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防職場“金枝欲孽”
1.剛剛認識就對你特別好的老同事,要提防
都說多個朋友多條路,又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剛進一個新單位人生地不熟,有個老大哥或者老大姐熱心地給你講解各種各樣的情況,當然是很溫暖的事情。然而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當然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一個人要是在很短時間內無緣無故地對你示好,你可就要當心了。
有個朋友第一天上班時,同一工作組的一位前輩就對她特別友善,中午主動和她一起吃飯,下班一塊兒回家,讓她好不感動。對於這位前輩交給她的工作她也努力完成。漸漸地她發現,凡是那位老同事覺得不好做的工作都塞給了她,當那位前輩的業績更上一層樓的時候,她卻因為忙於完成別人的工作,業務能力始終在原地踏步。
2.動不動就和你推心置腹的同事,要掌握說話分寸
很多人感歎出了校門之後找不到真正的友情,這是大實話。社會是個大染缸,在單位工作往往要與形形色色、品流複雜的人員共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參雜了功利因素,往往不那麼純粹。
大學時代一個同學,畢業之後離開家鄉到外地工作,寂寞孤單之下遇到一位推心置腹的同事,非常信任,一時衝動之下就把自己邊工作邊考研的人生規劃告訴了他。過了一個禮拜,這位同學就被老總委婉地勸退了。這位同學傷心之餘怒氣衝衝地去當初那位同事算賬,氣憤地說:你不是說你也要考研嗎?沒想那位同事眼皮也沒抬,幽幽地說:我不這樣說,你又怎麼會告訴我你的計劃?血的教訓再次告訴我們:單位是工作的地方,可以結識朋友,但不要幻想能認識知己。
3.向你大額借錢的人,要小心
之所以說要注意大額借錢的人,是因為筆者覺得同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有些小額的錢債往來,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大額借錢,就要小心了。很多同學在校園裏大碗酒大塊肉豪爽慣了,對於身邊人有困難都仗義疏財,進了單位也不例外。但是新人往往對單位的情況不明就裏,隨便借錢容易觸雷。
曾經有個朋友,剛進單位時巧遇同事結婚,甩手借給同事兩千大洋,沒想到有一天該同事無聲無息辦理了離職手續,兩千大洋也就就黃鶴一去杳無聲了。要知道在職場中,每個人最守口如瓶的事情,就是辭職,事先泄露風聲的人少之又少。當然追討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是天大地大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因此奉勸各位職場新人,熱心是好事,但是要掂量自己的承受能力,包括心理的經濟的。說實話,就算欠債的人沒有跑,人家買房子你租房子;人家結婚你單身,最要命的是他花的還是你的錢,你就隻能可憐巴巴找父母要生活費,心裏怎麼說也是不舒服的。
二、無“度”不丈夫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寬容,寬容不僅是給別人機會,更是為自己創造機會。你的下屬犯了較小的過失,應該給予指導,講清錯在哪兒,下次應該如何做。這是管理上的主要目的。
實際上,大多數人都有自我評價的能力,也許你的寬容與理解,會贏得下屬更多的付出與努力。
春秋時期,為了爭奪權位,在公子小白回齊國的路上,管仲拈弓搭箭,對準小白射去,公子小白裝死,以此躲過一劫最終當上了齊國國君,即齊桓公。他不計前嫌聽取了鮑叔牙推薦管仲的意見,有管仲幫著齊桓公整頓內政,開發富源,大開鐵礦,多製農具,後來齊國就越來越富強了。
在職場上,不要過於計較。美國心理專家威廉通過多年的研究,用事實證明,凡是對金錢利益和小事太能算計的人,實際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他們90%以上都患有心理疾病。這些人感覺痛苦的時間和深度也比不善於算計的人多了許多倍。換句話說,他們雖然會算計,但卻沒有好日子過。
職場上,有著許許多多類似的經曆。在朋友中,同事中,過去有過誤會和“有過節兒”的人,現在相處如何?把過去的事情忘掉,事情好辦得多,不忘掉,隻往一個路上走,複仇,報複,拆台,爭鬥,爭吵,隻能跑到一條死胡同,除了心裏上的一時滿足,還能得到什麼?換個角度,與人方便,與己方便,把誤解和過失說開,相互理解,化解矛盾,融洽相處,“多個朋友多條路”“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是不是你的道路更寬廣。
如何培養自己的“度”量呢?
1.敢容超過自己的人
容納比自己更強的人,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便是這一信條的實踐者。他對蘇軾的推舉便是一個例證。
相關史料記載,21歲時,蘇軾進京應試,適逢歐陽修任主考官。讀完蘇軾的文章,歐陽修立即為他的才氣所動,因怕是自己的學生曾鞏,才列為第二名。後來,歐陽修對人說“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讓他出一頭地!”
“老夫當避路,讓他一頭地”正是歐陽修寬闊胸襟的寫照。正是有了這種敢容的胸懷,歐陽修才扶植了曾鞏、“三蘇”、王安石等人,為北宋文壇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對企業領導者來說,培養、容納比自己更強的人才,企業的基業才能常青。
2.敢容有突出缺點的人
現實中,優點往往被忽略,缺點反而被強化,因此容納有突出缺點的人並非易事。
然而,春秋戰國時期的魏文侯便做到了,他對吳起的重用便是明證。吳起原為魯國的一員大將,因受猜疑投奔魏國。魏文侯問大臣李悝,“吳起何如人也?”李悝回答說,“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司馬穰苴是著名的軍事家。
魏文侯並沒有因為吳起的缺點而否定他,而是看到了其過人的軍事才能,很快就啟用吳起為大將。隨後,吳起便統帥一支魏軍,渡過黃河、猛攻秦軍,很快便攻克五城,實現初戰告捷。此後,也屢建奇功,為魏國的強盛立下了汗馬功勞。
對企業領導者來說,容下屬之短而用下屬之長,不僅獲取下屬的感激和忠誠,而且收獲下屬奮發圖強所做出的高業績。
3.敢容直言的人
曆史上以納諫著稱的,唐太宗為第一人。唐太宗的虛懷若穀,使得進諫如流。其中,僅魏征就先後進諫200多次。
一次,唐太宗從長安到洛陽,因對其用膳安排不周途中大發雷霆。魏征當麵批評太宗說:“隋煬帝就是因為常責怪百姓不獻食物,或者食物不精美,最後遭到百姓反對而滅亡。陛下應該從中吸取教訓!”像這樣的情況會經常發生,這雖然令唐太宗非常難堪,但他並不會因此而遷怒魏征。在他看來,魏征就是一麵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