

李世民駕馭功臣手段便是恩威並用。他並沒有像李淵那樣對李靖動過殺機,隻是想通過別人對李靖的彈劾,稍稍警告一下李靖。唐太宗很聰明,他知道對卓爾不群的李靖該怎麼收,應如何放,拿捏得恰如其分。所以李靖才會心甘情願地幫助唐太宗去打天下。

恩德武威同時並用,是古來將帥、君王所重視的統禦謀略之一。《孫子兵法·地形篇》雲:“視士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孫武認為,統禦部卒,必須用恩威並施之謀。

恩威並施的兩手策略,應用範圍很廣。用美國人的話來說,就是“胡蘿卜加大棒”。

日本企業家鬆下幸之助認為,經營者對於部下,應是慈母的手緊握鍾馗的利劍,平日裏關懷備至,犯錯誤時嚴加懲誡,恩威並施,寬嚴相濟,如此才能成功統禦。

慈母的手,慈母的心,是每一個經營者都應該有的。對於自己的部屬和員工,要維護和關愛。因為,他們是你的同路人,甚至是你的依靠。而且,也隻有如此,才能團結他們,達到目標。

但是,同時還必須嚴厲。這種嚴厲基於人類的基本特性而來。鬆下認為,有些人不需要別人的監督和責罵,就能自覺自發地做好工作,不出差錯。但是大多數的人都是好逸惡勞,喜歡挑輕鬆的工作,揀便宜的事情,隻有別人在後頭隨時督促,給他壓力,才會謹慎做事的。對於這種人,就隻能是嚴加管教,一刻不放鬆了。

鬆下認為,經營者在管理上寬嚴得體是十分要緊的。尤其是在原則和條規麵前,更應該分毫不讓,嚴厲無比;對於那些違犯了條規的,就應該舉起鍾馗劍,狠狠砍下,絕不姑息。

索尼公司是靠生產電子產品起家的,隨身聽是該公司的重要產品。一次,公司的一家分廠的產品出了問題,這家工廠的產品是銷售到東南亞的,總公司不斷收到來自東南亞的投訴。後來經過調查,發現原來是這種隨身聽的包裝上出了些問題,並不影響內在質量,分廠立即更換了包裝,解決了問題。可是盛田昭夫仍然不依不饒。

這位廠長被叫到公司的董事會議上,要求對這一錯誤作陳訴。在會議上,盛田昭夫對其進行了嚴厲的批評,要求全公司以此為戒。廠長在索尼公司幹了幾十年,第一次在眾人麵前受到如此嚴厲的批評,難堪尷尬之餘,禁不住痛哭失聲。盛田昭夫的盛怒讓其他董事都感覺得太過分了。

會後,廠長懨懨地步出會議室,正考慮著準備提前退休。可是董事長的秘書走過來,盛情邀請他一塊兒去喝酒,廠長哪裏還有這樣的心思,無奈秘書幾近強拉硬扯,兩人走進一家酒吧。廠長問:“我現在是被總公司拋棄的人,你怎麼還這樣看得起我。”這位秘書說:“董事長一點也沒有忘記你為公司作的貢獻,今天的事情也是出於無奈。會後,他害怕你為這事傷心,特地讓我請你喝酒。”

接著秘書又說了一些安慰的話,廠長極端不平衡的心態開始緩和一些。喝完酒,秘書陪著這位廠長回到家。剛進家門,妻子迎了上來對丈夫說:“你真是受總公司重視的人!”

廠長聽了感覺非常奇怪,難道妻子也來諷刺自己。這時,妻子拿來一束鮮花和一封賀卡說:“今天是我們結婚20周年的紀念日子,你也忘記了。”在日本,員工拚命為公司幹活,像妻子的生日以及結婚紀念日這樣的事情,通常都是不足為道的事。

廠長說:“可是這跟我們總公司又有什麼關係?”原來,索尼公司的人事機關對職員的生日、結婚紀念日這樣的事情都有記錄,每當遇到這樣的日子,公司都會為員工準備一些鮮花禮品。隻不過今年有些特別,這束鮮花是盛田昭夫特意訂購的,並附上了一張他親手寫的賀卡,勉勵這位廠長繼續為公司竭盡全力。

盛田昭夫不愧是恩威並重的老手,為了總公司的利益,他不能有絲毫的寬貸,但考慮到這位廠長是老員工,而且在生產經營上確實是一把好手,為了不徹底打擊他,又采用這樣的方式表達一定的歉意。盛田昭夫經常使用這樣的方式,索尼公司的許多人把這稱之為“鮮花療法”。

無論用人或訓練人才,都要做到寬嚴得體,才能駕馭好下屬,有效發揮他們的才能。

四、適當表現自己的“身份”

平易近人確是一個好的領導者應該具備的工作品質,但是,適時牢記自己的“領導身份”,也是一個領導者獲得成功的必須手段。特別是領導者跟下屬在一起時,就要適當表現自己的“領導身份”。

領導在工作中要善於觀察下屬,說話應考慮下屬的特點,不然很容易造成上下級關係僵持,工作難以順利進行。不要覺得自己身為領導,就要下屬們看你的臉色行事。忽視下屬的情緒和感受,勉強讓他們做並非是他們心甘情願做的工作,那樣的話,最後受挫折的將是領導自己。

領導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語言表達藝術的重要性。它不僅是領導者能力、人格、素質的外化表現,而且是達到工作目標的重要手段,同時還是領導者影響力大小的一個重要方麵。領導者要使自己的語言表達起到吸引人、折服人、教育人、感召人、激勵人、影響人的作用,就必須善於研究語言藝術,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這對一個領導者來說,並非是過分的要求,而是做好領導工作必備的一項基本功。

作為領導跟下屬在一起時,要適當表現自己的“身份”。在辦公室裏與下屬相處,別人應該一眼就能瞧出,誰是下屬,誰是領導。如果你不能表現出這一點,給人的印象就可能正好相反,那麼,你這個領導就是失敗的。

領導雖然不必過於矜持,但起碼要讓你的下屬意識到,你是領導。這樣,即便是活潑、輕佻的下屬也不至於在工作時拍你的肩膀,或拿你的缺點肆意開玩笑。他在你麵前會小心謹慎,看你的臉色行事,當你們一起離開辦公室時,他會恭恭敬敬地把門打開,讓你先行。

領導要保持自己的威嚴,在無形中造成下屬對你的尊敬之意,會為你的工作開展創造條件,下屬會尊重你的意見,當他們執行任務有困難時會與你商量,而不會自作主張,自行其是。

領導要注意自己的講話方式。在辦公室裏跟下屬講話,一般來講要保持親切自然的態度,不能讓下屬過於緊張,以便更好地讓對方領會自己的意思。但是在公開場合講話,譬如,在麵對許多員工進行演講,作報告時,就要威嚴有力,有震懾力。

但不管在哪種情況下,領導講話都要一是一,二是二,堅定果斷,切忌含糊不清。

跟下屬交談,即便下屬處於主動方,領導聽取對方談話也切忌唯唯諾諾,被對方左右。如果對方意見與自己意見相左,可以明確給予否定,如果意識到下屬意見確實對團隊有利的話,也不要急於表態。

多思考、少說話,也可以以“讓我仔細考慮一下”或“容我們研究、商量一下”來結束談話,這樣,在回去之後,下屬不會沾沾自喜,而會更加謹慎,領導也可以利用時間從容仔細考慮是取是舍,這在無形中增加了領導的權威,這比草率做出決定要好得多。

行為是無聲的語言。很多下屬與領導直接交談、交往的機會不是很多,他們了解你往往是遠遠地看到你的一舉一動,或通過其他一些材料。下屬會根據每一個較小的事情來判斷你。

當你顯示自己的身份時,你是將辦公室的門敞開還是緊閉,當你走出辦公室如何與下屬打招呼,你如何接聽電話,如何回複來信等,每一個細節都會在下屬的腦中留下記憶,每一個細節都是向下屬們傳遞了你自身的一份信息。

五、學會動“刀子”

獎勵相對應的懲罰措施幾乎每個公司都有一套,但是效果卻是千差萬別。如何正確地認識懲罰管理?怎樣的懲罰管理才能獲得最好的效益?這是很多管理者都感到困惑的問題。

如果老板給你加薪100元,你會很高興不久,你的薪水又被老板降掉了100元,雖然你的收入與以前相比沒有變化,可這個時候你隻剩下對老板的“仇視”。

一句話——你丟掉10元錢所帶來的不愉快感受要比撿到10元錢所帶來的愉悅感受強烈得多。

2002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卡尼曼通過心理學研究發現了人類決策的不確定性,即人類的決定常常與根據標準的經濟理論做出的預測大相徑庭。他斷言:在可以計算的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對所損失東西的價值估計,比得到相同價值時的估價高出兩倍。而且,當所得比預期多時,人們會很高興而當失去的比預期多時,就會非常憤怒痛苦。關鍵在於這兩種情緒是不對稱的,人們在失去某物時憤怒痛苦的程度遠遠超過得到某物時高興的程度。

對人心的揣摩,完全可以運用於經濟生活的現實當中。在薪酬獎懲製度中,如果想對人形成強烈的刺激,那麼采用處罰的辦法要比獎勵的辦法更見效以升職、加薪等獎勵的辦法來達到刺激員工的目的,效果其實並不見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