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恐怖小說(2 / 3)

傳統理論論證雖然大部分已被科學所否定,但仍有一部分當今科學無法反駁,因此他還有一定的市場。那麼讀者仍然可能會相信“鬼”的存在,一旦他們如此聯想,那麼恐懼亦離他們不遠了。

可見,在鬼故事的文學作品裏,作者會千方百計地營造“真實感”,在“真實感”的明示或暗示下,讀者那種直麵“鬼神”的恐懼感會油然而生。

2.“神秘感”的恐懼

製造“神秘感”的創作手法雖然在舊時代的鬼故事裏麵屢見不鮮,但當代鬼故事在這方麵的創作與設計與之卻有很大的不同。隨著時代的變遷,如果還是利用人們對宗教或者迷信的虔誠來營造神秘的氣氛,不僅不能達到預想的恐怖效果,而且還會使人感到無聊和厭惡。當今的鬼故事創造的“神秘感”不再依托一些荒誕不經的神話和傳說,而是偏向於生活中未知的一麵,鬼故事中未知的東西總能然人產生恐懼。那是因為讀者在閱讀鬼故事時心理已有一個心理預設:未知的東西必定是與“鬼”有關聯,讀者必定會在心中等待未知恐懼的出現,然而等待未知的恐懼本身就是一件恐怖的事情。這類未知的東西主要分為三方麵:神秘場所、神秘人物、神秘關係。

(1)神秘場所

神秘場景很容易理解,就是在鬼故事中設計一個神秘的場所,最常見的如醫學院大樓、奇怪宿舍、棄置不用的房間等等,讀者很容易將之理解為“鬼屋”。鬼屋在故事中的作用時常會這樣安排:先是主角聽到聳人聽聞的“鬼屋”傳說,然後主角會出於好奇或者被迫與“鬼屋”產生聯係,最後必定會在“鬼屋”中上演一幕驚天動地的大結局。

讀者在這過程中會漸漸地被它所吸引,特別是在第二個階段主角會與“鬼屋”產生聯係,在其中看到一些奇異的現象使讀者摸不著頭腦,雖已知道是鬼屋但仍不求甚解便會胡思亂想,越想就越害怕。最能創造恐怖效果的莫過於讓主角住進“鬼屋”,讀者就會產生一種災難就在身邊自己卻渾然不知的超級恐懼感(前提是作者已成功地使讀者不自覺地融入故事之中)。當最後真相大白之時,“鬼屋”會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才能消除讀者心中恐懼之感。

(2)神秘人物

在人物的設計上,作者往往會在鬼故事中設計一個神秘人物,這個神秘人物不是鬼就是法師。可以說他的每次出現都會給劇情帶來巨大的轉折。而讀者在一般會對其投以巨大的關注,注意他的一言一行,而且對他產生的恐懼會隨著故事的進度而逐漸增強。

如果這個神秘人物是鬼,那麼在**部分主角的朋友必定會告訴主角關於那個鬼的恐怖傳說,而且主角的經曆必定與傳說中被鬼害死的人一模一樣。讀者讀到這裏會擔心主角的結局會不會與前人一樣被鬼害死,在真相大白前讀者這種等待鬼殺主角的感覺是最讓人受不了的,其恐懼感可見一斑。

如果這個神秘人物是法師,那麼他的每次出現都會給主角提供一定的暗示,這種暗示會越來越離奇。讀者在閱讀時往往會有兩點疑惑:一是懷疑神秘人物是不是鬼,二是拚命的思考那些提示。懷疑神秘人物還好,讀者會漸漸地體會到神秘人物是在幫助主角。但是拚命地去猜想那些越來越離奇的提示這是極度考驗讀者心理的事情,而且這也使讀者的心理上自然而然地有了等待災難的恐懼心理。

3【教會你如何寫鬼故事】當代鬼故事創作設計與讀者恐懼心理分析

(3)神秘關係

大多數鬼故事中都會刻意隱藏一些神秘的關係,這種關係主要指鬼與故事中某個活人的聯係。常見的如男生變心拋棄女生,女生自殺後化為厲鬼前來複仇。這一類的故事基本上是在道德方麵做文章,不斷地會把某反麵人物的一些與鬼身前的故事揭露並使其漸漸地不安,結局基本上是反麵形象的人物最終遭到鬼的複仇而死。

這類故事對讀者產生的恐懼有兩方麵:

一方麵,“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可問題是人無完人,沒有一個人敢保證自己曾經沒幹過虧心事。可能自己不會像故事裏的反麵角色那樣做得極端,但是讀者在閱讀度時候不免會有所觸動,人性中不免有一些醜惡的東西是讀者所最畏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