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先生61歲,他老伴56歲。他們有四個孩子,兩個女兒、兩個兒子。我2010年9月2日就住在了仇先生兒子的新房子裏,他們夫妻一直都還住在緊挨著的老房子裏。新房子有四層,外部的牆麵貼了瓷磚,房子內部幾乎沒有裝修,地麵和牆麵都是裸露的石灰。樓梯沒有扶手,樓梯和房體之間還有縫隙,感覺整個建築很粗糙。房子設計了衛生間,但是現在都堆著雜物,什麼還都沒有裝。上廁所還是用屋子外麵的茅坑。新房子裏麵隻有一個房間的地麵鋪了地磚,裏麵擺了一台孤零零的電視,電視的對麵擺了一條木頭板凳。整個房子裏麵幾乎沒有家具。做飯在老房子的廚房裏,用燒火的灶台,用非常昏暗的電燈泡。水是從山上引下來的。仇先生夫婦告訴我:
“大女兒32歲了,結婚了,兩個人都在廣東打工。他們有三個孩子,都跟父母在廣州。大的兩個是女子,小的是娃。他們大女兒都9歲了,二女兒5歲多,小兒子2歲多。小孫女從兩歲半到今年(2010年)一直在老家由我們照顧,今年7月11號接走了。大女兒17歲出去打工。我們沒有錢用,隻有讓她出去掙點兒錢。
“大兒子25歲了,初中畢業,現在在重慶當電工,沒有結婚。二兒子現在在廣東打工,做機床,一直壓工資,幹了9個月了,說幹到12個月才給發工資。兩個兒子都沒有說到媳婦。女孩子看不上我們家孩子。有個女孩子,我們給了聘禮一千多元,看不上我們兒子,錢也沒給退回來。
“孩子們沒有往家裏寄過錢,他們把房子弄好了就再沒有寄過錢。春節或者回來的時候也不會給錢。以前大女兒把孩子放在這裏的時候會寄錢過來。
“這個房子的一樓是十多年前蓋的,花了1萬多,主要是我們出的;二三層是三四年前蓋起來,花了3萬多。大部分錢是大兒子出的。”
2、打工買房為了兒子結婚
老家地處偏僻農村的男孩子如果沒有能力在鎮上買房子,說親就有些困難,除非小兩口在外麵自己私定終身。很多父母雖然已經四十多五十歲了還在外麵打工,因為隻有打工掙錢才能在鎮上買得起房子,才能幫助兒子娶回媳婦。當我問年輕的小夥子將來會不會住在家鄉鎮上父母給買的房子裏的時候,我得到的答案經常是否定的,因為年輕人首先不想回到偏僻的小鎮,再就是在家鄉小鎮也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所以,鎮上的新房好像隻是儀式的一部分,一個有資格說親的符號。
下麵用王勁家的故事來描述“打工買房為了兒子結婚”這個情況。
王勁是個女孩子,24歲,大學畢業,現在在深圳工作,月工資4000元左右。老家在重慶奉節縣青龍鎮紅陽村。王勁的父母現在在江蘇做拆房子的工作。王勁有一個弟弟,20歲,初中畢業,現在在浙江打工。
2010年11月我在深圳訪談了王勁。春節前後,一位朋友去了王勁的老家紅陽村,正好趕上王勁的父母回家,也了解了一些情況。王勁曾經是留守兒童,她是幸運的,遇到一位好老師,她高中期間住在老師家裏一段時間,從生活和心理上都得到較好的照顧。在她高考前,媽媽回家陪了她一年。大學學曆讓她有幸可以在深圳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王勁的弟弟開始是留守兒童,後來被父母接去身邊,但是他中途輟學了,現在在浙江打工。王勁家剛在鎮上花15萬元錢為弟弟買了房子,王勁也為買房做了經濟上的貢獻。王勁說,為了給弟弟找女朋友就必須買房。
王勁告訴我:“我家村子裏的房子常年不住,現在已經倒塌了。現在在鎮上買了房子,我們家買房子好像花了十五萬左右,如果裝修的話,可能要再花一些錢。現在我們交一部份了,我也會拿一些錢出來,到時再差錢的話再向親戚借一點。買房子的原因還是為了弟弟,他將來要找女朋友嘛。”
說明:圖中快蓋好的樓房中有一套就是王勁家的
王勁的爸爸46歲,高中畢業;王勁的媽媽也是46歲,沒有上過學。王勁的父親講述了他們的經曆:“好像是1992年的時候,當時也是有一個親戚介紹,我們幾個到宜昌打工。那時家裏很窮,一年辛苦下來,不但沒有錢餘下來,而且還可能會欠債,所以就一起去了宜昌。到那裏最開始是在煤廠上班。後來發現賣煤球生意不錯,就開始賣煤球給一些餐館。
“其實我們賣煤也存了一些錢,當時可能也有十多萬吧,那時要是把這些錢拿來在縣城買房就好了.但是拿去和朋友合夥投資旅行社,被朋友騙了,10多年的積蓄就被人家騙光了,一切都又回到零。到王勁上大學的時候,家裏已經沒有什麼積蓄了,我們在宜昌的生意也越來越差,燒煤的人越來越少,所以我們隻好放棄留在宜昌。跟著同村的人到惠州打工,在一家家具廠上班,由於我一直沒有進過工廠上班,都自由慣了,在工廠裏天天被人管著覺得很不習慣,所以在那裏幹了大約一年就不想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