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未來三年:中國不能再犯錯(2)(1 / 3)

邱震海:這個問題其實我在幾個月前乃至一年多前就講過了,樓價是調不下來的。首先,中國的樓價一開始就錯了。政府職能要麼是越位,要麼是缺位。越位就是指行政權力很大,不該做的一直在做。而缺位就是該做的不做,教育、醫療包括部分房價都屬於公共服務產品,理論上應該由政府來承擔一部分,老百姓不能說有錢住得起房子,沒錢住不起房子。但關鍵問題是,中國的房價包括中國的醫療、中國的教育,一開始就全麵市場化了,這是由於一二十年之前的領導人聽信了一批一味相信市場的經濟學家的話。然而這條路從一開始就走偏了。

所以,去年這個時候我就講過,中國的房子、中國的樓市形成兩大族,有房一族和無房一族。有房一族不但希望房價不跌,而且希望房價大漲,他們都有權有勢,至少是中產階級,這批人是得罪不得的,這批人一得罪,整個社會就會亂。但是無房一族不但希望房價跌,還希望房價大跌,這些人政府也是得罪不得的,因為他們手中無權無勢,但有暴動的能力,這是從政治上考慮。從經濟上考慮,一個偏掉的東西不可能再去把它拉回到正確的軌道上。

主持人:拉不回來就不調了嗎?

邱震海:隻能在原來的道路上糾偏了,一開始的路一定要走對,這個都是已經過去的,我們不講了,曆史問題我們不可能去反悔,也沒有後悔藥吃。關鍵是現在,從上一任政府開始,一直在說要調房價,對於這個“調”字,當然大家的理解有所不同,其實以前的領導人從來沒講過要使房價大跌,隻是說要使中國的房價不再瘋漲,直至回到一個合理的水平。但是大家都對它有一種合理的期待,以為要降20%甚至50%,也有朋友說中國樓市在2012年要大崩盤,這從理論上說當然有一定的合理性,因為中國的樓市確實已經是不合理的,但是對於一個不合理的東西,不可能再用不合理的方式去處理,正如同對於一個荒唐的事情,不可能用荒唐的手段去處理。

比如,北京以前曾經用戶籍製度來管控房地產,戶籍製度城鎮化,而城鎮化建設要求取消戶籍製度,現在為了調房價,反而用戶籍製度來抑製購房,風馬牛不相及,手段跟目的完全是不配套的。

任何一個經濟中,都存在供給的一方和需求的一方。其中,需求一方無非是三大因素:一個是剛性需求,我有錢了,我要結婚了,我的父母要過來了,我想買大房子。人民的收入在增長,這些剛性需求是永遠無法抑製的;第二個因素,一部分人還會有一點投資的需求,這也無可非議,看到房子在漲,不去買才是傻瓜呢;第三個因素才是我們要警惕乃至抑製的,這就是投機,很多人大量囤積房子,以致很多地方成為鬼城,房子閑置沒有人住,等等。

以前調房價過程中打壓的隻是投機這一部分,一不小心把投資也打掉了,之後一不小心把剛性需求也抑製住了,這就好比倒髒水,卻把孩子也倒掉了。然而剛性需求就像人的所有需求一樣,隻能暫時抑製。積攢了多年的買房需求,當調控措施鬆動之時,剛性需求就會像洪水猛獸般湧出,屆時就是房價大漲之日。這個不幸被我言中了,這是需求一麵。然而房價高是怎麼來的?肯定不是投機引起的,是因為房價大漲,才會產生投資乃至投機需求。對於投機,為什麼不先去解決源頭問題?源頭就在供應的一方。所以我才說,對於房價到底怎麼漲起來的,大家都在忽悠。

以我的淺見,房價上漲有兩大原因。一是土地財政,地方沒錢了,隻能靠賣地解決問題,土地財政又涉及20年前的分稅製改革,這當然是見仁見智。下一步的財稅製度改革很重要,但是隻要土地財政問題不解決,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互相不滿,地方政府賣子孫後代的土地,中央政府要求地方政府對房價調控負責,否則地方政府就要承擔責任。如此一來,央地關係在房地產問題上形成高度對決。

第二就是流通性,熱錢大量泛濫。除了老百姓的剛性需求,市麵上充斥大量熱錢。2008年、2009年四萬億人民幣大量進入了國企,然而國企又用這些錢派了什麼用場?相當一部分用來購置房地產,所有這些“因”不去解決,隻追究“果”。所以,我當時就說“調房價”這是忽悠,隻不過是在告訴老百姓我在認認真真調控房子,不知道的老百姓以為房價真會跌,其實隻要是認認真真研究房地產規律的人,就能立刻明白道理,房價一定會漲。

主持人:您認為在調房價的整個過程中,我們可以汲取什麼教訓?

邱震海:不管是主觀還是客觀原因,過去的已經過去了,問題是我們以後不要再犯相同的錯誤——外表不相同,但邏輯可能相同的錯誤。關於調房價,有幾個啟示和教訓。

第一,我們還是要注意問題的前因後果,任何一個問題,無論政治問題、經濟問題還是社會問題,又或者是以後的改革轉型,都有因有果。我們千萬不要在“果”上做文章,要從源頭解決問題。辯證唯物主義告訴了我們辯證法和因果關係,而且尤其要注意研究內在規律。如果在正確的軌道上錯了,還可以糾錯,隻是方向上有點偏而已;但如果一開始就已經完全走錯了,再重新拉回來就非常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