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五月,乾隆皇帝又看到安徽天長縣一個貢生程樹榴所刻詩文序言中有指斥上天之語。文雲:“有造物者之心,愈老而愈辣;斯所操之術,乃愈出而愈巧。”對於這些牢騷話,乾隆皇帝歪著腦袋看來看去,越看越覺得是在說自己。他說,“天有何老少,必因近日王錫侯、徐述夔二案,借造物以為比擬,忍心害理,莫此為甚。”程被斬首不算,他的兒子和處理該案不力的天長知縣高見龍,也被處以斬監候的嚴厲處分。
其次,對於指斥時政和違製上書言事者,乾隆皇帝也都給予嚴厲的懲罰。乾隆後期,朝政腐敗,貪官橫行,人民負擔空前加重,社會矛盾日益尖銳。為此,一些有識之士或公開建言,或私下著書,對朝廷和地方弊政加以揭露。
乾隆四十四年時,有一個安徽生員王大蕃把本省學政戴第元當成了自家人,向他投遞書信,內列征收漕糧、科舉考試、稅務征收中的各種弊端和貪官害民之事;四十五年,一個廣西平南縣生員吳英向布政使朱椿投遞策書,要求蠲免錢糧、添設義倉及革除鹽商、盜案連坐、禁止種煙、裁減寺僧等;同年八月,湖北宜昌生員艾家鑒在鄉試試卷上書寫條陳指斥書吏舞弊殃民。
對此,乾隆皇帝不但不予考慮,反而視為“不安本分”而分別嚴加處理。其中之王案,雖無“悖逆”之語,也被發遣伊犁;另外兩案,則因其語涉狂誕,疊犯禦名而分別處死。
盡管如此,由於政治黑暗,士人私下著書指斥時政者仍然時有發生。其中,比較典型的是乾隆五十三年發生的賀世盛《篤國策》案。賀世盛是湖南來陽的一個老秀才,久困科場,為了抒發胸中的抑鬱不平之氣,著成《篤國策》一書,指斥朝廷放著滿腹經綸的士人不用,而卻讓那些有錢人捐納官職,占據仕途;同時,該書中還對地方錢糧征收中的淋尖、踢斛、高價折收和官場上的賄買官職的黑暗現象進行了揭露。此時,由於年邁和怠於政事,乾隆皇帝已有數年不搞文字獄,但在發現此案後,殺機又起。為此,他特頒諭旨,大講自己在位五十三年間蠲漕免糧的德政,同時,又極力為自己開捐辯解。對於賀世盛本人,他認為,“此等狂體之人,若竟從寬典,俾安坐囹圄,勢必要肆狂吠,又如曾靜之罪大惡極,寸磔不足蔽辜”。因而,在銷毀其著作的同時,下令將其立斬。
就是通過這樣的殘酷鎮壓的方式,乾隆皇帝將自己的專製統治強化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峰。乾隆五十年以後,各地人民起義開始風起雲湧,兼之以乾隆皇帝老境來臨,怠於政事,文字獄的數量顯著減少;與此同時,對各起文字獄案件的處理也明顯放寬。乾隆皇帝之本意,似在以此平息人民的不滿情緒,然而,由於連綿不斷的文字獄和長期以來的專製統治,早已使他的統治基礎受到了嚴重的傷害。
五、慈禧:從兒子手中搶權
1861年9月26日(陰曆八月二十二日),清代的第十個皇帝鹹豐病死在承德。戶部的尚書肅順、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等八大臣,奉鹹豐遺詔立6歲的皇太子載淳繼位當了皇帝。慈禧太後改元“祺祥”,尊皇後鈕祜祿氏為“慈安皇太後”,尊載淳的生母、懿貴妃那拉氏為“慈禧皇太後”。
欲掌朝中大權的慈禧雖年僅27歲,卻頗有些野心的。她在承德行宮內向肅順等人提出“垂簾聽政”以佐幼主的意願,受到肅順等人的堅決反對後也並不甘心示弱,仍一味爭執不休。由於爭論、鬥爭過於激烈,把載淳都嚇得尿了一褲子。
慈禧見狀,覺得再爭下去恐怕也不會得到肅順等人讚同的,便靈機一動,計上心來。她連夜派人赴京密召八大臣以外的恭親王奕訁斤至承德,計劃除掉肅順等人,以實現自己“垂簾聽政”的計劃。
1.母以子貴:慈禧一步登天
慈禧本名葉赫那拉蘭兒,是在鹹豐三年成為宮女,一年後分配到離京四十裏的圓明園中執役,住在“桐蔭深處”,圓明園皇上一年難得去幾次,“桐蔭深處”又是在比較隱秘的地方,等於是打進了冷宮,可命運卻照顧蘭兒。
當時太平天國運動正在高潮,清兵屢戰屢敗,鹹豐皇帝心煩意亂,索性躲進圓明園內,寄情聲色。蘭兒聽說每日飯後,皇上必坐著八太監抬的小椅轎,到“水木清華閣”去午睡片刻,有時經由“接秀山房”前往,有時打從“桐蔭深處”經過。心計深重的蘭兒算準了時刻,天天精心打扮,哼著小曲,希望以自己婉轉的歌喉吸引皇上。
蒼天不負有心人,蘭兒的歌聲終於吸引來了萬歲爺。這一晚,葉赫那拉蘭兒沾到了天子的雨露,受到了皇上的寵愛,接下去一連幾晚,薄暮時分便洗過了蘭花浴,輕勻脂粉,通體薰香,專等皇上寵召。不久後,蘭兒就被封為“貴人”,住進了“香遠益清樓”,過了一個時期,又搬到“天地一家春”,開始幫著皇上批閱奏章了。蘭貴人懷了身孕,皇上一高興便晉封她為懿嬪。鹹豐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懿嬪為皇上生下一個小皇子,取名載淳。皇上終於有了兒子,這自然是一件天大的喜事,雖然南中國烽火連天,但宮中卻熱熱鬧鬧地大肆慶祝,滿朝文武也都歡天喜地,鹹豐一高興把懿嬪封為懿妃,等到皇子周歲時,再封為懿貴妃,至此葉赫那拉蘭兒已經是後宮中的第三號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