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3 / 3)

誠心恭維,不僅僅是嘴上抹蜜、天天對著上司諂媚那樣簡單,但在辦公室裏,有些人的“讚美”總讓人感到不快。他們總像戴著一張麵具,不分場合和時間,奉承他遇到的每一個人,恭維每一個他能恭維的人,遇到上級人員就猛拍馬屁,他們認為向上司大獻殷勤就能輕而易舉地得到提升,不愧為有名的“馬屁精”。須知,真正會拍馬屁的人是含蓄地奉承,表達方式合理合情。奉承並不是要讓你不分場合地亂拍一氣,成功的奉承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技巧。要能精確掌握拍馬屁的火候,知道什麼該拍,什麼時候不該拍,還要拍得恰到好處,拍得不露痕跡,拍得讓人舒服,拍得受用。說到底,這些都要有一張金剛鑽都鑽不透的厚臉皮。

學會恭維,恰到好處的、把握分寸的、並且不失時機的說人家的好處、吹人家的長處、拍人家的馬屁,無論在現實上還是網絡上,提醒自己給你的交往對象盡可能多的恭維。無論你骨子裏是謙恭的還是驕傲的,真心的讚美,誠心的恭維都會為你帶來快樂和機會,也為別人帶來快樂和機會。

三、吹捧對方,抬高自己

人性的弱點決定了人是最經不住恭維的動物。對上級來說也是如此,你求他辦事兒,恭維他是理所當然的。你恭維了他,他也會反過來重視你,得到恭維的人是不會放著對方的難題不管的。

在這個社會上,會說恭維話的人,肯定比較吃香,辦事兒順利也就順理成章了。當一個人聽到別人的恭維話時,心中總是非常高興,臉上堆滿笑容,口裏連說:“哪裏,我沒那麼好,你真是很會講話!”即使事後回想,明知對方所講的是恭維話,卻還是沒法抹去心中的那份喜悅。

因為,愛聽恭維話是人的天性,虛榮心是人性的弱點。當你聽到對方的吹捧和讚揚時,心中會產生一種莫大的優越感和滿足感,自然也就會高高興興地聽從對方的建議。

相信誰都有買衣服的經曆,在你試衣時,肯定會受到賣主的恭維:“啊,真漂亮!穿起來非常合身,樸素、大方、有風度。你比以前年輕了好幾歲。”

本來你是不想買那件衣服的,卻買回來了。

第二天,你神氣起來,可是穿了不到2小時,某條縫線斷了,裂開了一個洞。此時,你才曉得,是商家的恭維使你上了當。

要想在辦事兒時求人順利,首先就要澄清自我的主觀意識,盡快地養成隨時都能恭維別人的習慣。當恭維別人已經變成你的習慣時,你辦事的能力就會相應提高。

要想求領導辦事,就必須掌握會說恭維話這一條。會說話同辦事兒是相輔相成的。話說得好聽,說得到位,領導便易於接受你提出的條件和要求,否則即便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也很容易辦砸,所以要學會說恭維的話,就必須學會順情說好話。順情說好話一般叫作讚美或者頌揚,世俗的說法即是阿諛奉承和溜須拍馬之類。要想把事情辦成功,總得撿對方愛聽的話說,才有利於解決事情。所以,要學會說讚美的話。

幾乎任何人都愛慕虛榮,其特點往往是他們覺得做沒有多大把握的事情時,極樂意看到自己在這些沒什麼把握的事情上表現不凡,獲得別人的稱讚。當你對他們這些沒把握的事情中的任何一樁加以頌揚時,都會發生你所預期的功效。

恭維不等於奉承,欣賞不等於諂媚。恭維與欣賞領導的某個特點,意味著肯定這個特點。隻要是優點、是長處,對集體有利,你就可以毫無顧忌地表達你的讚美之情。領導也需要從別人的評價中,了解自己的成就以及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當受到稱讚時,他的自尊心會得到滿足,並對稱讚者產生好感。你的聰明才智需要得到賞識,但在他麵前故意顯示自己,則不免有做作之嫌。領導會因此認為你是一個自大狂,恃才傲慢,盛氣淩人,而在心理上覺得難以相處,彼此間缺乏一種默契。

學會說恭維的話,當你托人辦事時,你將會領悟到其中的妙用。

不管是在生活中,工作中,吹捧都是一種潤滑油。吹捧之所以流行是因為社會存在地位等級。哪裏有等級,哪裏就有吹捧,因為吹捧是提高你地位的技巧。凡是有社會學家所稱的非對稱關係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著服從者企圖登上統治地位的情況,而有策略的吹捧是一條捷徑。

大家都知道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從小出身貧寒,少年時候就放牛,給有錢人家打工,還曾經為了能吃飽飯而出家為僧。但朱元璋胸有大誌,終於成就一代霸業。

當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他以前的窮夥伴聽說後,便來到京城,而朱元璋很想見見舊日的老朋友,可又怕他講出什麼不好聽的話。猶豫再三,總不能讓人說自己富貴了不念舊情吧,還是讓傳了進來。

那人一進大殿,即大禮下拜,高呼萬歲,說:“我主萬歲!當年微臣隨駕掃蕩蘆州府,打破罐州城。湯元帥在逃,拿住豆將軍,紅孩子當兵,多虧菜將軍。”

朱元璋聽他說得動聽含蓄,心裏很高興,回想起當年大家饑寒交迫時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情形,心情很激動,立即給這個夥伴金銀珠寶,還讓他在朝廷中做了大官。

另一個當年一塊放牛的夥伴聽說朋友在京城做了大官,便也找上門來了,見到朱元璋,他高興極了,生怕皇帝忘了自己,指手劃腳地在金殿上說道:“我主萬歲!你不記得嗎?那時候咱倆都給人家放牛,有一次我們在蘆葦蕩裏,把偷來的豆子放在瓦罐裏煮著吃,還沒等煮熟,大家就搶著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湯都潑在泥地裏,你隻顧從地下抓豆子吃,結果把紅草根卡在喉嚨裏,還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一把青菜吞下,才把那紅草帶下肚子裏。”當著文武百官的麵,真命天子朱元璋又氣又惱,在大臣麵前一點都不給自己留麵子,要知道他當上皇帝後,最煩的就是別人提以前的事,隻有喝令左右:“哪裏來的瘋子,來人,把他推出去斬首。”

這個被推去斬首的人,和第一個享受榮華寶貴的人來說,區別就在不懂得吹捧人的精妙之處。

吹捧是在俗世中要想生存乃至步步亨通所不能不掌握的一門關鍵技藝;他的重要性,甚至遠大於文憑乃至其他一切生存能力。古往今來,俗世中之“成功”者十有八九蓋精通此術。

吹捧是一門學問,是惠人悅己的“開心果”。一個聰明能幹的人若能掌握讚美的說話藝術,猶如在成功的路上如虎添翼、錦上添花。

總而言之,說話時,曉以利害是說服別人、達到目的的關鍵,“因敵製勝,應形於無窮”是說服中最高的心法。圍繞對方的心而談,以無窮的利害變化,讓對方認為你是在替他著想,而且你的想法能給他帶來很多利,他就會聽從你的建議。在不知不覺中,就容易受你影響從而接受你所說的話,以“黑”製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