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房間的文不二拿起一本《文選》繼續閱讀,畢竟這是他了解這個世界最權威的渠道。
沉浸在一首七言律詩的意境中,文不二不禁擊節讚歎。他從未想到過自己能有幸閱讀到如此奇特的詩歌,雖然句數、字數、押韻、平仄、對仗等都與華夏律詩的形式一樣,但是詩詞表達的內容卻別具一格——描述的是文將與獸將戰鬥的場麵。
這可是華夏古詩詞所未曾描繪過的場景,其中對戰鬥場景的渲染、對戰鬥過程的刻畫,對戰鬥破壞力的描述,簡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這首詩仿佛擊中了文不二的high點,激發起文不二前所未有的激情、幻想和動力。
文不二想到:這才是我想要的世界,危機重重但又生機勃勃,未來的一切都需要自己用戰鬥去打拚,而不用披著道德禮儀的枷鎖行走在鋼筋水泥的城市,讓自己內心中的血性枯萎、閹割。
徜徉在無邊思緒中的文不二仿佛看到自己口吟詩歌和獸王戰鬥的場景,仿佛剛才那首七言律詩描述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
“文先生,文先生!”熟悉的聲音在文不二的耳邊響起,讓他不由得一個激靈從想象中清醒過來。
文不二定神望去,原來是王村頭帶領著烏壓壓一群人在屋前等候。“幻夢醒來意空空”這七個字用來形容此時的文不二無疑是非常準確的。他有些摸不著頭腦地問道:“你們這是?”
王村頭疑惑地問道:“文先生,您不是說今天下午開課麼?”
文不二用手輕拍了一下額頭,重複了一句道:開課。猛然間,文不二意識到自己並不是那個想象中與獸王戰鬥的瀟灑書生,而隻是一個普通人而已。
走出門外,文不二看到許多孩子都被父母領著等在屋前,並且村人的手中帶著各式各樣的用紅繩子紮著的雞鴨魚鵝等,還有依稀可見是《文選》書頁包裹的物品。
文不二正了正顏色,說道:“今日,我應王村頭的邀請,為本村的童子講學授課,實在是有些惶恐。我甚至連文兵都不是,而隻是初入文道的學子而已。慶幸的是我比諸位童子有機緣,先行了一步。雖然這先行的一步並不足以讓我勝任諸位童子的老師,但我願意在文道之路上與諸位童子共同上下求索。在此我勸勉各位童子:文道之路道阻且長,我等自當奮勇直前無所畏懼。”
王村頭聞言頓時高呼道:“文先生之才足以勝任先生一職,雖然他有些過謙,但是我們從他的話裏知道他追求文道的信心和決心。我希望村裏的童子能夠有同樣的信心和決心,你們說是不是?”
諸位村人和童子也被文不二的講話振奮了精神,此時聞聽王村頭發問,大家紛紛高呼道:“是,是,是!”聲音從最初的不整齊慢慢變得異口同聲起來。
待村人的情緒恢複平靜後,王村頭對文不二說道:“鄉野村夫,不太懂禮數,若拜師之禮不妥,還望先生見諒。”
文不二應道:“無妨,拜師雖是一種儀禮,但我們簡居島上,重在心意,雖缺亦全。”
王村頭這才麵向村人說道:“有請文不二先生入座,諸位童子及家人依次獻禮。”
文不二坐在王村頭搬來的一把做工較為精致的椅子上,依次接收學生敬獻的束脩,隨即勉勵幾句。
待禮成之後,文不二招呼諸位童子坐在他們隨身攜帶的板凳上,準備開始當天的教學。
童子的父母有事的就離去了,許多無事可幹的村婦倒是圍在旁邊,一邊做著針線活,一邊觀看著先生教學。
文不二根本想不到島上會有六十餘位童子,所以也就沒有準備書寫的器具。起初他準備用樹枝在地上書寫,讓眾童子圍觀。現在他必須改變策略了。
叫過一旁的王村頭,文不二詢問道:“能否提供幾個青石板,最好是表麵光潔的薄石板,不要太厚的。同時拿些沒燒完的柴火過來。”
王村頭滿臉困惑地帶著幾個年輕人按照文不二的吩咐準備了四個青石板和五個柴火棍。
文不二看著童子們開宗明義道:“為學的本質,在於技和知,但根底歸於做人。技即為技巧、技藝。如獵戶之子久觀則能操其弓;耕戶之子久觀則能從父耕;漁戶之子久觀而能罟其魚;此三者皆技也,久觀自能通其竅。”
看到這些童子都是若有所思,心有所想,文不二便留出時間讓童子消化吸收。