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恐怖小說(1 / 3)

1.“真實感”的恐懼

營造“真實感”是當代鬼故事創作和設計中最顯著的特點,而且對於現代人來說這種方法是使他們產生恐懼的最佳手段。也就是說通過特定的寫作手法使讀者認為,鬼故事中所講一係列恐怖的事情完全是在現實中發生的。這樣讀者就不會像對待神怪故事那樣認為故事中嚇人的“鬼”僅存在於故事中,從而使他們感到現實的威脅,恐懼感油然而生。作者營造鬼故事“真實感”的手法主要有以下三種:語言力求簡樸、創造身臨其境之感、引用“科學”的理論

(1)語言力求簡樸

為營造鬼故事的“真實感”,首先必須要讓人們在閱讀的時候感覺不到障礙,因此過分華麗而繁複的語言會使讀者的心思困頓在文字之間而無法進入故事之中。這樣讀者的心就很難“入戲”,而且更為糟糕的是會使讀者對作品產生“無病**”“裝神弄鬼”的印象。這樣的鬼故事就隻能停留在中世紀神怪故事的水平了。因此當代鬼故事的語言都基本上是力求簡樸的,隻有這樣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把讀者的思維引入故事之中。

語言上力求簡樸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麵:

輕環境重細節,也就是說作者在撰寫鬼故事時很少會去描寫一些環境而是抓住一些重要的細節。比如故事中鬼經常會在公共廁所裏登場,但是讀者卻很難看到作品中對於廁所環境的描寫而常會看到“一位白衣少女睜大雙眼盯著小明”等字樣出現。其實這很容易理解,因為文學作品不同於影視作品,讓讀者融入故事比較難。很多環境描寫的伏筆用文字表達對讀者的印象不會很深,所以作者必須使用細節來作為直接的刺激物使讀者產生恐懼。

輕心理重情節,這裏是指優秀的鬼故事不會花太多的筆墨去描寫描寫主角的恐懼心理,而是通過對一些恐怖情節的描寫來使讀者產生恐懼的心理。如果在文中出現過多地心理描寫會給讀者留下一種“做作”的印象,同時也會使讀者在心理上有所準備,等到故事中真的出現恐怖情節時就會有一種不以為然的感覺。

(2)創造身臨其境之感

營造“真實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讀者帶入故事之中。這樣可以讓讀者“麵臨”直接的威脅,由此產生的恐懼效果不是“隔岸觀火”式的閱讀所能比的。而創造身臨其境之感的主要手法表現為:使用第一人稱撰寫以及故事場景盡量與現實生活一致。

第一人稱的撰寫就是指鬼故事從頭到尾不出現主角的名字,而隻用“我”來代替,這樣的寫法目的就是對讀者進行心理催眠讓他們下意識中把主角當成自己。其實這種寫法在很多小說中均普遍采用,隻是鬼故事的文學作品對此十分迫切而已。如果加上故事中作品的某些情節和讀者的經曆相似,那麼讀者簡直是直接麵臨威脅,這種情況下產生的恐懼感不言而喻了。

與現實生活一致的鬼故事場景很容易讓讀者在心理上產生自然而然的恐懼,比如鬼故事中常出現的場景就是廁所。作者這麼設計是有他的道理的,因為人們能夠在深半夜醒來大多數原因是夜尿,所以人們很容易進入伸手不見五指的廁所。因此當讀者看到這類鬼故事的時候很容易擔心自己哪一天夜尿進入廁所時撞到故事中的“鬼”。還有一些常見的鬼故事場景如荒涼的夜街等等均是人們晚上經常去的地方,把這種場景設計為鬼故事的場景其意義非同一般。

2【教會你如何寫鬼故事】當代鬼故事創作設計與讀者恐懼心理分析

(3)引用“科學”的理論

當代鬼故事有一種趨勢,那就是有意或無意中均會論證“鬼”存在的“科學”性。這裏我們不用去討論鬼理論的正確與否,但是在故事作品中運用“科學”方法論證“鬼”的真實性很容易讓讀者認為“鬼”真的存在,既然存在那麼意誌力薄弱的讀者必定會產生一定的恐懼。這種“科學”的論證方式主要有兩種,科學論證和傳統理論論證。

科學論證最流行的當然就是腦電波理論,認為“鬼”就是生物的腦電波,而且種理論以目前的科學技術無懈可擊而且還有一定的現象作為旁證。如此有理有據,意誌力薄弱的讀者自然會認同“鬼”存在的真實性,那麼這就離讀者產生恐懼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