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是有機遇的,第一個機遇就是我們提升核安全麵臨重要契機,如果這次事故刺激國際社會加大對核安全技術研究和投入,推動核電站抗災和防輻射能力取得進展,並加強相關的國際交流合作的話,這是有利於提高我國自身安全的。第二個機遇就是西方更看重我們的核電市場,增加了我們的談判籌碼。在福島核事故出來以後,國際核電需求萎縮了,國際核合作步伐放緩,我們的談判定位和價格就比以前強了,國際核材料價格下跌,我們可以進行儲備。所以從這次事故可以看出來,福島核事故雖然促使國際社會在利用核能方麵更加謹慎,但是有一個客觀現實,化石能源儲量有限,風能和太陽能無法擔當起能源主力軍的作用,主要國家的核能政策不可能出現根本性的調整。對我們自己而言,我們正好處在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關鍵期,能源的剛性需求不會逆轉,所以繼續擴大核能是我們的選擇,但是這次事故給我們敲響了警鍾,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通過研究,我們感覺到,還是應該重新審視現有核能發展的規劃和核安全舉措,發展核電站是不能改的,下大力氣要提高核安全的水平,為我們經濟建設提供更多的能源保障。 我們要抓住機遇,和法國一些國家加強核能的積極對話,也和美國、俄羅斯開展對話,抓緊引進先進的核技術和設備。同時利用國際社會核能合作的調整機會,和澳大利亞、納米比亞,包括約旦這些鈾礦富集國加強合作,增加我們核材料的戰略儲備。
當然,我們還要促進合作,把周邊核能合作要作為我們應對核安全威脅和推進核能合作的重點。我們的核環境是非常非常複雜的,我們周邊既有比較成熟核能利用國家如日本、俄羅斯,也有像巴基斯坦、朝鮮這樣的擁核國家,還有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的核能起步國家,以及菲律賓、柬埔寨、孟加拉國的觀望國家,既蘊藏著商機,也潛藏著巨大的風險。我們確實應該把周邊作為我們應對威脅、推進合作的重點。第一,要關注他們的動向,要了解。第二要對核電安全風險和對我們的影響進行評估。考慮到日本的態勢,別的國家核設備對我國是有潛在風險的。第三是加強核能領域的務實合作,打造一個合作新平台。第四是參與製定一個標準,現在核安全標準問題進一步升溫了,所以我們要深入參與核安全標準的國際討論。首先我們要把核安全技術研發作為下一階段的工作突破口,為我們進行國際競爭提供技術儲備,在策略上我們應該支持國際原子能機構在新標準的製定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我們自己也要積極主動的參與新標準的討論和製定,要盡可能的增加國際話語權。要聯合其他發展中國家,核利用發展中國家。重點是要推動發達國家分享核安全技術和經驗,因為,出事故了大家都倒黴。要求發達國家尊重發展中國家發展核能的權利,重視發展中國家核能利用的訴求,增加對發展中國家的資源投入和技術援助。
另外,還有兩個想法,就是我們一定要做好內外宣傳,對外要打消周邊國家對我國核能安全的疑慮,對內要加強核能利用知識的普及,增進國內民眾對我們核電建設的理解和支持,我覺得這點也是刻不容緩的。
唐元:非常高興參加這個會議,我也在長期跟蹤核電發展方麵的事情。日本福島事件出了以後,我們還專門開了座談會,請有關的專家、企業、部門一起研討,專門寫了一個報告,提出了一些進一步加強核安全的建議。我想借這個機會主要談幾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