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孫吳最後的名將陸抗(2 / 2)

吳主孫皓聽到陸抗在邊境的做法,很不理解;就派人斥責他。陸抗回答:“一鄉一鎮之間,不能不講信義,何況一個大國呢?如我不講信義,正是宣揚了羊祜的德威,對他毫無損傷。”。當時晉、吳兩邊都有人認為這樣有失臣節,紛紛譏諷羊祜和陸抗。

【軍事評價】

陸抗雖然在曆史上參與的作戰並不多,但他的軍事能力隻看西陵之戰就已經夠了。西陵之戰是吳國後期非常關鍵的一戰,這一戰當時的背景是吳國在暴君孫皓領導下國力大幅衰退,國內動蕩不安,而晉朝則內部已經穩定,改朝換代的影響已經過去了,步闡的叛亂本來可以說是晉朝滅吳的一個契機,然而因為陸抗的出色發揮,硬生生的扭轉了局勢。

步闡作亂之後,他家在西陵經營了四十多年,可以說是根基深厚,哪怕是陸抗也在短時間內打不下來,而陸抗雖然包圍了西陵,然而晉朝的援軍也很快就能趕到了,在兵力上對方也有著絕對的優勢,陸抗基本隻有一些地利,但陸抗就是憑借著這僅有的一些地利,就玩出了花樣,首先陸抗利用牢固的江陵城吸引了羊祜的主力部隊,又斷絕了交通,導致晉軍西陵前線補給困難,而陸抗先修好了圍牆,使得支援步闡的楊肇部隊寸步難行。

就在這種情況下吳軍內部的朱齊、俞讚突然反水了,吳軍機密必然會被泄露,一般將帥在此時可能就不知所措了,然而陸抗就是陸抗,他不但沒有驚慌反而利用這點果斷換防埋伏晉軍,把劣勢變成了優勢,結果楊肇就悲劇了。當然了,因為陸抗又要圍城又要禦敵,所以兵力不足,魚和熊掌無法兼得,拿不出足夠的兵力追擊,然而陸抗虛張聲勢的派千餘人,依然殺的敵人落花流水。

所以陸抗是什麼級別的將帥,這一戰就可以看的清清楚楚。唐代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吳大司馬荊州牧陸抗”。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陸抗。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陸抗亦位列其中。

【曆史上的陸幼節】

姓名:陸抗

屬性:統率(A-)在西陵平定步闡之亂,被認為是孫吳最後的名將

謀略(B+)陸抗雖然在遠方領兵,但對於孫吳國內外的局勢是非常清楚的

總評(A)陸抗在西陵的大勝,可以說是為吳國延命數年啊

別名(稱號):字幼節

性別:男

民族:漢

職業:軍事家

官職:大司馬,荊州牧

爵位:江陵候

諡號:武侯

家庭出身:吳郡大族

生卒:226-274

出生地:吳郡吳縣

主要社會關係:父親(陸遜)族兄(陸凱)兒子(陸晏、陸景、陸玄、陸機、陸雲、陸耽)

主要經曆:

226年-264年繼承父業,先後擔任建武校尉、立節中郎將、奮威將軍以及鎮軍將軍

264年-274年平定步闡之亂,擊退羊祜,擔任大司馬

總結:陸抗是吳郡陸家三個代表人物之一,被譽為吳國最後的名將。

注:看了這麼多資料後,感覺《晉書》的確沒節操。《晉書·羊祜傳》的記載是:“祜出軍行吳境,刈穀為糧,皆計所侵,送絹償之。每會眾江沔遊獵,常止晉地。若禽獸先為吳人所傷而為晉兵所得者,皆封還之。”而《漢晉春秋》裏原文是:“於是吳、晉之閑,餘糧棲畝而不犯,牛馬逸而入境,可宣告而取也。沔上獵,吳獲晉人先傷者,皆送而相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