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作家馬步鬥從事長篇小說創作四十多年,繼三部長篇之後,於2005年推出70萬字的長篇小說《米州天下》。他的長篇小說無一不是堪稱西北穆斯林的民族史詩。他全方位地鋪陳西北回族同胞的曆史生活,具有穿透力極強的曆史文化感覺,從而把回族民族性格的延展以及自然發展的過程描述出來。
回族作家李棟林的《2032——幻想之戰》,又是一部富於探索的艱辛之作。李棟林的全新的文學觀念,新的樣式,簡潔的語言,跌宕起伏,懸念叢生的情節故事,為我們勾勒了一幀數十年後國際政治,軍事、反恐各種鬥爭的全方位景象,這也是我省民族作家的實力展示。李棟林是我省最早出版偵探小說的作家,上世紀80年代,他就出版了偵探小說《魔影》。偵探小說對作者心智的要求是非常多的,所以選擇它為主要寫作內容並將其變為實打實的現實,這本身就是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偵探小說的寫作是非常鄭重的,不能含糊不清且又是一種非常雅致,有品味的文學樣式。從最初的偵探小說到近些年創作預測性科幻小說,二十多年,李棟林癡心不改把偵探小說和科幻小說嫁接在一棵樹上而預測未來,這種探索精神更是彌足可貴。有人說少數民族作者因文學守傳統而難以越雷池一步,此話怕就不當了,民族作家們向多元化創作的探求之路,也是堪為讚賞的。
我本人近些年也在探索當代曆史小說創作方麵獲得不少深刻的啟悟。甘肅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長期的曆史演進中,氐羌文化、五涼文化、匈奴文化、鮮卑文化、回鶻文化,吐蕃文化、穆斯林文化都有過自己輝煌的曆史。我試圖實現“民族記憶的修複”,選取了“西晉八王”之亂後從邊疆內遷的各民族急劇動蕩的一段悲壯曆史,著力描述了在南北朝時期東遷的鮮卑族一支——隴西鮮卑即乞伏鮮卑族。乞伏鮮卑曾聯合隴右仕家漢族建立西秦政權,並立於北朝氐、羌、匈奴、羯、鮮卑族等曆史上通稱的五胡十六國之林,先後定都於榆中的勇士城、金城、罕,立國48年。我從史籍中選取了乞伏鮮卑族在當時錯綜複雜的民族關係中,從政治、軍事、外交、經濟、文化乃至民俗生活中與其他各族的衝撞與交流融合中的一些重大曆史事件作為主線,並努力塑造,以鮮活的眾多曆史人物形象,藝術地再現了這一段鮮為人知的曆史記憶,揭示了西秦政權從興盛走向滅亡的軌跡,詮釋了甘肅民族史上多民族交流融合過程中文化沉澱的許多曆史之謎。從民族心理,文化意識和傳統觀念各個方麵,反思了民族性的優秀傳統與劣根性。這部作品的重大意義在於讓讀者從中看到人類在前進中付出的代價,充分認識曆史與文化的豐富性,從而獲得一種深刻的啟悟。
我的創作的基本思路是,寫曆史小說不僅僅是表現某一曆史事件,而是要從中抽象出一些人類普遍關心的東西,強調曆史的真實必須把作品寫得生動感人,關鍵是神似,心裏得有當時的民族風情畫,選擇語言要精心,此其一;二是要有曆史的哲學觀照,要仰視曆史,書寫曆史人物和曆史事件,不能忽略小人物;三是敘述視角要開闊,擴大藝術加工的範圍,努力拓展把握曆史的深度與廣度,不能毫無根據地“戲說”,創作中應該在直觀上跳出那種與現實的對應性,回到曆史的起點,讓人們看到中華各民族在曆史長河中行進的真實蹤跡。本長篇已曆時十載,作者淚汗山野,不斷構思,不斷錘煉,日趨成熟。我們高興地看到,我省少數民族作家、作者們,正以他們敏銳的觀察力和辛勤筆耕,正在奮力追趕著偉大的時代,必定不斷地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新的水平。
(作者:甘肅省文聯副主席、西北民族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