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2月參加革命,是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陝西省米脂縣銀城市五鄉文書、縣青聯主任,青年團陝西綏德地委書記、青年團西北工委組織科長。1953年3月起任青年團寧夏省委副書記。1954年9月起任青年團甘肅省委副書記、第一書記。1959年“反右傾”運動中受到錯誤批判和處理,並下放中共甘肅省委在甘南的機關農場勞動兼任副場長,1962年8月中共中央批準撤銷原定性、處分,徹底平反。1962年9月起任中共甘肅省張掖地委副書記。“文化大革命”中被關“牛棚”,遭受錯誤批鬥。1971年4月起任中共甘南藏族自治州委副書記兼自治州革命委員會副主任。1972年8月起任甘肅省革命委員會生產指揮部副主任兼甘肅省農業辦公室主任,中共甘肅省委常委。1975年12月起任中共甘肅省委常委兼中共定西地委書記、定西地區革命委員會主任。1976年10月起任中共甘肅省委常委兼秘書長。

1979年9月起任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副書記。1988年5月當選為政協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五屆委員會副主席。1989年3月當選為政協甘肅省第六屆委員會副主席,並任黨組副書記。1993年1月當選為政協甘肅省第七屆委員會主席,並任黨組書記。是全國政協第八屆委員會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九屆代表。曾於1953年、1957年兩次出席青年團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共青團中央候補委員、委員。1982年被推選為中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二、曆屆副主席

第一節省協商委員會副主席

張德生(1909~1965),又名世德,字心餘,陝西榆林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27年加入青年團,1930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0年至1934年在國民黨統治區從事革命鬥爭,任中共府穀縣委組織部長,中共寧夏特支書記,中共甘寧青特委組織部長、中共陝南特委常委兼組織部長、宣傳部長。1935年在中國工農紅軍第一、四方麵軍從事政治工作。1936年後任中共三邊特委書記,中共陝西省委常委兼組織部長,1941年任中共陝西省委書記。1945年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員、秘書長,1946年兼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統戰部部長。1947年至1949年任西北野戰兵團政治部副主任、西北野戰軍中共前敵委員會民運工作委員會第一副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政治部副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市軍管會副主任。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共甘肅省委書記兼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甘肅軍區政治委員,1950年任甘肅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甘肅省首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副主席、西北軍政委員會委員。1954年6月起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統戰部部長、中共陝西省委第一書記兼任陝西省軍區第一政治委員,1955年和1959年當選為政協陝西省第一、二屆委員會主席。先後被選為中共七大、八大代表,中共八大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後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書記兼任中共陝西省委第一書記,陝西省軍區第一政治委員。

馬鴻賓(1883~1960),回族,甘肅臨夏人。

曾任西寧鎮守使署礦務馬隊隊長,甘肅西路巡防司令。甘肅昭武軍司令,甘肅新軍司令,寧夏鎮守使,國民軍第二十師師長,第二十四軍軍長,寧夏省政府代理主席、甘肅省政府代理主席,陸軍第三十五師師長,陸軍第八十一軍軍長兼綏西防守司令。新中國成立前夕,任國民黨陸軍第八十一軍軍長,綏遠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西北行轅副主任,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

1949年9月,在寧夏中衛率部起義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新中國成立後曆任寧夏軍事管製委員會副主任、甘肅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甘肅省副省長等職。1950年10月當選為甘肅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副主席。

是第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第二節政協甘肅省委員會曆屆副主席

楊慎之(1880~1956),原名楊思,甘肅會寧人。清朝進士,並留學日本法政大學。無黨派民主人士。

1898年中秀才,1901年中舉人,1904年中進士並點翰林,任翰林院學習庶吉士,後赴日本留學,回國後,任翰林院編修。清朝宣統二年(1910)回鄉。辛亥革命後,1913年3月出任甘肅省議會議長,1917年加入國民黨,兼國民黨甘肅支部長。1918年9月任安肅道道尹。1921年10月任甘肅省第三屆議會議長。1922年9月任甘肅省蘭山道道尹。1925年9月任甘肅省護理(代理)省長兼督辦。1930年12月任甘肅省民政廳廳長、甘肅省政府委員。1932年任省通誌館館長。1947年10月當選為民國國民代表大會代表。1948年3月赴南京參加“行憲國民大會”。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後,曆任西北軍政委員會委員,西北軍政委員會人民監察委會副主任,西北軍政委員會土改委員會副主任,1955年2月當選為政協甘肅省第一屆委員會副主席。是甘肅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