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工隻為了建設新農村“養老院”
在中國的城市有很多“房奴”,這些人貸款買房,每個月還款,可能要還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這種現象不僅在中國存在,在發達的美國和歐洲也一樣。雖然這些人是“房奴”,但是他們起碼住在自己出賣一輩子心血才可以擁有的房子裏。這裏講的故事是中國的打工群體,很多人沒有房子,而那些有房子的人卻也許隻能在老了幹不動了以後才能夠住在自己的房子裏。這是因為這些人在城市買不起住房,隻好在村子裏蓋房子或者在老家的城鎮買房子,而為了償還買房子的貸款並維持生活就必須一直在打工的城市生活。這樣,我們的打工者辛苦一輩子其實隻是為了讓自己擁有一個養老的地方。
在河南焦作市武陟縣的北大段村,大部分村民都是在村子裏自家的宅基地上蓋房子,這是因為這裏農業的收入相對較好、交通便利而且一些家庭的壯年婦女還守在農村家裏照顧農業和孩子,但是幾乎所有的青壯年男性都在外打工。
在四川省鄰水縣柑子鎮的斑竹村,站在高坡上望去可以看到稻田裏突兀起來的一座座新建的房子,從幾萬到幾十萬的造價,而這些房子年輕的主人都不在。有的房子裏住著80歲的老人和10歲的孫女,有的房子是空的暫時做為存放糧食和秸稈的倉庫,有的房子隻有漂亮的外牆而裏麵都沒有裝修。
在訪談中,有一位年輕的女性拒絕蓋新房,她說:“蓋了房子我又不回去住,如果是為了兒子蓋,我怎麼知道我兒子將來是否想住在那個小地方?!”但是,這位年輕的女工在婆婆和丈夫的壓力下還是要掙錢蓋房。
打工隻為建設“養老院”,這是打工者的悲哀,也是社會的悲哀。
如果農村隻是養老的地方,那麼就不隻是悲哀了,是危險了。
河南焦作市武陟縣謝旗營鎮北大段村
我是2010年8月去的北大段村。從北京過去感覺交通很便利。下了火車可以坐公交車。公路一直通到村口。村子裏的主路也很平坦是水泥路麵,但是小路就是土路了,下了雨很泥濘。在村裏,大家都有一個煩惱,就是很害怕鄰居蓋房。以前村裏會統一管理蓋房子的高度,後來村裏沒有人管了,結果一家的房子比一家蓋得高。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覺得蓋得高風水就好。現在的問題是,那些不講風水的或者沒有能力講究風水的也必須重新蓋房,因為村裏沒有統一的排水設施,鄰居的房子比自己的高了以後,自己的房子處於低處地基就會被水淹泡,久而久之房子就垮了。在外打工的人很多都在村裏蓋了新房,因為這裏是歸宿。在田間可以看到一些很深的大坑,這是蓋房子墊高地基挖土留下的。這些大坑會對農業生產產生很大的危害,灌溉水會浪費在坑裏,農機操作也會有風險。
北大段村的情況就是:沒有社區管理,隻有小家的建設,最後的結果是小家也難保。
下麵是老家北大段村的工友孫福貴的故事,故事的主題就是蓋房的苦惱。孫福貴,1968年出生,有兩個孩子,女兒20歲,兒子18歲,兩個孩子都在外麵打工。2000年之前孫富貴在家鄉附近的黑磚窯幹過很多年,主要是做機器維修,也在陝西的磚窯幹過維修,在山西一個電廠幹過,在天津的工地幹過,2010年7月做訪談時,孫富貴在北京做鍛造。蓋房子是農村最大的事情也是他最大的苦惱,他給我講了村子裏蓋房子的事情:“農村講究風水,我們那裏主要講究的是房子的高度。別人比你高,你比別人高,別人又比你高,沒有頭。房子是死的,人是活的;房子是死的,但是它在逐漸的長高。據說我們村子的住宅現在越來越高,田地有很多大坑,因為要挖土來墊高宅基地。
“我99年蓋的房子,比我鄰居的高了一點,高了三十公分吧,他們就找事。我隻好把梁拆下來,當時正是村裏管得嚴的時候,現在沒人管了。其實,我那個房子不高,就是按照規定的一丈二,一丈二就是四米。但是他們卻說高了。
“家裏的房子蓋了10年了,現在得重新蓋了。就是因為我的東鄰居新蓋的房子比我的房子高了。現在我不能蓋,我要等我西鄰居蓋了以後才能去蓋。農村就這麼麻煩。我總之必須蓋房子,不蓋不行,兒子大了。農村就是這樣,出來打工的錢,全花在房子上了。
“我兒子以前對我說:‘你蓋不蓋都行。’說是這樣說的,但是他前兩天打電話又說:‘爸,我同學家都把房子蓋好了。”,這都是壓力。現在在農村蓋房的話就要十幾萬。我一個同學說:‘這樣花,還不如到縣城去買房子。’農村為什麼要蓋房子?在外麵住為什麼要在家裏蓋?要有一個歸宿啊。
“我們這些人有沒有想過將來怎麼辦?在城市還是回老家?如果城市裏容得下我們的話,就會在城市裏;如果容不下我們的話,還是回老家安逸一些,有保障,有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