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論壇:轉變發展方式:承載力與支持力(5)(2 / 2)

支撐力和承載力到底指什麼?我很同意在座專家的意見。承載力是國土,支撐力同誌們談的都很好,是否能夠包括以下幾個方麵:一是大家所談的勞動力;二是創新力;三是軟實力;為什麼不把資源、生產要素放進去呢?這一點我很同意專家的意見,在資源這方麵,世界發展經濟有不同的觀念,資源很發達的美國,資源不用,照樣發展。日本沒有一點資源,照樣也發展。所以資源在這塊不能放進去。這一點我在今年年初在新加坡參加亞洲論壇的時候,12個國家裏麵,包括我,11個國家代表認為如果說亞洲在金融危機方麵很快複蘇的話,歸功於中國幾個方麵的發展,尤其講到經濟特區創新力的發展,而且提到中國勞動力的使用。很多專家剛才講到加工貿易,我搞了十幾年的加工貿易,加工貿易現在是19萬企業,吸收了接近1億2千萬農民工。在十七大的時候,我們參與的時候就講到繼續發展加工貿易,著力吸引跨國公司,把更高的技術含量和更多的研發機構吸引到中國來,引導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把一個貿易方式寫進黨的文件,這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發展加工貿易,這一塊對我們來講是很重要。這是我想說明的一點,我們的支撐力和承載力,在支撐力方麵一定要明確。

中國經濟下一步發展新的增長點在哪兒? 2010年中央已經明確了是一個形勢比較困難、不確定因素比較多,也是最嚴峻的一年。許多方麵在“十二五”的製定提出了非常明確的轉變,發展方式的轉變。前三個禮拜,標準普爾在中國,麥格勞?希爾總裁跟我談了談,他主要是衝著胡主席關於標準要公司製定的問題。他同我談到一個觀點,說中國在這個時候,在“十二五”計劃製訂前明確提出了發展方式的轉變,這是中國將帶領今後30年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非常優秀的智慧。我們都知道大哲學家沃爾斯曾經說過,世界的未來是屬於那些具有高級智慧的智者們以及計算機發明家和高水平的使用者,今天開這個論壇,大家講了很多東西,說明了大哲學家沃爾斯的概念。

未來,除以城鎮化作為新的增長點以外,轉變發展方式,尤其是要看發展結構調整、方向的製定以及三架馬車如何平衡,在這裏就不多說,就把最新研究的情況報告一下。

首先,要製定方向,製定我們新的發展模式轉變的方向。第二就是製定政策,現在政策滯後是比較嚴重的。第三要製定標準,現在在國際上麵我們都提出來,誰占領標準,誰製定標準,誰就占領天下。第四,要製定步驟。製定步驟這塊非常的關鍵,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最後是製定原則,改革、穩定、發展三方麵怎麼做,體製、機製創新怎麼搞,所以這一塊今天我把其他的會議推掉了,就是想聽專家們就這個承載力和支撐力如何給中央支招。我經常說智庫三大特點,一是出招,不僅要出一般的高招,最好出絕招;第二是智庫關鍵工作是要解惑,把中央的疑惑解決掉。第三是指路,為中央指路和政府指路。對於這塊,你們是第四次金帝雅論壇,我想了解一下,大的論壇我也參加了,中的論壇我也參加了,小的論壇我有參加,看看領導們帶來哪些招數。奧巴馬從伊拉克撤軍,桌麵上擺了35個方案。中國有一句話叫36計,走為上計,他已經有35條方案,下一步中央正在研究對智庫這塊怎樣支持,怎樣把智庫作為軟實力的一部分,所以在這方麵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們這樣的小智庫今天通過曉西講,西南財經很重視這塊,我們辦好小智庫,能夠出大成果、出大智慧是非常好的。

李曉西:謝謝,您剛才講希望小智庫出大智慧,這話說得太好了!由於時間的問題,會議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