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傑像往常一樣下班後回去睡覺,到半夜時聽到有人敲門,傑雖然覺得有些奇怪但還是開了門,隨後他得罪的那位主管和另外一位同事進來了。他們進門後並沒有直接坐下而是東找西找的像是在找什麼東西,結果在沒有找到什麼的情況下與傑東扯西拉的說了幾句話就走了。第二天傑才知道那天晚上是一個同事的生日,這位同事喜歡傑很久了,但傑一直隻把她當做一般的同事對待,而那位主管卻利用這個機會在吃飯的時候在那位同事的酒裏下了迷藥,吃完飯後回宿舍的時候就把她送到了傑的宿舍門口就走了。
這件事使傑非常生氣,而在傑的心裏已產生了不能留他的念頭。直到有一天傑抓到了他的把柄,而傑一位好朋友也早就看不慣那位主管的所作所為。於是傑就把那位主管的失誤告訴了他的朋友,他的朋友就把這件事寫成文字投進了公司的意見箱內。他們公司意見箱的鑰匙隻老板一個人有,幾天後老板就找傑的朋友問情況,傑的朋友把傑事先告訴他的事和那位主管設計害傑的事全盤托出,而那位主管沒過幾天就辦了離職的手續。
另一個案例:
一個姓陳的朋友原是一家國有企業的辦公室主任,對廠長忠心耿耿,被列入副廠長候選人。有一次他們廠長、副廠長陪同一位客戶到某飯店吃飯。飯局還沒有結束,副廠長便把陳叫出來,說為了拉住客戶,做好生意,給客人找個小姐服服務。既然領導安排了,陳也就辦理了。吃完飯,陳便讓客人到包間休息,不知就裏的客人把廠長也拉去包間了。他們進去沒說幾句話,兩位花枝招展的小姐就翩翩而進。不一會兒,警察過來掃黃,把廠長、客人和兩位小姐都帶走了,事情雖然是清白的,但廠長嫖娼被捉的消息還是不脛而走。事後,廠長暴跳如雷,免去了陳的辦公室主任職務,下放車間。
陳現在雖是個體老板,有不少錢,但那次事件永遠是他心中的疼,後來他才明白,副廠長對廠長有意見,他一不小心上了副廠長的當。副廠長借他“這把刀”和小姐“這把刀”毀了廠長的名譽,又借廠長“這把刀”免了陳的職務,鏟除了“異己”。現實職場中,“借刀殺人”的事不在少數,朋友陳的教訓是深刻的,所以一定要擦亮眼睛,千萬別介入別人的矛盾漩渦之中,否則,自己的事業就走了彎路。
五、興風作浪,坐收漁利
俗話說得好: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意思與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相近,誰都樂意做黃雀、漁翁一樣的第三者,隔得遠遠地坐山觀虎鬥,以看戲一般的鑒賞眼光來欣賞第一者和第二者你死我活的爭鬥,等戲演得差不多了,便順手牽羊似地將廝殺雙方收入囊中,然後高唱凱歌得勝回營。所謂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實際是說內部紛爭傾軋,為他人坐收漁利提供了條件和前提。反過來說,在對手內部製造內江,挑起矛盾,把水攪渾,便為坐收漁利創造了條件和前提。
戰國末年,燕國派著名將領樂毅攻打齊國。樂毅率軍攻入齊國境內,連克70餘座城池,勢如破竹,眼看齊國隻剩下莒和即墨兩城未被攻破。樂毅率燕軍乘勝追擊齊軍至齊都臨淄。齊湣王見都城臨淄孤城難守,遂率少數臣僚逃往莒城(今山東省莒縣)固守。樂毅用連續進攻,分路出擊的戰法,陷城奪地,攻入齊都臨淄後,盡收齊國珍寶、財物、祭器運往燕國。燕昭王大為欣喜,親自到濟水前來犒賞、宴饗士兵,為酬謝樂毅的功勞,將昌國(在今山東省淄川縣東南)城封給樂毅,號昌國君。
樂毅認為單靠武力,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民心不服,就是全部占領了齊國,也無法鞏固。所以他對莒城、即墨采取了圍而不攻的方針,對已攻占的地區實行減賦稅,廢苛政,尊重當地風俗習慣,保護齊國的固有文化,優待地方名流等收服人心的政策,欲從根本上瓦解齊國。
前278年,燕昭王死,太子樂資即位,稱燕惠王。燕惠王作太子時,就與樂毅有隙,所以當他即位以後,對樂毅用而不信。齊國大將田單探知此種情況,乘機進行反間,派人到燕國散布說;“除莒城和即墨兩處之外,齊國大片土地全在燕國軍隊手裏。樂毅能在短時攻下齊國70餘城,難道用幾年工夫還打不下莒城與即墨嗎?其實他是想用恩德收服齊人之心,為他叛燕自立做準備。”燕惠王本來就猜疑樂毅,聽了這些話信以為真,於是下令派騎劫為大將去齊接替樂毅。樂毅深知燕惠王收回他的兵權,意味著聽信謠言,欲加罪於自己。他認為“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決定拒絕回燕而西向去趙。趙惠王見樂毅歸趙,隆重地接待了他,並封他為望觀津(在今河南省商丘東),號望諸君。趙王這樣尊寵樂毅,是藉以警惕燕、齊,使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騎劫寡思少謀而又驕狂自大。樂毅奔趙後,他來到齊國,一反樂毅原來的戰略部署和爭取齊人的正確政策,而施之以殘暴,激起了齊國軍民的強烈反抗。田單設謀誑騙燕軍,在即墨城用火牛陣大破燕軍,殺死騎劫,轉而追殲燕軍到黃河邊上,收複齊國所失之城邑,將燕軍逐出齊境,從莒迎齊襄王(湣王死,襄王立於莒)歸臨淄。
因此可見,坐收漁利大致有兩種情形:一種是靜觀其變,坐看對手因內亂而自相殘殺,殺得兩敗俱傷時將其擄獲。一種是主動出擊,潛入對手內部去挑動自相殘殺,或者製造矛盾,各個擊破,然後得利。漁翁之利是誘人的:不付出或少付出而獲得大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三國演義》中,周瑜作為江東孫氏集團中一個足智多謀的將領,曾用一計一舉除掉了曹操手下兩個得力的水軍將領。
原來,曹軍士兵,多係北方人,不習水戰。曹操在占領荊州之後,便用降將蔡瑁和張允為都督,訓練水軍,為掃平江東做準備。蔡、張二人,久居荊州,深得水戰之妙。由他們訓練水軍,對江東顯然是一種潛在的威脅,周瑜深為憂慮。一天,周瑜正在帳中議事,有人通報故人蔣幹來訪。周瑜對眾將作了一番部署,遂整衣出迎。
蔣幹,字子翼,與周瑜自幼同窗,交情頗厚,現為曹操帳下幕賓。這次,他是主動請命前來江東的,目的是要說動周瑜投降。對此,周瑜自然心中有數。所以,他一見麵就把蔣幹的嘴“封”了起來:他命大將太史慈監酒,聲稱“今天是老同學相見,但敘朋友之情,不言軍旅之事,有言之者當即斬首”。然後,他又以江東精勇雄壯的士兵、堆積如山的糧草和眾多的文武英傑,誇示蔣幹,使得蔣幹始終無法開口道出說詞。歡宴之後,周瑜一定要與蔣幹同榻而眠。他故作大醉之狀,和衣而臥,嘔吐狼藉,一會兒就鼾聲如雷。那蔣幹因心中有事,難以入睡,二更即起,見帳內殘燈尚明,桌上堆著文書,便下床偷看,他見有蔡瑁、張允寫給周瑜的一封投降書信,不禁大驚,忙將其藏到了身上。這時,周瑜在床上翻了個身,說起了夢話,道是數日之內要讓蔣幹看那曹操的腦袋。蔣幹連忙熄燈上床。將近四更時分,隻聽得有人進帳喚道:“都督醒了嗎?”周瑜裝作夢醒的樣子,故意問那人說:“床上睡的是什麼人?”那人答道:“都督請子翼一同睡覺,怎麼忘記了?”周瑜懊悔地說:“我平日從未醉酒,昨天喝醉了,不知可曾說過些什麼?”那人道:“江北有人過來。”周瑜小聲喝道:“低聲!”又叫:“子翼。”蔣幹裝作睡著,一聲不應。
周瑜同來人悄悄走出帳外,蔣幹則在帳內偷聽。隻聽來人在外麵說:“蔡、張二位都督道:‘急切中無法下手。’”後麵的話因聲音太小,無法聽清。一會兒,周瑜回到帳內,又叫:“子翼。”蔣幹不應,仍然蒙頭假睡。周瑜遂脫衣就寢。蔣幹暗想:這周瑜是個精細人,天亮後若不見了蔡、張二人的書信,豈肯與我幹休?因此,剛到五更,即趁周瑜熟睡之機,悄悄溜出帳外,叫上隨身帶的小童,飛快地趕到江邊下船回江北去了。
蔣幹回到江北,去見曹操。曹操問道:“子翼,事情辦得怎麼樣?”蔣幹回答說:“周瑜雅量高致,不是言詞所能打動。”曹操十分不悅,道:“事情沒有辦成,反讓人家笑話!”蔣幹說:“雖然沒能說動周瑜,卻為丞相打聽到一件重要事情。請屏退眾人。”待左右之人退下,蔣幹取出書信,並將聽到的事情一一告訴了曹操。曹操大怒道:“這兩個賊人竟敢如此大膽!”遂喚蔡瑁、張允入帳,未容二人分辯,即命武士推出斬首。就這樣,在大戰尚未開始,周瑜就把曹軍最為得力的兩個水軍將領給除掉了。
在此,周瑜就成功運用了“煽風點火,坐收漁利”之術。作為職場中的弱者,要在強者之間有一個生存的空間,就要想法使兩者之間產生矛盾,等兩敗俱傷時,這時的結果對你就是有利的。無論怎樣,巧妙的使用此厚黑術,你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使自己由弱者變成強者,從職場中底層一越而起,但切記以企業利益為重,否則你就會身敗名裂。這也是厚黑學對每位職場人士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