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生活在別處(2)(2 / 2)

“看到同村子好多人在江蘇拆房子也掙不少錢,隻是聽說有點辛苦,所以想去試一下看看。剛開始也有點不習慣,因為夏天天氣熱,要在外麵曬著,但慢慢也就習慣了,工資也還可以,至少一天可以掙100元左右,兩個人加起來一天也差不多200元,這樣算起來也還覺得可以。再說一起的人全是我們一個村子裏的人,大家在一起也有照應。所以這幾年我們就一直在江蘇拆房子,當然這中間會不停地轉換工地,反正也很習慣了,現在每年都會回家過年。

“兒子今年也一起回來了,主要是因為剛找了一個女朋友,這次女朋友也回家了,是我們同村的女孩,他們決定於(2010年)1月24日訂婚。早點把他的‘個人問題’確定了,我們也就放心了,讓他們自己先相處一段時間,然後看他們自己決定什麼時候結婚。”

3、打工買房為了孩子在鎮上上學

在調查中遇到很多這樣的情況,孩子在鎮上上學,很多外出打工的父母為爺爺奶奶在鎮上租個房子好能夠照顧孩子。有的家庭就在鎮上買個房子為了以後住,也為了眼前孩子上學方便。現在鎮上的房子也很貴,調查中了解到的在鎮上買房子的價格沒有低於15萬的。打工的父母把房子買下來以後大都必須繼續打工,因為要還房款。有的父母想回去住在新房子裏陪孩子,但是鎮上的經濟一般都不發達,很難找到工作,做小生意的競爭又非常激烈,所以,一般打工的父母很難能夠享受自己的新房子。

如果買了房子隻是為了老了以後住,覺得不僅浪費而且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那就是老了以後真的會住在幾十年前買的房子裏嗎?時過境遷,幾十年以後會是什麼樣子哪?當然,如果買了房子自己雖然住不了但是孩子現在可以住,這種情況起碼不是那麼浪費。

下麵用王福連一家人的故事來描述“打工為了孩子在鎮上上學”的情況。

我在東莞見到了王開新(父親),王福連(兒子)和何玉清(兒媳婦),他/她們都在東莞打工。2010年11月14日,我在王福連一家在東莞住的出租屋裏和他/她們進行的交流。他/她們住的地方是典型的“握手樓”。屋子很窄,一張床就幾乎占滿了整個房間。屋子裏有廁所,很小的那種,估計胖子需要擠才進得去。

王福連的老家在奉節縣青龍鎮紅陽村,母親宋金英在老家照顧5歲的孫子。紅陽村非常偏僻,到鎮上沒有公交車,到縣上也需要3個小時。在這樣偏僻的地方大多數打工的人們還是在家鄉蓋起了房子。村裏也有幾十戶人家在鎮上買了房子。

從北京到紅陽村很遙遠,先要坐20個小時的火車到宜昌;然後坐從宜昌到奉節的快艇,需要3個小時;然後坐從奉節到青龍鎮的公交車,大概需要2個小時;從青龍鎮到紅陽村沒有公交車可以到,可以在鎮上包私人的車,價格在50元左右。

王福連的一家人

王福連的爸爸57歲,40多歲的時候在家裏的坡上種地不小心摔倒導致殘疾,現在還有一根鋼管在腿裏,可以走路但是會跛腳,2009年到東莞做清潔工,工資一天80元,不是每天都有工作,一個月大約掙950元。王福連的媽媽54歲,在老家幫助照顧5歲的孫子。老家的房子蓋了有五十多年了。王福連有個哥哥,32歲,一直沒有找到對象,2011年2月經人介紹找到了對象,並在春節結婚了。對方的丈夫在礦難中喪生,礦上賠償近20萬元錢。王福連30歲了,和妻子一起在東莞的同一間廠子裏打工。

王福連夢想回鎮上去做生意

王福連1980年出生,小學畢業。在打工的10多年中,頭3年換過幾個工作,從2003年進了舒雅廠子之後一直做到現在,做了7年多了。他告訴我:“去年(2009年)12月份在鎮上(奉節縣青龍鎮)買房了,是別人開發的商品房。房間有112平方米,一層是一個門市。現在隻交了四萬訂金,馬上又要交五萬的預付款,等拿鑰匙的時候就付清全部的款,一共可能需要15萬左右。錢不夠的話,就隻有向親戚朋友借錢。買房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小孩,村裏的路不好走,很多地方都不方便。我想再幹兩年之後如果可能就回到鎮上去,想做生意,但是具體做什麼現在還沒想好。”

何玉清想回鎮上去帶孩子

王福連的愛人何玉清是貴州人,初二的時候貪玩就輟學了。18歲開始出來打工。她告訴我:“2004年的時候認識他的,是在外麵玩的時候認識的。當時我爸媽不同意,他家裏同意。現在父母當然都同意了,小孩都5歲了。兩人回過貴州三次。那年雪災的時候帶著小孩回貴州,背著小孩走了一整天,運氣挺好的,遇到幾個大學生一起,他們幫忙背小孩一起走,也覺得挺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