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理念之爭(2 / 3)

相比新興產業,這些技術已經成熟了。你們知道的,我手中還有一家半死不活的鋼鐵廠,進入這個行業也不是完全沒有根基。”

在場的幾人都是奧地利儲蓄銀行的股東,同時也是多家證券公司的幕後老板,甚至還完成了身份上的過度,獲得了貴族頭銜。

然而這些大人物們也有危機感,隨著金融秩序的規範化,操縱股市的風險也越來越高。

作為新興貴族的一員,他們也是愛惜羽毛的。沒有人希望費盡了千幸萬苦才跨入了上流社會,馬上又搞得身敗名裂。

要知道他們這種終身製貴族,還有另外稱呼叫做:準貴族,或者是考察期貴族。

通常這個階段,老牌貴族會用放大鏡看著他們。一旦犯了事,很容易被打落塵埃的。

奧地利的貴族頭銜可不便宜,要用錢砸出貴族頭銜,運氣好的話或許幾萬神盾就夠了,運氣不好砸進去幾百萬神盾都有可能打個水漂。

軍功封爵體係,對他們這種氪金玩家,充滿了歧視。組團去殖民地刷軍功,下麵的人也會分潤,可不會全部落到幕後老板頭上。

要是在國內刷貴族頭銜,那個難度就更大了。隻有為社會做出了重大貢獻,並且獲得了弗朗茨的認可,才有可能獲得爵位。

弗朗茨繼位這麼多年,也就兩個資本家完成了這一壯舉,反倒是因為科技發明,拿到貴族頭銜的科學家有二十多個。

威爾斯搖了搖頭:“托爾,你太樂觀了。我覺得在波黑行省開采食鹽,都要比重工業更加有錢途,起碼回本更快。

重工業的主導者是奧地利鋼鐵集團,這家國有企業的優勢太大,壟斷了國內近半的鋼鐵產量。

想要擊垮他們太難了,反而不如別的產業。就算是新崛起的奧地利新能源電力公司,都沒有這麼大的優勢。”

托爾再次扔出去了手中的保齡球,道:“看來,我們是很難服對方了。

奧地利新能源電力公司靠得是合作共贏模式,在歐洲大陸攻城掠地,即便是在英法他們都有很大的市場份額。

雖然這種份額都是潛在的,可是他們已經建立了體係,大部分電力公司都變成了他們的戰略夥伴,隻要不發生意外就會變成現實。

一旦銅產量增加,電力設備成本降低,歐洲大半的電力供應,都會被這個聯盟所壟斷,我不認為你搗鼓的電力公司能夠實現突圍。

反倒是奧地利鋼鐵集團好對付,他們是國企,除了正常的商業競爭外,是不會對我們斬盡殺絕的。

在供求關係發生改變前,大家都不會發生直接衝突。這麼長的時間,已經足夠我們發展壯大了。”

這是事實,奧地利新能源電力公司建立的壟斷,主要是標準體係,順帶推銷設備。

在各地建立起來的子公司中,奧地利新能源電力公司並沒有占主導權,大部分股份都分了出去,某些地區幹脆就是技術入股。

這是掌握了核心技術的好處,就算不是大股東,在公司中的話語權同樣不低,根本就不用擔心被排擠出去。

作為後來者,想要打破這種壟斷是非常困難的。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沒有核心技術,無法突破專利壁壘。

誰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能夠搞出另一套體係。市場不等人,一旦標準被普及了,再想插手就難了。

總不能把已經安裝好的供電網絡拆了,換上他們的新技術標準吧?這不是行不行的問題,而是大家為什麼要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