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改革洪門(2 / 2)

共濟控股現在已經變成洪門和共濟會合作的公司,這是為了能夠在歐美國家投資的時候更加方便,同時共濟會也看中了亞洲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的發展潛力。但是總有一些生意是共濟會不遠投資的或者是不能投資的,比如李元智回中國時和鄧公商量好的一些基礎設施建設,所以這就有了洪門信托。

而洪門信托還承擔著改革洪門的重任,李元智想的辦法就是學習華為。華為是世界500強中少有的未上市公司,任正非創建華為0幾年,他所擁有的華為股份不斷攤薄,最後隻持有14%,而剩下的986%則由華為的八萬名員工持有。

華為在全球共有十五萬名員工,其中一半的人經過公司考核最終被允許持有公司股份,有一部分股份是作為員工激勵股發出去的,更多的則是員工按公司內定的股價出錢購買的。華為在內部設立虛擬股,並根據公司報表每年進行一次內部估值,發行虛擬股,通過考核的員工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購買一定的股份,當你不想要這些股份時,又可以賣回給公司。

靈活的彈性機製不但讓員工能夠有機會享受公司發展帶來的紅利,也讓公司從不缺乏資金,根本不需要融資,也不需要上市。公司將會定期選舉董事,組成董事會(任正非扔保有大量投票權和一票否決權),任正非不但以極少的股份控製住了華為這艘航母,還讓每一位員工把華為當成自己的事業奮鬥,讓公司擁有了無與倫比的激情和競爭力。

李元智發現這樣的方式然符合洪門的情況。洪門的大部分資產屬於眾籌資產,屬於全體洪門人,大佬們及其家族所擁有的資產隻占整個洪門的一部分。洪門將會建設一個健全的體製,在組織內部進行各方麵考核,逐漸讓成員能夠享受組織發展帶來的紅利,維持成員的忠誠度。而且洪門成員中大部分是華人,這也可以改變海外華人的社會地位。李元智也相信,當洪門遍布全世界的數十萬成員大部分成長為中產階級的時候,洪門對於整個社會將具有強大的推動力。

從另一方麵來講,這個方案能夠得到各方大佬的支持,就是雖然信托基金發出了虛擬股讓普通成員享有了紅利,但是卻沒有損害到大佬們的利益。在過去,成員生活費由大佬自己發,做出貢獻的成員的獎勵也由這些大佬發放,現在則由總會發放,一些元老擁有基本生活費補貼,而普通成員則逐漸進入組織下屬的公司工作,以工資的形式領取生活費,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大佬們的資產在並入公司後也得到了保護,而且每一個分堂都會根據所占股比擁有對應數量的董事席位,大佬們仍然保持著對公司的控製。當然,普通成員也有了進身之階,大佬們也無法像以前一樣搞一言堂,但是這樣卻有利於整個組織的長遠發展,大佬們雖然無法獨裁,卻可以通過這個方式保證家族權利的傳承,隻要不背叛,洪門人永遠是洪門人。是做公司的老板好,還是做跨國集團的董事地位更高,相信大家心中也是自有一杆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