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二章 常春(2 / 2)

常春尉不是實銜。

南理的太祖皇帝,百多年前起事時,曾遇大敗,與部署失散逃亡深山,幸得一夥山賊收留、幫忙,逃過了被追殺的厄運,山賊首領倒是個有識之士,從此追隨於太祖身邊,先助他召回舊部又隨他平亂四方,立下無數功勳。

當太祖平定四隅一統南理、坐上龍椅時也不曾虧待這位山大王,裂土封王以謝其功,山大王又叫草頭天子,但是封王不能叫“草頭王”,春時草長,春常在則草長青,由此封下了個“常春王”的爵位。這個稱呼有些許玩笑之意,顯出太祖皇帝對山大王的親切;也含了一份吉祥寓意,表明皇帝對山大王的感激之情。

但這個時候,又顯出那位山大王的見識了,居然上書皇帝,拜辭封號和領地,直言皇帝若真要賞賜,就賜下個不用幹活的官職,再多加些俸祿就好。山賊做了王爺,惹天下嗤笑;麾下有了封地,惹百官嫉妒,在朝在野都落不得好處。當初落草為寇是為了吃飯,今天打下江山也隻求份安穩富貴……

山大王心意堅決,皇帝不再勉強,最終賜下“常春尉”頭銜,封邑三十裏。

這個“尉”不再品級之內,隻是個虛銜;三十裏封地也非列土而治,其中的官職任免、軍衛防戍全由朝廷安排,“主人”根本沒有插手的份,不過當地的稅收歲入,盡歸常春尉。說穿了,就是皇帝那出一個城來養活他。

到了後世南理,“常春尉”的頭銜依舊保留,漸漸變成平民出身,又為國家建立絕大功勳之人的專屬賞賜。

“雖然是虛銜,卻有實惠,封邑歲入著實是個好進項,且“常春尉”是高崇無比的榮耀,說他見官大三級或許誇張了,但即便是老夫,從今以後見了宋先生,也要按同執敘禮,不能講究上級下屬這些俗禮了。”胡大人嗬嗬地笑著:“話說回來,宋先生此番立下的功勳,除了常春尉之銜,也實在沒有能抵得上了。”

救下了整整一座紅城的性命;奪回、“獻上”澇疫毒源,隨便哪一樣都是了不起的大功,但是在豐隆皇帝眼中,更重要的卻是:宋陽殺人……幾乎撲滅了大半做燕奪山營。少年皇帝,最怕南理會被人家瞧不起,誰替他揚威,他就給誰重賞。

宋陽也是一副開心的樣子:“還有封邑麼?沒聽聖旨裏提到。”

“是要等你還朝才封下的,屆時少不了一場儀典,至於封邑具體何處……可能會列出幾塊富庶地方來給你選,哈哈,這件事老夫倒是能幫上忙,保管幫你選一塊最有前途的好地方。”胡大人把“前途”兩字咬上了重音。又隨口說笑了幾句後,忽然把話鋒一轉,神情也隨之凝重了些:“還有件事要和你商量……朝上另有旨意,著那具屍首啟運。”

誰人押運、運往何方都是機密,胡大人不會說,宋陽也沒多問,隻是點了點頭。

胡大人又繼續道:“那一路行程不近,路途也談不上平坦,我想請問先生,有什麼需要謹慎在意的事項。”

“屍身封鎮妥當了,顛簸些倒無妨,但需小心兩重:其一,他禁不得曝曬;其二,疫毒在藥性上厭木,穿林而行,會有鎮毒的效果,比較穩妥。”

胡大人笑而點頭,宋陽也笑了笑,幾天裏他都在等對方這一問。

就在左丞相、常春尉互致微笑的同時,置身於千裏至外小鎮燕子坪的啞巴,正歪著腦袋,滿臉納悶地看著院牆。

小九啃著個蘋果,從屋裏走到院子:“啞巴,看什麼呢?”說著,順著啞巴的目光望過去,隨即咦了一聲:“這是頭信雀。”

一頭純白色的雀子,正在窗欞間跳來跳去,小九隨手把大半個蘋果扔給啞巴,一雙漂亮小手做虛捧狀,口中“戳戳”有聲,換著雀子。

雀子親近人,翅膀一振跳進了小九的手心裏,啞巴在一旁看得咧嘴大笑,喀喀兩口吃光了蘋果……小九解下信雀腳上的紙條,上麵不過寥寥幾個字:三百秀,待紅家醜。

三百秀指的當然是奉宋陽為首的三百山溪秀,後四個字小九也隻略作尋思就明白了,紅家醜……紅波府家的醜人秦錐。

無論三百秀還是紅家醜,都是隻有自己人才能看懂的消息,要用隱語傳令,足見事情機密、重大,小九不敢耽擱,帶著啞巴趕往鎮外密林,去找木恩集結手下、準備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