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容克VS文官+資本(2 / 3)

不光是他的個人看法,很多人都有相同的看法。民間某些團體還在鼓吹有代價統一論,即:付出一定代價,換取國家統一。

具體包括:把萊茵河以西的領土割讓給法國人,把普屬波蘭地區割讓給俄國人。

有人還進行了深入分析,認為這麼一來,普魯士王國就縮水了一大半,可以讓統一後的帝國變得更加穩定。

這是容克貴族們最多擔心的,奧地利如果隻是兼並一個縮水版的普魯士王國,他們就真的要損失慘重了。

普魯士王國比除奧地利之外的所有邦國加起來都要大,這樣一個大邦國存在,明顯會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權威。

奧地利想要主導新神聖羅馬帝國,就必須要打壓普魯士王國,把他們限製在可控範圍之內。雙方然處於了對立麵,不存在妥協的可能。

這種看法不包括精明政客,隻有他們看得明白,奧地利統一德意誌地區後局勢會有多麼糟糕。

政治上,陷入孤立狀態是必然的,中歐大帝國然遭到歐洲敵視;軍事上,那也是舉世皆擔

這個敵人同時來自大陸和海洋上。陸地上沒得,看看地圖就知道了,要同時和法俄兩國對抗。

海上局勢更加糟糕,在地中海奧地利海軍要和英法對抗,在波羅地海要和俄國人爭鋒,在大西洋要同時和英法爭鋒。

這還是忽略國的結果,實際上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北歐聯邦,都會是奧地利的敵人,這是地緣政治決定的。

除了瑞士和比利時有很大可能中立外,歐洲大陸上一眼望去都是敵人,即便是不值得一提的黑山和希臘,也不會例外。

不對,希臘和黑山同奧地利已經站在了對立麵。他們的大國夢,被奧地利給擋住了。

如果不是外在敵人太多,不然弗朗茨幹嘛要打壓完俄國人,又放出一個大法蘭西?還不是為了減輕壓力,和分散大家的注意力。

俄國人衰落了,奧地利才能夠擺脫兩線作戰的困境。就算是操作失誤,引爆了歐洲全麵戰爭,也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東線。

挑起法國饒野心,故意放縱大法蘭西出現更不用了。

他們也是歐洲公敵,兩個巨無霸同時出現,歐洲各國政府瞬間就會懵圈,短時間內很難想出應對方案。

兩強對持狀態,無論哪一家倒下了,另外一家都會成為歐洲霸主。這樣的選擇題,誰知道怎麼做?

這一猶豫,局勢就會發生變化。

白了,這就是一場賭博。弗朗茨在賭德意誌地區統一後,可以先完成內部整合。然後依靠外交手段挑起大法蘭西的內部矛盾,最後利用國力壓倒法蘭西。

而法國人則在賭法軍更能打,可以在建立大法蘭西過後,直接在戰場上擊敗統一德意誌地區後的奧地利。

法奧聯媚存在除了各需所需外,還有聯手清場的意思。不先解決其它競爭對手,雙方是不會放心決戰的。

歐洲雖然沒影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典故,可是這個道理大家還是懂的。

顯然,這不是柏林政府所知道的。如果他們知道法奧結盟了,估計就沒有心思搗鼓什麼“大普魯士”計劃,而是趕緊找人抱團取暖。

外交大臣麥克凱特譏諷道:“按你的意思,就這麼交出西裏西亞地區了?不要忘了,奧地利人還提出了購買普屬薩克森地區。

這種妥協讓步,隻會讓他們得寸進尺,我們能夠讓到什麼地方去?真要是妥協了,政府如何給民眾們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