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明朝(8)(1 / 3)

東林黨人眼見得魏忠賢青雲直上,異常擔憂。他們密切注視著客、魏的動向。在客氏的去留問題上東林黨人進行了力爭,遭到由校的痛斥。元年十月,賜給客氏香火田20頃。神宗山陵工成,亦表彰魏忠賢之功。東林派言官皆上書反對,但由校根本不聽,反而怒責東林黨人,而那些東林黨的反對者則受到縱容和支持。

到了天啟二年底,大臣中有人倒向了魏忠賢,一個是禮部尚書顧秉謙,一個是南京禮部侍郎魏廣微。到天啟三年,太監明目張膽地跑到工部堂上索要冬衣,多方挑剔、挑起事端,工部尚書鍾羽正被退離職。魏忠賢令禦史郭鞏上書攻周宗建、劉一憬、鄒元標、楊漣、周朝瑞等人保舉熊廷弼鎮守遼東是黨邪誤國。東林黨人群起相救,皆受嚴責。許多人因此罰俸。魏忠賢借皇上之命封他和客氏的子侄世襲錦衣廠衛官職,又不顧廷臣反對接連增加內操軍士2萬多人,由此,魏忠賢掌握了宮內外所有禁衛大權。

在內宮,客、魏二人對光宗的嬪妃和由校的嬪妃都可以任意生殺。

光宗的趙選侍素與客氏不和,魏忠賢矯旨賜其死。趙氏將光宗曆年所賜之物羅列於庭,再拜上吊。

由校的裕妃張氏懷孕,過期未生,客氏在由校麵前說她是妖精,將其關閉在一個死胡同內,不給吃、不給喝,偶爾天下大雨,張氏趴在地下喝屋簷下滴下的雨水,終被折磨而死。

馮貴人嚐勸朱由校罷內操,客魏大怒,將其賜死。

成妃李氏一向為由校所喜,她曾借機會在由校麵前為馮貴人辯解,被客氏知道後矯旨革其封號,絕其飲食。李氏鑒張氏之死,預先在各個牆角、壁縫間藏有食物,故關閉數日後得以不死,客、魏將其斥為宮人。

另外,胡貴人對客魏專權有恨,嚐與人言。魏忠賢借由校出門祭天的機會,派人將胡貴人殺害,向由校報稱是暴疾而亡。好在由校愛忘事,過去就忘。從來沒把他的這些嬪妃放在心上,少上幾個他也不知道。

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魏忠賢不但在文官中間招納了羽翼,武臣方麵亦安排了心腹之人。錦衣衛都督田爾耕、北鎮撫司理刑許顯純皆是魏忠賢的死黨。東林黨人的奏書隻要彈劾魏忠賢必定受到痛斥。相反,反東林黨者都逐漸開始羅列東林黨罪狀,發起反攻。

東林黨人與魏忠賢的決戰終於在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六月爆發了。時任明朝都察院左都禦史楊漣再次披掛上陣,書奏魏忠賢犯有24大罪行。

楊漣此書一出,的確把魏忠賢嚇住了。書中所指,件件是事實,倘皇上雷霆一怒,後果不堪設想。魏忠賢惴惴不安,晚上找到由校,跪在他麵前痛哭流涕,說外庭有人想整他,給他羅織了許多罪狀,全是無中生有。他假裝提出辭去東廠職務以全屍骨。

由校未讀奏書,不知所以然。客氏又從旁邊替魏忠賢評功擺好。

朱由校隻知道魏忠賢萬事順從,竭盡全力帶他玩,對外庭事務根本不了解,因此也就說不出什麼,也不願意讀那份奏章,他不允許他辭東廠之職,而對楊漣則大加申斥,說他“撲風捉影,門戶之見,大膽妄言”。

楊漣被責,激怒滿朝官員的憤怒。楊漣次日又寫一書,準備麵奏皇上,魏忠賢則阻遏由校不禦朝三日,第四日才出禦皇極門。魏忠賢早作了準備,錦衣衛士布滿朝堂,儀仗隊員倍於往時,殺氣騰騰,一片森嚴。魏忠賢口傳聖旨,今日隻聽取內閣奏報,其餘諸臣不許奏事。

此舉更加劇了東林黨人的憤怒。繼楊漣而上書者風起雲湧。或單書,或合書,短短兩天,不下百餘書。但是,魏忠賢控製了由校,已穩操勝券。所有奏書,不管言詞多麼激切、多麼尖銳,皆如泥牛入海,杳無聲息。

魏忠賢順利地渡過了這一難關,他明白了東林黨人別看聲勢浩大、氣勢洶洶,其實沒有什麼了不起,很容易對付。

東林黨勢頭過去了,魏忠賢該反過來收拾東林黨了。此次風頭過後,被東林黨人攻擊的官員都希望魏忠賢給東林黨一點顏色看。魏廣微拿了一本《縉紳便覽》,用墨筆將他認為是邪人的官員一一圈點,重則二圈,輕則一圈。像葉向高、韓燝、何如寵、錢謙益、趙南星、高攀龍、楊漣、左光鬥、李應升等六七十人皆被三圈。他將這本《縉紳便覽》交給魏忠賢,讓他依次罷逐。有人則向魏忠賢獻計,恢複“廷杖”之刑,用來威震群僚。

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十月、十一月兩個月,魏忠賢假傳聖旨,陸續將東林黨人吏部尚書趙南星、左都禦史高攀龍、吏部侍郎陳於庭、右都禦史楊漣、左金都禦史左光鬥以及魏大中、喬克升、馮從吾、袁化中、房可壯等數十人罷斥。朝屬幾乎為之一空。內閣中顧秉廉做了首輔,東林的天下徹底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