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踏上歸途的航船(1 / 2)

二個月來,文不二帶領學生們訪遍村裏身懷一技之長的村民。每次他都跟著學生一起學習,有什麼經驗就和學生一起交流,有什麼問題就積極詢問村民。村民們都以文不二像自己請教過問題為榮。

為了讓自己有更多富餘的時間讀書,文不二在教學的第一周後實行小組製,根據不同學生掌握的字、義、文等方麵的差異,隨機分配小組,讓學生們互相教學相長,激發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趣味性。

村民們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寫字、會讀書,還掌握了許多生活技能,都很敬重文不二。他們經常會給文不二送些吃的、用的,讓文不二基本不用為生活發愁。

文不二的身體經過兩個月的鍛煉已經恢複了健康和強壯,他還經常向身體強壯或者氣力大的村民請教鍛煉的技巧和方法,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鍛煉。偶爾他還會布置下課堂作業之後跟著獵戶打獵。

坐在沙灘上,文不二望著天上的明月,不禁想起了父母、妹妹和王冰蓉。

文不二年齡小的時候,父親楊天碩經常上完課就往家跑,隻是為了自己的學習。等自己長大了,自學能力強了,父親才算是清閑下來。哎,不知道自己的離去,會不會給父親帶來揮之不去的痛苦。希望父親能夠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幸福安康的生活,不要為自己的離去而悲傷。

至於母親張嘉怡和妹妹楊怡,文不二心中有親情、有關懷,但缺乏那種血脈相連的濡沫之情和親近之心,所以他隻能是遙祝幸福安康。

對於王冰蓉,文不二的內心中有著一絲愧疚。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他怎麼可能感受不到王冰蓉對他的愛意,否則誰又會日日夜夜地陪他提高琴技,還教會他笛子以及簫管等樂器的演奏技能,使得他從一個對樂理一竅不通的門外漢成為精通樂理知識的內行。隻是他習慣了自己的世界,潛意識裏排斥另外一個人闖入自己的世界,因為他害怕這個世界會因此而失控,所以他冷硬地拒絕了一份讓他心動的愛情。

想到這些,文不二不禁吟誦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遙怨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雖然張九齡是在思念親人和妻子而寫,但此時此景此情用來並不生澀。兩行清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直待清風拂過麵頰感覺到涼意時,文不二才恍然察覺,擦幹淚痕,又遙望良久,這才返回村莊。

第二日下課後,文不二將自己兩個月來讀《文選》總結出來的一千五百個常用字羅列出來,分別寫在三十個大的青石板上,已經教會的字就單寫了六個石板上,然後讓王村頭找石匠將這些字刻在石板上。

第五日,文不二領著童子學習三十個石板上的字音、字形、字義。不到五天,文不二就教完了這些字。因為分組學習的緣故,學生們互相教學,隻有大家都不認識的字才會詢問文不二,然後再由文不二細細講解。

轉眼之間三個月即將過去,文不二在這段時間裏將百餘本《文選》悉數讀完,不理解的地方都認真標注,並記住篇目,以待將來再細細深思。

眾童子都知道自己的先生即將離去,不由得心生不舍。

文不二勸慰道:“文道之途,當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隻要你們能夠做到這些,我們必將會有再次相見的一天。”

說完,文不二將上述二十字題寫在石板之上,讓童生視為座右銘,激勵他們求學、求知。

村民們得知文不二即將離去,紛紛送來各式禮物,感謝文不二近三個月來對自家孩子的教育。

文不二婉拒了村民們的禮物,他說道:“文不二能夠苟活於世,已是非常感激各位村民。況且我在島上的一切用度大都是你們提供,實在不宜多取分毫。另外,我養的這些牲畜也希望大家能夠認領回家。我文不二無所帶來,自當無所帶離。”

眾村民看到文不二神情堅決,又經王村頭的勸慰,總算是散去了。

三日後,文不二晨起跑步時,望見遠處的帆影,知道自己真的要離去了。他快速跑回家中,然後洗漱完畢,穿上自己當初被海浪衝上沙灘時身著的衣服,生火做飯,認真吃完在島上的最後一頓飯。

漁戶望見漁船即將到來,想到王村頭的叮囑,連忙回村通知王村頭。王村頭聽說漁船即將靠岸,遂集合村民為文不二送行。

文不二望著這些已然熟悉的麵孔,不禁說道:“人生何處不離存?多情自古傷別離。不二此次算是返鄉,乃是喜事,自不作小兒女情態。但不二落難至此,此處亦為不二的鄉裏,願有緣時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