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日本福島事故發生以後產生的影響表明,核安全沒有國界,核安全是核電發展的生命線。日本福島事件發生以後,現在通過大氣在全世界飄,然後汙染海洋,多多少少對其他國家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且這個事件發生以後,實際上有可能影響到全球的核電發展進程。每一個國家能不能把核安全搞好,不是自己這個國家的事情,而是全球的事情。這次日本福島事件出了以後特別明顯。
第二,從我國能源發展的角度來看,未來核電仍然是要積極較快發展的,當然是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因為我們能源結構決定了是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現在二氧化碳減排國際壓力非常大,但是我們經濟發展速度又相當快,最近十年左右,可能還仍然處於重工業化的階段,對能源,尤其是電的需求彈性係數還是非常高的,初步匡算,到2020年裝機容量可能在18億千瓦。現在是9億多一點,實際上還要增加一倍。這個過程中我們核電按照發改委7000-8000萬的要求,發展到2020年發展它占的份額也不是太多,百分之三點多,大概是這麼一個概念。發展的速度,我個人判斷,還是要繼續按照這樣的速度。因為那是我們整個能源發展的客觀需要。
第三,未來中國核電發展的技術路線選擇一定是有本質安全特征的三代核電機型為主,要從現在的二代機型轉到三代機型。這次福島有一個典型的特點,他們是70年代建的二代機型,這種機型是需要外來電進行冷熱交換,一旦失以後就會不斷升溫。我們中國現在引進全球第一個首堆建設的AP1000,就是安全水平遠遠高於二代的機型,是非能動的,有安全降溫措施的核電機型叫AP1000。如果外來電完全丟失了,可以根據物理的特性,水會在核導的安全殼裏麵不斷的降溫。這個是非常先進的一套體係,我們中國是全球第一家,已經有兩台在建,一個是三門,一個是海陽,已經有四個機組。因為畢竟是首堆,主循環棒還需要做一些試驗,還有設計環境不是特別的順,但是我們還是堅定不移的,一定要盡快的搞成功,成功以後以它為主體機型在中國推廣三代核電,作為我們發展核電的主要機型,這樣能夠把我們核電的安全水平大幅度提升,比2代加提升了一個數量級。日本福島事故以後,更加堅定了我們今後核電發展的技術路線要以三代AP1000為主,不管是在學術界,在企業界,還是政府部門,都是非常讚成的。
第四,未來核電的發展,安全標準應當要超常規。這也是日本福島事件給我們的啟示。日本福島地震是九級地震產生了海嘯,海嘯高度高於當年防波堤設計的標準,以前是按照八級地震設計的。但是這次是九級地震,波浪比防波堤提高了0.5米,是超常規的。一般像九級地震在日本海是非常少的。但是一旦發生了,就變成了一個事實。所以日本福島事件給我們的啟示,我們在安全標準上一定要超常規設計。這次日本事故以後,我們有的領導建議我們在二代加機型上加一個安全橋,防止失電造成一些安全方麵的問題。同時,在新建核電機組裏,我們的安全標準要進一步大幅提高,像在沿海的核電機組以後的防坡堤可能不隻防八級地震,也防九級地震,實際上就是提高一些,這樣就可以規避一些非常規的事故。還有像人員安全的培訓,非常重要,在那樣一種緊急狀況下,人員應該學會怎麼樣科學地處置,規避事故的擴大,規避一些後續的災難。日本這次事故也有人為處置不當造成的問題,所以初始的十多個小時的處置方式有些失當,帶來後續大量的問題,這也是給我們的一些啟示。
最後一點想法,我們要防止日本福島核電事故對我們國家的影響,不要讓它過度發酵,因為發展核電畢竟是基於我們國家的能源結構考慮,也符合我們國家發展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讓這種影響、社會輿論發酵,形成一種對核電發展不利的環境是非常不好的。所以,建議我們在宣傳輿論部分要適當控製它的負麵宣傳,科學的、合理的、適度的進行輿論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