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大壯也在旁邊跟熟識的小夥伴以及親善的鄉鄰告別。眾鄉鄰分別叮囑大壯到文戰大陸之後為人要精細一些,不可過於粗疏。
文不二看著齊整整到來的學子,叮囑道:“我年歲和你們相仿,能和你們教學相長、共同促進,實乃幸事。願你們牢記《勸學篇》,牢記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訓戒,不可自滿、自得、自躁。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願今後文道之路攜手同行。”
眾童子肅容鞠躬道:“願文道之路與先生同行。”
文不二身無長物,帶走了自己海難後僅餘的物件,一襲長袍穿在身上,身份銘牌係在腰間,再無餘物。牛大壯背著自己的長弓,腰係獵刀,帶著幾件換洗的衣服跟著文不二。
眾鄉親依依不舍,直至送到海灘。大船並沒有靠岸,郵差乘坐小舟將《文選》交給王村頭,然後看著文不二道:“你要去內陸?”
文不二拱了拱手道:“文某乘船遭遇風暴,偶然飄零至此。如今有船行至此處,自然想要歸鄉。”
郵差問道:“把你的身份銘牌拿出來我看看。”
文不二從腰上解下銘牌遞給郵差。
郵差接過後看了一眼,不禁一愣,肅然起敬道:“原來您就是各地驛站通報要尋找的文家世子,卑職剛才有所怠慢,還望世子寬恕。”
文不二不懂什麼世子身份,隻是問道:“文某能跟你一起回內陸了麼?”
郵差忙不及地點頭道:“當然。”
文不二又指著牛大壯問道:“這位是島上居民牛大壯,希望能夠跟我一起回內陸,不知可否?”
郵差答道:“沒問題,哪怕世子多帶幾個人回內陸都沒問題。”
文不二轉身對送行的人鞠了一躬,然後說道:“送君千裏也終須一別。故我就不再多言,各位鄉親保重,各位同學保重。王村頭,多謝您這些日子的照顧!”
王村頭聽到文家世子,不禁驚呆了。此時聽到文不二向他致謝,他急忙還禮道:“不敢,不敢。文公子能住在驚文島,實在是本島之幸!”
看到身邊人多眼雜,王村頭也不敢多問、多說,隻好把一切疑問、敬重和榮耀都放在心上。
文不二和牛大壯跟著郵差登上小舟,然後文不二和牛大壯望著村人,真是應了“揮手長相謝,哽咽不能言。”直到抵達大船底部,兩人情緒才算是平複些。
大船上的人將繩索放下,然後拉起小舟。看到有陌生的人登船,船長立在船頭詢問郵差道:“怎麼你還帶了兩個島民上船?”
郵差附耳跟船長點明文不二的身份後,船長頓時滿麵肅容,躬身一禮道:“文公子請跟我來。”
文不二不明白對方為什麼會顯得有些恭敬,隻得拱手還禮,然後領著牛大壯跟著船長進入內倉。
進入內倉後,船長並沒有跟文不二多說,指著一間屋子說道:“文公子,您可以和這位村民一起住這間屋子。”
文不二向他致謝,並詢問需要繳納多少費用。
船長擺手道:“文公子折煞小民,我怎敢收取文公子的錢,您放心,船上的一切用度都是免費的。”
文不二疑惑地問道:“這樣不合規矩吧?”
船長肅然道:“文仁帝為人族毅然舍軀,拯救人族於危亡關頭。文戰大陸有訓:文帝功高,佑我世人。求仁得仁,我豈無義。故文帝世家所有用度皆由國供。這艘船乃是公船,所有用度自然不能收取公子費用。”
文不二沉吟片刻,他實在想不出這具身體的來曆,又不能無緣無故受恩,最後說道:“我因舟遇風暴而流落於驚文島,現身無分文。但我和牛大壯的所有用度,望船長能夠予以記錄,待回府後再行支付。”
船長慌不及地擺手道:“不敢,不敢,這是應該的,怎能如此!”
文不二懷著追仰先烈的神情說道:“先祖舍軀而救世人,其情誌之高,世人共仰。後輩萬不能蔭其澤而廢公義存私利,甘為蠹蟲,毀其清譽。”
船長肅然起敬道:“文公子高風亮節,令人欽佩。我會謹遵公子之意。”
文不二欣然笑道:“多謝船長見諒文某之苦衷。不知船上是否還有近期《文選》,文某想翻閱一二。”
船長答道:“文公子稍等片刻,我馬上取來。”
文不二拱手道:“讓船長費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