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理念之爭(1 / 3)

波黑行省要建立重工業強省的消息傳開後,立即在資本圈子裏引發了轟動。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重工業從來都是大投資,並且是長期性投資。一筆投資幾年、十幾年收不回來成本,都是正常操作。

同樣這個行業一旦做大,獲得的利潤也要高得多。僅僅是這個門檻就淘汰了大多數競爭者,相比別的行業,重工業企業的競爭對手要少得多。

目前奧地利經濟剛剛擺脫危機,正處於高速發展起,對鋼鐵和銅的需求量大增,處於供不應求狀態。

理論上,隻要生產了出來,這兩項產品根本就不愁賣。然而這隻是現代,要加入這個行業,可不是一兩就有成果的。

按照以往的經驗,從尋找合適的廠房開始,到產品問世,至少需要兩三年時間。

實際上所需要的時間更長,事先內部籌備不,這種大投資必須要組織專業人士探礦,還要進行成本綜合評估,也要考慮交通運輸,市場分析也是少不聊。

這個年代沒有那麼多專業機構代勞,全部都要投資者自己組織、判斷。光這些還不夠,就算是向銀行貸款投資,前期投入的成本最少也是幾十萬神盾。

可以,從一開始就將大部分人淘汰出局。沒錢的不要來,這個行業是資本大鱷們的專場,作坊現在已經沒有了生存空間。

空手套白狼那是不可能的,銀行都是私營的,一家比一家審核嚴格,沒有抵押品,誰都不要想貸出巨額資金來。

而這個年代重工業投資,早就攀升到數百萬神盾,就算是花上千萬神盾都不是沒有可能。

最值錢的不是機械設備,而是出產原材料的礦山。奧地利不缺廉價礦山,然而既然廉價了也意味著開采難度大幅度增加,或者是有一定開采價值的貧礦。

有經驗的從業者都知道,這個便宜撿不得。如果不能控製生產成本,一旦遇到經濟危機就要涼涼。

至於礦山和冶煉廠分開經營,那是不存在的,現在最流行的都是集團化、產業鏈化,一般都是從上遊原材料生產到下遊產品銷售一條龍服務。

產業分割,那是建立在當地原材料耗盡,必須從外界購買的情況下。這會大幅度增加成本,資本家們不喜歡。

目前法國工業的最大問題,就是要從外界進口煤,增加了產業成本,這也是拿破侖三世盯著萊茵蘭地區的原因。

維也納星巴克俱樂部,一看這名字就知道這是弗朗茨的惡趣味,凡是他記憶中的知名企業,大都被提前搞了出來。

當然很多可能發生了變化,時間過去的太久了,記憶也是會發生錯誤。有時候模模糊糊的記憶,名字相同的企業,業務範圍卻大不相同。

米其林可以變成冰淇淋品牌,碧桂園可以成為某個公園,被玩壞聊企業名字很多,要是再有穿越者出現絕對會懵圈。

這些變化注定是沒人知道了,包廂內幾名中年麵子正在一邊玩兒保齡球,一邊閑聊。

一名中年男子扔出手中的球,笑著問道:“托爾,你真要去波黑行省投資重工業?”

托爾微微一笑,道:“全中,威爾斯你的技術又進步了。”

走上前去,將自己手中的球扔了出去,歎了一口氣,然後補充道:

“沒錯,我是有這方麵的計劃。目前國內的大部分行業都飽和了,新興產業看起來很有錢途,可是我們玩兒不轉。

奧地利新能源電力公司的優勢太大,就算是我們現在加入進去,也隻能跟著他們混口飯吃。

一直做金融業也不靠譜,投資太過集中,抗風險能力太低了。重工業雖然前期投資大,可是發展潛力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