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吉塘倉與雲超娜姆的愛情故事,更是這部小說出采的地方。作家把他們的愛情寫得那麼淒美、超脫,在這裏我們看到的不是靈與肉的衝突,而是兩者的和諧、吉祥。他們的愛情既有世俗的一麵,但更多的是宗教情懷,是宗教的感懷、感化。從吉塘倉這麵看,我們沒有因為他的俗戀,而對他有些許的褻瀆,相反,更加對他的信仰肅然起敬。雲超娜姆對愛情的專一,對宗教的信仰,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影響。她的愛情,沒有任何渣滓,是那麼透明、清澈,雖是世俗的愛情,但卻滲透著宗教的靈光,沒有佛光的內在充實,也就沒有這樣的女性。或者說沒有這樣的一位女性的支持,吉塘倉還能完成那麼多的常人難以完成的事業,他的功德還能如此完滿,都頗值得懷疑。作家對這兩個愛情故事的描寫,沒有完全世俗化,更沒有去迎合市場,而是從自己的心靈出發,從自己的宗教信仰出發。
當然,這樣說不是認為《首席金座活佛》已經十全十美,作為一部長篇小說,他也有其自身難以克服的缺點。這裏簡單談幾點。一、以學問為小說。這是這篇長篇小說最大的特色,也是最大的缺陷。作家本人是藏族文化的學者,在寫作中自我炫學的成分太多。比如第四章對藏族歌舞的介紹,第十章藏人鎏金術的介紹,都有近萬字,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說的流暢、和諧,而對景色、環境、建築等客觀事物的大量描寫,導致了小說的散文化,尤其前麵幾章,大段大段的描寫、敘述,雖不乏學識,但並不符合小說的文體要求。很多地方讀來已經是長篇散文,或者說是文化散文,而非小說了。小說中當然需要這些東西,但必須是為情節、故事、人物服務,絕不能遊離於其外。不過,宗教知識的豐富,無意中也使此作成為了解藏傳佛教的優秀讀物。二、嚴格要求起來,小說的結構完整性不夠,前半部分敘事節奏稍慢,後半部分就比較出色,這可能也是他學者的身份對他的製約。三、人物性格的交代、鋪墊還尚有差距。小說除了吉塘倉、雲超娜姆,真正能站起來的人物形象還不是很多,比如堅貝央,其性格描寫還有一些差距,完全沒有立起來。比如他對吉塘倉的態度的多變,缺乏合理的描寫。而第十四章,吉塘倉去教區鏟除鴉片,給人略有誇張不實之嫌疑。
(作者:甘肅省委黨校文史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