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三國時期第一世家(1 / 2)

在孫吳,陸家人才輩出,可以被認為是第一世家,在漢末時期,大家首先想起的基本都是老袁家,而在三國時代,除了建國稱帝的曹家、劉家、孫家以及司馬家之外,第一世家實際上就是琅邪的諸葛家,這個家族當時在蜀漢有諸葛亮,在孫吳有諸葛瑾和諸葛恪父子,在曹魏有諸葛誕以及諸葛緒,縱觀整個三國時期,除了那些皇族外,無出其右。

【琅邪諸葛家】

琅邪陽都(今屬山東沂南)諸葛家在漢末並不是很出名,但在三國時期,該家族於魏蜀吳三國都有族人為仕,並且都位居要職,《吳書》記載:瑾為大將軍,而弟亮為蜀丞相,二子恪、融皆典戎馬,督領將帥,族弟誕又顯名於魏,一門三方為冠蓋,天下榮之。

琅邪諸葛家在西漢時期有一位著名的先祖,他就是諸葛豐,曆史上諸葛豐在漢元帝時,曾被授為司隸校尉,繼而長為光祿大夫。後來因為性情剛正不阿,彈劾權臣,被降職免官,貶為庶人。

等到了東漢末年,諸葛瑾和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也隻是擔任過泰山郡丞,他們的叔父諸葛玄反而遊離於袁術以及劉表勢力之間,一度被任命為豫章太守,可惜最後未能站穩腳跟,被趕出了揚州。

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徐州先前也是飽受黃巾賊軍的襲擾,後來又遇到了曹操血洗徐州的事情,當時諸葛玄為了避難,就帶著諸葛亮、諸葛均及兩位侄女,並與往江東的諸葛瑾分散,輾轉逃往廬江一帶。諸葛玄在被朱皓等人擊敗後,又帶著孩子們逃往荊州準備投靠舊主劉表,途中病重不得不在平頂山落腳,諸葛玄死後,諸葛亮沒有去投靠劉表,便帶其弟妹去南陽臥龍崗躬耕。

於是琅邪諸葛家落花三處,在荊州的諸葛亮等人後來基本都投靠了劉備,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則投靠了江東孫氏,歸於孫權麾下,還留在琅琊的諸葛氏族後來則有諸葛誕、諸葛緒等人出仕做官,為曹魏效力。

【蜀漢諸葛氏】

在蜀漢諸葛氏比較出名的有諸葛亮、諸葛均以及諸葛瞻等人。

諸葛亮是蜀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官居丞相。劉備在荊州三顧才將其請出山,他向劉備提出隆中對,試圖奪取天下,劉備稱帝後,他任丞相。劉備死後,諸葛亮輔佐後主劉禪東和孫權,南平孟獲,而後出師北伐,六次與曹魏交鋒,攻戰累年,後病死於五丈原。

諸葛均,諸葛亮之弟。自幼和諸葛亮隨叔父諸葛玄來到荊州,叔父死後,與諸葛亮隱居隆中,後為蜀國長水校尉。

諸葛瞻,字思遠,諸葛亮之子,後來官居衛將軍,曾經準備聯合他人罷免掉屢屢戰敗的薑維,鄧艾伐蜀時,成(cheng)都無大將,諸葛瞻領兵出擊,經驗不足而兵敗被殺。

【曹魏諸葛氏】

在曹魏諸葛家比較出名的有諸葛誕和諸葛緒。

諸葛誕,字公休,初為尚書郎、滎陽縣令,後來入朝任吏部郎、禦史中丞、尚書。因魏明帝惡其沽名釣譽而罷官。曹芳繼位之後複職,諸葛誕又任揚州刺史,加昭武將軍。因討伐毋丘僉等人叛亂而升任鎮東將軍、征東大將軍,封高平侯。甘露二年(257),朝廷為削弱其兵權而召入朝為司空,諸葛誕起兵反叛並投降吳國,在吳國出任左都護、大司徒、驃騎將軍,封壽春侯,後兵敗被殺。

諸葛緒,字佑明(存疑),曆任泰山郡太守、雍州刺史。曾是滅蜀之戰時魏軍三位主帥之一,其間被鍾會誣陷而收其軍隊。入晉封樂安亭侯(辟雍碑),為太常、衛尉等官。

【孫吳諸葛氏】

在曹魏諸葛家比較出名的有諸葛瑾、諸葛恪、諸葛融以及諸葛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